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Sino-Japanese War)。 甲午战争以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 |
相关人物
李鸿章
(1823~1901) 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号少荃、仪叟,别名李中堂、章桐,晚清重臣,曾任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封爵一等肃毅侯。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被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李鸿章在职期间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参与洋务运动,积极倡建近代海军、建立北洋水师;最终却不得不以外交代表身份签署《越南条约》《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李鸿……[详细]
|
丁汝昌
(1836~1895)
丁汝昌(1836年11月18日-1895年2月12日),别名丁先达、丁禹廷,清末北洋海军提督,是抗击日本的民族英雄。丁汝昌任职期间曾参与镇压捻军;出兵朝鲜,使日本干涉朝鲜计划落空。甲午中日战争威海卫之战中,被炮火所伤,但仍坚持坐在舰内的过道中鼓励士气,“镇远”舰入港时触礁受伤,旅顺陷落后,丁汝昌又被革职,后被诬陷“通敌误国”,威海战败后,丁汝昌服鸦片自杀,以谢国人,北洋海军至此全军覆没。人物生平咸……[详细]
|
慈禧
(1835~1908) 中国古代三大女性统治者
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叶赫那拉氏,咸丰皇帝妃嫔,同治皇帝生母。慈禧太后又称西太后 、那拉太后、老佛爷、孝钦显皇后,辛酉政变后夺权听政,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王朝进入同治中兴时期。光绪皇帝登基后再度垂帘听政,之后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独揽大权。溥仪继位后被尊为太皇太后。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于中南海仪鸾殿病逝,享年七十四岁,谥号“孝……[详细]
|
叶志超
(?~1901)
叶志超(?――一九O一年),字曙青,安徽合肥人。早年以淮军末弁从刘铭传镇压捻军起义,积功至总兵。赐号额图浑巴图鲁。捻军失败后,得李鸿章赏识,留北洋。光绪初,署正定镇总兵,率练军守新城,防大沽后路。后移防山海关。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年),擢直隶提督。十七年(一八九一年),奉檄率军镇压热河金丹道教,杀教首李国珍。事平,赏穿黄马褂。一八九四年六月一日,朝鲜“东学道”农民起义军克全州,朝鲜国王请清0出兵助……[详细]
|
聂士成
(1836~1900) 中国近代十大名将
聂士成(1842~1900),字功亭,长丰县岗集乡人。家贫寒,父早亡,母子相依,租种田地为生。17 岁,应清军袁甲三部友人之邀,弃农投军。清同治元年(1862 年),转入淮军铭字营任把总,参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活动,先后转战江、浙、皖、闽等省。因作战勇敢,晋升为副将。同治五年,随直隶提督刘铭传追剿东捻军任柱部,屡获大捷,赏力勇巴图鲁勇号。同治七年,镇压西捻军张宗禹部有功,以提督记名。清光绪十年(18……[详细]
|
袁世凯
(1859~1916) 民国政治家、军事家
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亭(又作慰庭),号容庵,汉族,河南项城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曾是北洋军阀的领导人,在辛亥革命,成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在位期间积极发展实业,统一币制,创立近代化司法和教育制度。但后来在杨度等立宪人士的鼓惑下复辟称帝被推翻。1859年9月16日,袁世凯生于河南省项城市王明口镇袁寨一个世代官宦的家族。父祖多为地方名流。袁家在清道光年间……[详细]
|
翁同��
(1830~1904)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
翁同��(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 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卒后追谥文恭。翁同��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幼学欧、褚,初学董其昌、米芾,中年后由钱沣上追颜真卿,又不受颜字束缚,结体宽博开张,笔画刚劲有力,风格苍浑遒……[详细]
|
光绪爱新觉罗・载��
(1871~1908) 光绪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
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醇亲王爱新觉罗・奕�X与慈禧太后亲妹妹叶赫那拉・婉贞之子。同治皇帝驾崩后,年仅四岁的载��被选定继承皇位,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虽然亲政,但实际权力把持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绪在位三十四年,期间爆发甲午中日战争,光绪对外主战但最终失败,之后决定戊戌变法以图强,但被袁世凯出卖后幽禁于中南海瀛台,沦为阶下之……[详细]
|
马玉昆
(?~1908)
马玉昆(?-1908年),字荆山,亦作景山,民间称为马三元,安徽亳州市蒙城马集人。初以武童从毅军宋庆参加对捻军作战,积功至都司,后擢总兵。1874年与左宗棠部共同抗击阿古柏和沙俄侵略。1894年补授山西太原镇总兵,协助宋庆防卫旅顺口。7月朝鲜事急,奉令率军至平壤。在平壤保卫战中,他指挥所部奋勇抗击,重创日军第九旅团。但因主帅叶志超贪生怕死,指挥失当,终于败回国内。1895年在辽河下游与日军作战中,……[详细]
|
刘步蟾
(1852~1895)
刘步蟾(1852~1895年),字子香,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清同治六年(1867年),考入福建船政后学堂驾驶班。同治十年(1871年),到练船实习。同治十三年(1874年),升任“建威”号管带。光绪元年(1875年),派往英、法研习-、水雷。翌年归国,荐保都司。光绪三年(1877年),赴英国留学,在旗舰任见习船副。光绪五年(1879年),获优等文凭。毕业回国后,实授游击,赏戴花翎,派任“镇北”……[详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