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颖
江颖,1982年7月出生于四川乐山,北京大学教授。2003年获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学士学位,2008年获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2006-2007年为德国尤里希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08-201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1月任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助理教授,2016年2月晋升长聘副教授,2018年2月晋升长聘教授。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和表面科学研究,重点关注原子尺度上的物性及非平衡超快动力学过程。近年来,在单量……[详细]
|
王琪 轻工装备(塑料加工装备)专家
王琪(女)(1949.07.22-),轻工装备(塑料加工装备)专家。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毕业于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获工学学士(1982年1月)、硕士(1984年6月)、博士(1989年6月)学位。1989年12月―1992年3月加拿大Laval大学高分子科学工程中心博士后。四川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现任国际聚合物加工学会中国代表,《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主编,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曾任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详细]
|
罗先刚 光学专家
罗先刚(1970.12.13-),男,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人,光学专家。200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光学工程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所长,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入选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是国际光学工程学会、国际光子学与激光工程学会、中国光学学会、美国光学学会等学会会士。长期从事亚波长结构与光波、电磁波相互作用及其应用研究,先后4次主持国家973项目,是……[详细]
|
殷孟伦 语言学家
(1908~1988)
殷孟伦(1908~1988),语言学家。字石�,四川省郫县人。1932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后赴日本东经帝国大学大学院当研究生。归国后历任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文科研究所召集人及指导教师,中央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兼古汉语教研室主任、语言教研室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文史哲》编委,山东语言学会理事长,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音韵学研究会顾问等。个人作品评介前人的语言学论著方面发表论文著作《“闻”的转义用法时……[详细]
|
西丁
西丁,原名陈懋林,邛崃城关南街人,1933年出生,先后就读于邛崃蜀才中学、成都华西协合大学附中、邛崃高中,1951年以同等学历考入成都艺专。1953年毕业后分配到西安日报社任美术、美术摄影组组长。文革中被下放劳动,后调西艺术馆,继又调任中国评述家协会陕西分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现为驻会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画师、西安市政协委员。西丁擅长漫画、水墨画和书法。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漫画作品《乡音不香》、《喧宾夺主》、《迎宾纪事》曾加号1984年……[详细]
|
曹仲高
曹仲高,邛崃回龙镇人,幼时在回龙小学、邛崃二中、省中校就读,大学中文系。60年代供职于甘肃省文职,为《红旗手》、《甘肃文艺》文学。从军从事文艺创作,发表多篇小说,散文,所写电影文学剧本《阿夏河秘密》被上影厂搬上银幕。80年代以来,先后出版的长篇小说有《西出阳关》、《画家的故事》及《漂流三部曲:山、林、海》。曹仲高现为海南贝 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详细]
|
韩作成
韩作成,笔名韩蓁、韦革、寒凝等。1940年出生于邛崃牟礼乡永丰场。少时就读于住地永丰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并自修。1958年参加教育工作,先后担任小学,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师,曾任班主任和少先队员总辅导员工作十余年,现供职于邛崃市教育委员会,中学一级教师,邛崃市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1964年发表处女作。1982年参加文化部举办的西北、西南片儿文学讲习班学习。1986--1989年在四川省作家协会文学院从事专业儿童文学创作。现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详细]
|
徐文耀
徐文耀,邛崃人,1916年生。1946年起,在成都各剧院任专职编剧。1950年去成都市川剧院工作。徐文耀,幼喜川剧。1945年首次编写《秦香莲》、《卓文君》去邛崃上演。1952年在京参加全国戏曲汇演获奖剧目《柳荫记》的定稿执笔整理加工,继又参加四川省川剧剧目鉴定委员会整理传统剧目。1956年,改编传统戏《百宝箱》(更名《杜十娘》)、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成第一部川剧彩色艺术片。数十年中,他创作、改编、整理的古典川剧和现代川剧近100个……[详细]
|
杨美应
杨美应,邛崃市火井镇人,邛崃一中高51级毕业后考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雕塑系,1956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专家训练班,师从苏联专家尼.尼克林杜霍夫学习雕塑。现为沈阳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中国雕塑壁画总公司艺术委员,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评委,香港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书画研究部艺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第六届人大代表。其作品有:《白求恩》(雕像)为中国馆收藏,《清清泉水》(室外雕塑)由日本国川崎市和平公园作永久性露天陈列,为毛主席纪念堂周恩……[详细]
|
余志和
余志和,邛崃市人,1941年生,1964年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饿语系。曾任新华社对外新闻部、参考材料部、索非亚分社、翻译、记者,新华社参考材料部副主任、主任,《参考消息》副总、总,新华通讯社经济信息部主任、中国经济信息社总经理、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副会长、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等职。多年从事新闻翻译(俄文、保加利亚文)、记者、及国际问题工作。著散文集《玫瑰之都---索非亚》、《东欧游琮》,传记文学《法庭惊雷》等,评有《傍晚静悄悄》、《保加利亚……[详细]
|
谢本书
谢本书,四川省邛崃市宝林人,1936年生,1959年毕业云南大学历史系。现任云南省社会科 合会副主席、研究员,兼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云南民族学院历史系教授、南充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云南省志》副总纂、云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暨办公室主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云南省史学会会长、云南省政协委员等。曾任云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已出版著作20种,其中个人专著有《北河军阀》、《话说北河军阀》、《蔡锷传》、《袁世凯与北河军阀》、《……[详细]
|
刘锡禄
(1915~1997)
刘锡禄(1915―1997年),出生于狮市镇竹林湾一贫苦农民家庭,家境贫寒,自幼即替人割草放牛。1936年,随父母进县城,靠卖小菜赚钱供养家人。尔后在县城东门口同妻子开店经营豆花饭。在经营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进豆花及蘸水制作方法。其研制的豆花蘸水以糍粑海椒加芝麻和香料、味精、上等豆瓣、上等豆油等调制而成,具有香、辣、鲜、醇、美观等特色,配合滚烫的豆花、散酥的米饭,吃起来0荡魄,回味悠长,令人赞不绝口。“刘锡禄豆花”自此声名远播,“豆……[详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