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文建武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军区,部队,中原文建武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驰骋冀南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一一五、一二�、一二九 3 个师。红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编为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文建武被任命为一二九师司令部第一科科长。9月16日,一二九师在陕西省三原县石桥镇誓师出征,东渡黄河,开赴晋东北抗日前线。 1938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一二九师抽出部分兵力组成“八路军东进抗日游击纵队”(简称“东纵”),文建武调任东进纵队参谋长。不久,东纵在司令员陈再道率领下,开赴冀南。经短短几个月的战斗,开辟了冀南平原抗日根据地,建立了冀南区党委、行署和军区,文建武任冀南军区参谋长。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后,即改变过去集中主要军事力量打击国民党的政策,转而对国民党政府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并逐渐回师华北,向各抗日根据地实行全面进攻,妄图消灭华北抗日武装力量。 这年冬天,日军对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连续“扫荡” , 冀南地区的一些县城被敌占领。为了保存实力,文建武奉命率领军区领导机关主动撤出南宫县城,发动群众,建立政权和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采取机动、灵活的手段,积极打击敌人。 一次,部队在枣强以北活动时,遇到敌人袭击,他们边打边撤,日军气势汹汹,穷追不舍。为了不暴露军区机关的目标,文建武命令机关人员先行撤退,自己带领一支部队在后面阻击敌人,掩护机关主力转移。枣北地区是沙漠地带,密集的子弹射在地面上,扬起漫天尘沙,迷得人睁不开眼睛。日军一看这般情景,便撤退到沙漠边缘,远远地向我军开炮射击,并封锁了主要道路和隘口。 部队被围在沙漠里一天一夜,没有粮吃,没有水喝。夜晚,朔风凛冽,寒气逼人,许多干部、战士依偎在一起,以抵御沙漠的寒冷。文建武笑着对大家说:“同志们,苦不苦啊?我们经过长征,爬过雪山,走过草地,可那时,没有这一望无际的沙漠,没有迷得睁不开眼睛的风沙。眼前我们被围在这里,躺在这舒适柔软的沙漠里,倒别有一番情趣呢。”他的话幽默、诙谐,充满革命的乐观主义和必胜信心,把周围的同志们都逗乐了。 拂晓,日军还在向沙漠开炮。文建武望着敌人开炮的方向,胸有成竹地对一二九师师部的张苏说:“来,小张,借你的牲口用用,我们和敌人玩个游戏,斗斗智,怎么样?”还没等张苏明白是怎么回事,他又接着说:“我们赶着牲口在沙漠里跑,这样尘土飞扬,敌人就会误认为我们仍在沙漠,而我们则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突围出去。”果然如他所料,5头牲口狂奔着向敌人开炮的方向跑去,一时间风沙遮天。文建武乘机率领军区机关从别的方向安全转移出沙漠。 1940年5月,冀南军区和东进纵队合并,所有的主力部队整编为4个野战旅,原东进纵队改编为新七旅,文建武任新七旅政治委员。部队改编不久,文建武即率部参加了破袭德石路的战斗和著名的百团大战。 1941年秋,文建武调任新四旅政委兼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政委。这时,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从1942年1月起,日军对冀南地区连续进行“合围”、“扫荡”、“袭击”,使根据地遭受严重的摧残。在新四旅和四分区,文建武经历了日军对冀南根据地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铁壁合围”,即“四二九”大合围。 1942年4月29日清晨,日军出动3万余人,在华北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指挥下,对我根据地发起突然袭击。当时,四分区和新四旅机关、部队,驻在邱县东北的东目寨、下堡寺一带,正处在敌人的包围圈内。当敌人从临渭、威县、平乡、曲周、馆陶等县同时出动,拉开大网,向四分区合围过来时,文建武和分区、旅部的其他领导沉着应战,机智果敢,分别率领部队,从各个方向突围出去。文建武率领的十团在下堡寺以北杏园一带与敌遭遇,他们奋力拼杀,打开一条血路,终于冲出了敌人的包围。与此同时,其他各路部队经过激战,也杀出重围,粉碎了敌人的这次“合围”阴谋。 9月12日,日军再次对根据地进行合围、“扫荡”,这时,文建武已调到六分区,任地委书记兼分区政委。经过前几次反“扫荡”,他已积累了指挥部队突围作战的经验。当得到日军发动“扫荡”的情报后,他立即组织地委、分区机关和主力部队及时跳出合围圈,使敌人精心策划的这次合围完全扑了空。后来,他率领部队在外线积极主动打击敌人,共歼敌100多人,缴获轻机枪1挺、长短枪43支,创造了冀南反“合围”作战中最成功的一次战例。
中原突围
1944年4月到11月,侵华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河南和华南广大新沦陷区的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中。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在巩固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同时,派遣部队向河南、华南发展,开辟河南、华南抗日战场。同时抽调一批干部南下中原,加强中原的抗日武装力量。正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文建武,奉命带领两个干部大队共 900 多人,到新四军五师工作。 1944年11月10日,文建武率干部大队随三五九旅南下支队从延安出发,两渡黄河,南越陇海路,经豫西,渡淮河,于1945年1月27日到达新四军五师师部所在地大悟山。文建武受命担任新四军五师兼鄂豫皖湘赣军区参谋长。在抗战即将胜利的前夜,他参与部署和指挥了挺进鄂南、湘北,恢复四望山根据地的作战。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民党为了夺取中原,调集 20多个师、9个游击纵队向中原解放区进犯,妄图挑起内战。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新四军五师于10月下旬发起桐柏战役,解放桐柏县城,在此与八路军三五九旅、河南军区主力会师,正式成立了中原局和中原军区,并将主力部队整编为两个纵队,原五师和三五九旅合编为第二纵队,文建武任纵队司令员。 11月至12月中旬,中原军区作战失利,被迫撤出桐柏根据地,转移到平汉路东豫鄂交界地区。国共双方经谈判达成的停战令公布后,中原军区一边同国民党军进行谈判,一边坚持自卫反击,牵制国民党军力量,配合华北作战。当时,文建武率领的第二纵队驻扎在光山、礼山一带,由于国民党军的封锁、包围,部队生活十分艰苦,一连几个月过着“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文建武鼓励战士们树立必胜信心,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开展生产自救,开荒种菜,同时加紧练兵,随时做好突围的准备。 1946年6月,国共谈判破裂,全面内战爆发。6月26日,国民党军炮轰中原军区驻地宣化店,中原军区主力按预定方案分三路突围,文建武率领的第二纵队和中原局、中原军区为北路。他们撤出宣化店后,疾速向西突围,越过平汉铁路,穿过枣阳平原,飞渡唐河、白河,昼夜兼程,7月13日来到洪水暴涨的丹江。这时,敌人的几个师已从后面紧紧赶来,天上有敌机狂轰滥炸,情况万分紧急。文建武带领司令部的干部亲自沿江测水流量,摸渡口,组织纵队渡江。经一天一夜,直到部队全部顺利渡过丹江,文建武才舒了一口气,并在警卫员的催促下上了渡船。 部队渡过丹江后,向豫、鄂、陕三省交界的荆紫关挺进。荆紫关号称天险,向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当部队来到荆紫关脚下时,胡宗南的部队已抢先占领了山隘要口,挡住了去路。文建武指挥部队,浴血奋战,在敌人防守的阵地上打开了一段数里长的缺口,率领部队冲过关口,直趋陕南,终于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取得了突围战役的胜利。
上一篇:张维安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