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人物
孙家鼐
(1827~1909) (1898.7-1900.春)
孙家鼐(1827~1909),字燮臣,号蛰生、容卿、澹静老人,安徽寿州(今淮南寿县)人。清咸丰九年(1859)状元,与翁同��同为光绪帝师。累迁内阁学士,历任工部侍郎,署工部,礼部、户部、吏部、刑部尚书。1898年7月3日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受命为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首任管理学务大臣,1900年后任文渊阁大学士、学务大臣等。卒后谥曰“文正”。孙家鼐,幼读诗书,院试中举后,初次会试不第,目睹诸兄……[详细]
|
许景澄
(1845~1900) (1900.春-1900.8)
许景澄(1845年―1900年),世称许公。原名癸身,字竹筠,生于浙江嘉兴,同治年间进士。1880年开始外交生涯,他曾被清政府任命为驻法、德、奥、荷4国公使。1890年改任驻俄、德、奥、荷4国公使。许景澄曾写《外国师船表》,疏清朝廷,建议加强海防。1892年,沙俄出兵侵占中国新疆帕米尔地区,他曾作为中方谈判代表,据理驳斥沙俄侵略行径,俄军拒不撤退。1898年,许景澄代表清政府与沙俄议定,在边界未划……[详细]
|
张百熙
(1847~1907) (1902.1-1904.1)
张百熙(1847―1907)字�盖铮�一作冶秋,号潜斋。湖南长沙人。清末大臣,著名教育家。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年(1876年)散馆,授编修。其后先后任山东乡试副考官、山东学政、四川乡试正考官、日讲起居注官、国子监祭酒、江西乡试正考官、广东学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礼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吏部尚书、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户部尚书、邮传部尚书等职。张百熙为官三……[详细]
|
张亨嘉
(1847~1911) (1904.1-1906.2)
张亨嘉(1847―1911),字燮钧,一字铁君,福建侯官人。生于清宣宗道光二十七年,卒于逊帝宣统二年,年六十四岁。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年)举人,光绪九年(公元一八八三年)进士,值南书房。官至礼部左侍郎,当拳匪祸作,极谏董福祥骄纵不可用,几罹祸。督湘、浙学政,尤励节爱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四年,视学湖南,念儒官为士模范,不激浊扬清,曷以励风教?疏荐文行交修者数人,士习为一变。二十三年,入直南书房。越……[详细]
|
李家驹
(1871~1938) (1906.3-1907.8)
李家驹(1871-1938),字柳溪,号昂若,广州驻防汉军正黄旗人,光绪二十年(1894)与三水梁士诒、新会陈昭常同榜进士。光绪二十四年(1898)任新开办的京师大学堂提调,与李盛铎等一起赴日本考察学务。二十九年年任湖北学政,三十年调东三省学政,三十二年(1906)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 1907年曾任出使大臣赴日本,此年该派为考察日本-大臣,授内阁学士。1909年署理学部左侍郎。1911年兼任协同……[详细]
|
朱益藩
(1861~1937) (1907.8-1908.1)
朱益藩(1861-1937),字艾卿,号定园,益浚弟,江西萍乡莲花人。光绪庚寅翰林,官至湖南正主考,陕西学政,上 书房师傅,考试留学生阅卷大臣。曾任北京大学第三任校长、著名书法家。1892年(光绪十八年)散馆,取一等中馆元,授翰林院编修;1893年(光绪十九年)派为奉天乡试同考官;1894年(光绪二十年)升詹事府詹事,授湖北省乡试、会试副考官;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任翰林院侍读;1897年(光……[详细]
|
刘廷琛
(1867~1932) (1908.1-1911.12)
刘廷琛 (1867-1932) ,字幼云,号潜楼,江西九江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进士。在清末历任翰林院编修、陕西提学使、京师大学堂监督、学部副大臣。曾于宣统元年向溥仪进讲。辛亥后侨居青岛。民国政府礼制馆隶于政事堂。1914年7月1日,国务卿拟聘刘廷琛为礼制馆顾问,刘乃撰《复礼制馆书》以辞。他在文中贬斥共和制度说:沉观三载,灼见病源实在于此,进而要求袁世凯向溥仪返大政:夫民主国与中国国情不适,……[详细]
|
柯劭��
(1850~1933) (1910.12-1911.12)
柯劭�耄�1850~1933)字凤荪、凤笙,号蓼园,著名文人,历史学家。胶州大同村人。柯劭��16岁入县学为生员,后应召入济南尚志书院读书,中途辍学。清同治九年(1870年)中乡试举人。之后,他广交各省学吏,曾先后应聘于晋、粤、辽东等地书院担任主讲。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会试中进士,遂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不久任编修,开始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为其岳丈吴汝纶订正了《尚书故》4册。1901年,柯劭�氤觥�…[详细]
|
劳乃宣
(1843~1921) (1911.12-1912.2)
劳乃宣(1843―1921),字季�u,号玉初,别署矩斋,晚号韧叟,桐乡人,出生于广平府(今河北永年)。先世本山东崂山人,祖父寓居苏州时入籍浙江桐乡。清同治十年(1871)进士。李鸿章主纂《畿辅通志》,乃宣入志局襄助多年。光绪五年(1879)后,历任直隶(今河北省)临榆、完县、南皮、蠡县、吴桥、清苑知县。二十二年,兼理保定府同知,此间曾写《变-》、《谈瀛漫录》等文章,抵制改良主义思潮。任吴桥县知县时……[详细]
|
严复
(1854~1921) (1912.2-1912.10)
严复(1854~1921年),曾名传初、体乾、宗光,字又陵、几道,晚号疒俞��老人,侯官县(今福州市区)阳岐村人。清同治五年(1866年),以第一名考入福建船政局求是堂艺局(后改船政学堂)学习驾驶,五年期满毕业,先后到“建威”船和“扬武”舰实习。光绪三年(1877年),为船政局派出第一批留英学生,先入抱士穆德大学肄业,后转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在英期间,除学习海军专业知识外,留意观察英国的社会制度,研……[详细]
|
章士钊
(1881~1973) (1912.10-1912.12)
章士钊,字行严,笔名黄中黄、烂柯山人、孤桐、青桐、秋桐等,湖南长沙人,1881年3月20日生。高级民主人士、学者、作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第二任馆长,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清末任上海《苏报》主笔。1911年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农业学校校长,广东军政府秘书长,南北议和南方代表。1881年(清光绪七年)生于湖南善化县(今长沙市)。其父章锦曾在乡里……[详细]
|
何燮侯 (1912.12-1913.11)
何燮侯,诸暨赵家人。1897年,考入求是书院。1898年,选送日本留学,为中国第一批留日学生之一。190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工科大学冶金系,成为第一个在日本大学毕业的中国留学生。1910年,获硕士学位。曾与留日同学蒋观云、陶成章、蒋尊簋、陈仪、鲁迅等27个绍兴籍留日学生致书家乡,介绍西方重视教育、提倡民主、发展工业等情况,呼吁乡梓兴学求知,赴外学习,增广知识,发愤图强。1908年春回国,任……[详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