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石达开简介(资料简历介绍)
石达开,太平军,太平天国石达开简介(资料简历介绍)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6月 撤离庆远,进占宾州,上林,武缘等地。
秋 “通军主将”衔被洪秀全正式取消,加“开朝公忠军师”和“殿左军”虚衔。同时,“电师”封号被取消,改授与萧朝贵(成为“圣神雨电”)。同时,取消韦昌辉“雷师”头衔,改授与杨秀清(成为“圣神风雷”)。
1861年年初 “殿左军”头衔被洪秀全取消。
7月 因投效之天地会将领叛变,放弃上林等地,退至贵县。
9月 离开贵县,西出横州,兼程北上,经融县,怀远冲出广西,进入湘鄂边界,直趋四川。
1862年 1月30日 在湖北来凤与先期入贵州四川的曾广依部会师,全军已再次发展至10万人。
2月 克咸丰,利川,17日进入四川。分别三路至涪州会师。
4月 渡过乌江,兵临涪州。石达开发布著名的《翼王石达开告涪州城内四民谕》,被后世史家赞为“全篇革命大义与爱民精神充分表露,不作宗教宣传之语,真是蔼然仁者之言,是可传也。”(简又文《太平天�肴�史》)
因敌军有备,渡江不易,旋即放弃攻城,西进巴县。
5月 进攻綦江,欲借以攻重庆再渡长江。因内应暴露,敌军有备,受挫后即停止攻城,渡赤水河,进入川南。
8月 回师川东,再次渡过赤水,进军合江县先市镇,并在当地三渡赤水,于赤水河西岸大败湘军刘岳昭部。因清军沿江重兵布防,没有渡江机会,遂在合江四渡赤水,挥师东进。后在綦江县东溪镇召开军事会议,做出分兵三路、绕道黔滇,至长江支流金沙江寻找渡江机会的战略决策,史称“东溪决策”。
10月 入贵州,长驱直入。分并两路(后成为三路),以迷惑敌军。
11月 石达开本部由云南镇雄入川,进驻横江。
1863年1月 清军调集川滇湘军多部,欲攻占横江,以阻止太平军抢渡金沙江。15日,双方在横江激战,太平军坚守22日,后因叛徒倒戈而-撤兵,退入云南。
4月 石达开命分支李福猷部大张旗鼓东入贵州,各路清军误以为是其主力,纷纷追赶,另有四川清军多部将川北地区的赖裕新部误为主力予以追击,15日,石达开率本军三四万人在未遇抵抗的情况下自米粮坝轻易渡过金沙江,兵不血刃突破长江防线。
5月 太平军进占宁远,四川总督骆秉章得宁远战报,始知石达开主力已渡江多日,急命诸军回援,但除唐友耕距离较近外,它部远不能及。太平军经冕宁小路,14日进抵大渡河南岸与松林河交汇处的紫打地,此时北岸尚无一名清军。太平军造筏准备渡过大渡河,直下成都。率残部6千人离开紫打地向-围因被老鸦漩水势所阻,突围无望,石达开至洗马姑清营谈判。谈判后,遣散4千人,余2千人不缴械,移住大树堡。当日,石达开率幼子及少数部将入随杨应刚而行。后唐友耕强行夺俘,石达开等与2千人失去联络,后此2千人大多被杀。
1863年6月27日 石达开在成都慷慨就义。
石达开藏宝之谜
太平天国末期,由于权力斗争日渐激烈,翼王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逃离政权,但由于进退无路,覆灭于大渡河。在覆灭前夕把军中大量金银财宝埋藏于某隐秘处。石达开当时还留有一纸宝藏示意图。图上写有“面水靠山;宝藏其间”八字隐训。
抗战期间,国�B民党四川省主席刘湘秘密调了1000多名工兵前去挖掘,在大渡河紫打地口高升店后山坡下,工兵们从山壁凿入,豁然见到3个洞穴,每穴门均砌石条,以三合土封固。但是挖开两穴,里面仅有零星的金玉和残缺兵器。
当开始挖掘第三大穴时,为蒋介石侦知。他速派古生物兼人类学家马长肃博士等率领“川康边区古生物考察团”前去干涉,并由“故宫古物保护委员会”等电告禁止挖掘。不久,刘湘即奉命率部出川抗�B日,掘宝之事终于-中止。根据研究人员赴现场考查后判断:该三大洞穴所在地区和修筑程度,似非为太平军被困时仓促所建。石达开究竟在这里有没有藏宝,也成了历史未解之谜。
而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是,在重庆南川市铁厂坪有段传说,当年石达开西征途中曾经路过南川,留下了一批宝藏,只要找到了一座名为“太平山”的位置,就能找到石达开宝藏。
两地的文物部门都肯定了石达开部队在当地的活动,说,“至于宝藏,不好解释,找不到东西”。
在大渡河岸边的安顺村,当地老百姓这样讲石达开的传说:“当年石达开率三万大军走到大渡河的时候,有个爱妃生了儿子,石达开犒赏三军用了三天时间。结果三天过后,大渡河涨水了,军队无法渡河。这个时候清军又分别从前后对石达开军队实行追堵,看见了吗?当时他们住在村后的营盘山上,而山上只有几户人家,根本没多少粮食供给军队。”
“石达开随军带了很多金银财宝,我们的祖辈说,这些金银财宝被装到7个大棺材里,一个连的军队负责埋藏,结束出来的时候,10个人的小分队守在出口处把这一个连的人全部杀死了。然后,这10个人的小分队回去吃完饭后全部死去,而做饭的炊事员后来也被一支毒箭射死。所以宝藏究竟埋在哪里根本没人知道。”
在重庆南川市,当地盛传的说法是,找到了“太平山”,就可能找到石达开的宝藏。据∠川县志》记载,石达开率部经过合口河到桥塘,沿路军纪严明,在老百姓家用饭,都会把银子留下。南川市文物管理所所长李黎说:“这是我们在县志里查到关于石达开唯一的文字记载,至于在太平山藏宝的传说无法求证。”
和世界上所有的藏宝之谜的复杂性一样,太平天国的两大藏宝之谜至今仍未解开。仅靠文物部门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我们希望这些埋在地下深处的宝物能早日重见天日,以造福人民。
石达开后人
天京事变时,石达开留在天京的家属全部遇害。
大渡河边,石达开决定舍命全三军时,携带5岁的儿子石定忠一起进了清营,石达开死后,石定忠被以石灰闷死。另外两个孩子年幼,恐怕路上无法照料,本意由王娘抱着投河。但当时有位刘王娘求石达开让她带其中一个幼子潜出险地,以求来日报仇。刘王娘确实带着这个叫石定基的孩子离开了险境,后来她被清人俘虏,但石定基的后事记载中语焉不详不祥。
石达开在金田起义前已经结过婚,但是那位妻子不愿意随军,石达开便和她脱离了关系,金田起义后不久她就改嫁了。她改嫁后,携有石达开的一子,后来石达开的姐姐(未随军)把这个孩子裹着来偷了出来,对外假称是自己的孩子抚养。石达开这个姐姐的丈夫姓胡,所以这个孩子对外称姓胡,后代延续至今。这就是现在可查的石达开后裔。
石达开被凌迟处死
1863年5月,太平军到达大渡河,对岸尚无清军,石达开下令多备船筏,次日渡河,但当晚天降大雨,河水暴涨,无法行船。三日后,清军陆续赶到布防,太平军为大渡河百年不遇的提前涨水所阻,多次抢渡不成,粮草用尽,陷入绝境。为求建立“生擒石达开”的奇功,四川总督骆秉章遣使劝降,石达开决心舍命以全三军,经双方谈判,由太平军自行遣散四千人,这些人大多得以逃生。剩余两千人保留武器,随石达开进入清营,石达开被押往成都后,清军背信弃义,石达开麾下两千将士全部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