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沈默君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沈默,红灯记,国士沈默君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沈默君,1924年生,安徽寿县人,中共党员,中国电影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1944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一直在第三野战军从事部队文艺工作,曾任团文工队长,纵队文工团戏剧股长、艺术指导员,师宣传队长,野战军卫生部文工队长。1949年后历任第三野战军办事处文工团长、文艺科创作研究员、第三野战军解放军剧院编剧,总政文化部创作组创作员,广播电影电视部专业作家,中国剧协第一届理事,中国影协第三届理事。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夫妻英雄的故事》、《荣军锄奸记》、《海魂》、《自有后来人》、《台岛遗恨》、《孙中山广州蒙难记》、《死亡集中营》等。,
沈默君 - 个人简介
沈默君,笔名迟雨,生于江苏常州。小学时期开始对文艺发生兴趣,抗战爆发后,参加战地服务团,从事抗日宣传。1938年参加新四军,曾任火线剧社演员、导演、文化教员、股长、文教科长、宣传干事等职。1948年任华东野战军总后政治部文工团长,创作了歌剧《叶大嫂》,小说《夫妻英雄的故事》等作品,并获山东文艺创作乙等奖。1946年至1949年先后任文工团股长,副团长等职。1950年任第三野战军文化部创作员。1951年在陈毅的支持和指导下,与沈西蒙、顾宝璋合作,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南征北战》,生动地描绘了人民解放军运动战,歼灭敌人,取得胜利的过程。剧本情节紧凑,场面宏大,气氛浓烈,但人物形象的刻画缺乏深度。该剧本获华东军区文艺创作一等奖。1952年又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渡江侦察记》,剧本在情节设置上,依据惊险片的特点,险情迭出,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同时又成功地塑造了李连长,吴老贵,小马等形象,对敌情报处长的刻画也有一定深度,摄成影片上映后颇受好评,为中国军事题材惊险影片的创作,提供了一定经验,该剧本再次获华东军区文艺创作一等奖,拍片后又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年优秀影片故事片一等奖。
1954年任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室电影创作组组长,1957年与黄宗江合作创作了电影剧本《海魂》。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61年到长影厂任编剧,1978年任文化部剧本委员会委员兼创作组组长,创作了《台岛遗恨》、《自有后来人》、《孙中山与宋庆龄》等多部电影剧本,1984年出版了电影剧本集《孙中山广州蒙难记》。
沈默君 - 创作风格
在创作上,沈默君坚持从生活实际出发的现实主义艺术道路。他的前期电影剧作,主要取材于他所熟悉或亲身参加过的部队战斗生活。对于自己尚未完全熟悉的题材,总是以各种方式认真地加以补充了解,力求做到驾轻就熟。多年来,他始终坚持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他不以表现真人真事为满足,不受生活中真实情况的局限,而是把历史的真实与审美的追求辩证统一起来,力求达到故事性与典型性的和谐一致。他的电影剧本,都有戏剧性很强的故事情节和构思巧妙的矛盾冲突,文学性较强。沈默君的创作贯穿着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红线,保持着行云流水,基调明亮的风格。他不仅努力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而且善于借鉴古今中外,尤其是祖国古典文学的优秀艺术传统,以寻求与作品内容和谐统一的形式美。他的美学观,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与革命斗争密切相关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他认为,一个胸中没有阳光的人是不可能把光明布给别人的。因此,无论在什么样的境遇下,他都能够以清醒,乐观的眼光看待生活。他强调文艺作品的教育作用和美育作用,认为艺术应该首先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们在美的享受中接受教育。因此,他总是把自己笔下的人物写得很美,不仅灵魂美,道德美,形象也美。
沈默君 - 参与影片
1、《海上风暴》(1951年) 郭连长2、《台岛遗恨》(1982年) 编剧3、《自有后来人》(1963年) 编剧4、《死亡集中营》(1987年) 编剧5、《海魂》(1957年) 编剧6、《南征北战》(1952年) 编剧7、《渡江侦察记》(1954年) 编剧
沈默君 - 与《红灯记》
50岁左右的人恐怕还记得,《红灯记》中第一场李玉和有个脍炙人口的唱段:“手提红灯四下看,北满派人到龙潭。时间约好七点半,等车就在这一班。”这说明《红灯记》描写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故事。然而在“文革”中,成为样板戏的《红灯记》故事却发生在华北。这里面隐含着一段需要加以澄清的历史。交通员的故事
沈默君是著名的电影剧作家,原任解放军总政文化部创作室电影编剧。他的电影作品《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和《海魂》早已被广大观众所熟悉。1957年,沈默君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北大荒军垦农场劳改。1961年底,沈默君“摘帽”时,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借调他去哈尔滨搞创作。这时,沈默君收集到许多反映东北抗日联军英勇斗争的故事。特别是一位北满抗联交通员的故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东北抗战时期,这位交通员从黑河来到哈尔滨送情报,住在道外区的一个小客栈里。到了规定的时间,接头的人却没来,他身上带的钱花光了,又不能擅自离开。于是,他装病卧床,硬饿了四天。到了第五天,接头的人才来,这位交通员几乎饿毙。北满抗联英烈的不朽业绩,在他心中涌起创作的冲动。
1962年5月,组织调他到长春电影制片厂任编剧。电影导演苏里催促他写一个成本低、故事性强、人物突出的电影剧本。尹弋青导演对沈默君说:“如果能写一个‘一家人都很亲、都不是亲’的本,那就有戏了。”一句话冲开了沈默君灵感的大门,他联系到北满抗联地下交通员英勇斗争的故事,结合看戏曲《赵氏孤儿》的启发,构思了李玉和一家三代“都很亲、都不是亲”的故事。
署名之谜
就在沈默君写作《红灯记》的过程中,曾与他同在850农场劳动的罗国士连连来信,要求来长影,在沈默君身边写作他的小说――《我的土地,我的人民》。出于对罗国士的同情(沈默君与罗国士为患难之交,并共同筹划创作小说《我的土地,我的人民》),沈默君致信垦区宣传部,请求郑部长出面与长影协商。这样,罗国士就来到长影,与沈默君同住一室。沈默君创作电影剧本,罗国士改写小说。沈默君的创作习惯是一气呵成,由于时间紧迫,为了赶任务,沈默君写一场,罗国士帮助抄一场。在抄稿时,罗国士作了某些文字润色,如“李奶奶脸上每一道皱纹都叙述起她的辛酸”、“像投入母亲怀抱那样激动”等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