12、袁化中 [明] 东林六君子
(?~1625)
袁化中(? ~1625)字民谐,别号熙宇,明朝武定(今山东省惠民县)人。晚明政治人物,东林党人。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考中进士,历任内黄、泾阳知县,多有善政。泰昌元年(1620)提升为御史。他耿直、清廉,勇于扶正压邪。熹宗时,-论述时政八事曰:“宫禁渐弛,言路渐轻,法纪渐替,贿赂渐章,边疆渐坏,职掌渐失,宦官渐盛,人心渐离”,均切中利弊要害;又与杨涟等--魏忠贤,揭发崔呈秀-行径,魏党大恨,……[详细]
|
13、袁克文 袁世凯次子,昆曲名家,民国四公子之一,寒庐七子
(1889~1931)
袁克文(1889-1931),字豹岑,号寒云,河南项城人,昆曲名家,民国四公子之一。素有民国时期“天津青帮帮主”之称,民国总统袁世凯的次子,由其三姨太金氏生于朝鲜汉城,长兄袁克定。号称南有黄金荣、杜月笙,北有津北帮主袁寒云”。熟读四书五经,精通书法绘画,喜好诗词歌赋,还极喜收藏书画、古玩等。后因反对袁世凯称帝,生活放浪不羁,妻妾成群,触怒其父,逃往上海,加入青帮,并在上海、天津等地开香堂广收门徒。……[详细]
|
14、袁术 [汉] 东汉末年割据群雄之一
(?~199)
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绍之弟。初为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以袁术为后将军,袁术因畏祸而出奔南阳。初平元年(190年)与袁绍、曹操等同时起兵,共讨董卓。后与袁绍对立,被袁绍、曹操击败,率馀众奔九江,割据扬州。建安二年(197年)称帝,建号仲氏 ,但未受人承认。此后袁术奢侈荒淫,横征暴敛,使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部众离心,先后为吕布、曹操所破,元气大伤,后于……[详细]
|
15、袁国臣 [明]
(1541~?)
袁国臣(1541~?),字惟邻,明,潜江人。官至山东布政司参政(从三品,相当于今副省长),但康熙《潜江县志》(以下简称《县志》)有关他的宦迹记载却很少,我从甘鹏云先生所著《潜江旧闻录》(以下简称《旧闻》),还有《明史列传》《汉阳旧志》等书中,淘出了潜江历史上又一位志向远大、秉性不群、刚正不阿、清廉闻名的名宦。出使却金潜江袁氏家族,在明清时期真是宗门赫奕,科甲鹊起。袁国臣的曾祖父是明正统年间在安徽铅……[详细]
|
16、袁振英
(1894~1979)
袁振英(1894―1979年),字震瀛,号黄龙道人等,1894年7月14日生于广东省东莞县温塘乡(现称东莞市东城街道温塘社区)。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始人之一,但终因信仰-,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退出党组织。先后参加上海、广州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中作过重要贡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在记……[详细]
|
17、袁允行 [明]
袁允行,字克修,明,潜江(今浩口镇)人。明正统十年(1447)考中举人,官至铅山(今江西铅山县)知县。(一)袁允行任职的铅山位于江西东部,靠近福建,属武夷山脉多山地带,因盛产铅而得名,明朝乃至今日仍属于偏僻较落后地区。据有关史志记载,他到任后,得知铅山贫穷落后,府衙欠外债,民众多贫困。为了减轻黎民百姓负担,他经常脚穿草鞋,身着便服,不坐轿子,更不要衙役们前呼后拥,鸣锣开道,打着“肃静、回避”的牌子……[详细]
|
18、袁遗 [汉]
(?~192)
袁遗,字伯业。袁绍堂兄。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初为长安令,出任山阳太守,参与征讨董卓联盟。后袁绍任以为扬州刺史,为袁术所败。虎牢关之役时从军,营救了败给吕布军的王匡。袁遗字伯业,袁绍从兄,初为长安令,后任山阳太守,昔河间张超尝荐遗于太尉朱�,称遗“有冠世之懿,干时之量。其忠允亮直,固天所纵;若乃包罗载籍,管综百氏,登高能赋,�物知名,求之今日,邈焉靡俦。”,记载于三国志张超传记。曹操评价:……[详细]
|
19、袁乃宽 [清]
(1868~1946)
袁乃宽(1868―1946)原名克宽,字绍明,河南正阳县真阳镇人,袁世凯的亲信、管家。父袁有智为清同治年间陈州营千总,参加镇压太平军和捻军,战死于陈州。时,乃宽9岁,随母张氏扶柩归籍,家始破落。乃宽幼读私塾,后考取庠生。因其父与项城袁世凯结有联宗,袁世凯出任清政府驻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之全权代表后,乃宽于光绪十九年(1893)投袁世凯,以叔侄相称,赴朝鲜效力。倍受袁世凯宠信,初管理文书档案。光绪二……[详细]
|
20、袁国平
(1906~1941)
袁国平(1906――1941),名裕,号醉涵,邵阳县东乡(今邵东县)范家山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五月。其父务农,兼弹棉花为生。袁6岁读私塾。聪颖好学,10岁考入宝庆循程学校,学业优异,擅吟咏,曾随师登佘湖山吟诗而抒怀:“万山围绕乱如麻,何处登临望眼赊,堪羡高峰能独立,巍然不被晚云遮。”感触时世,抱负不凡。民国11年(1922),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积极参加-,被选为一师的学生代表、湖……[详细]
|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