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亚历山大・冯・洪堡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亚历山大,地磁,科学亚历山大・冯・洪堡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亚历山大・冯・洪堡生于德国柏林,亦逝于德国柏林,是世界第一个大学地理系-柏林大学地理系的第一任系主任。,
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年9月14日―1859年5月6日),德国科学家,与李特尔同为近代地理学的主要创建人,是19世纪的科学界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亚历山大・冯・洪堡生于德国柏林,亦逝于德国柏林,是世界第一个大学地理系-柏林大学地理系的第一任系主任。他是著名的博物学家、发现者,是威廉・冯・洪堡的弟弟。1799年至1804年间,亚历山大・冯・洪堡到南美洲旅行,进行其第一次科学考察。
亚历山大・冯・洪堡 - 个人简介
亚历山大・冯・洪堡,德国地理学家和博物学家,是19世纪的科学界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走遍了西欧、北亚和南、北美洲。凡是足迹所到,高山大川无不登临,奇花异草无不采集。亚历山大・冯・洪堡具有我国明末徐霞客不惮艰险跋涉山川的好奇心,同时又具有广泛的学识。他所涉猎的科目非常广泛,包括天文、地理、生物、矿石等。并且对每个所以涉猎的领域又有所贡献,所以他常被称为气象学、地貌学、火山学和植物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世界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地名有澳洲(今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山,美国的湖泊与河流,南美洲西岸的洋流,以至于月亮面上的山等。 1795年,他去意大利和瑞士作植物学和地质学的考察。同年,随乃兄进了以歌德和席勒为首的韦迈地方的文学团体。1796年,他母亲去世,洪堡欲遂其漫游世界的志愿。于1799年开始到南北美洲搜集了不少标本和资料,于1804年回到欧洲。从1808年起留居巴黎整理资料,先后计达21年。在巴黎出版不少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1799~1804年新大陆热带区域旅行记》30卷,《新西班牙王国地理图集》(1810年),《植物地理论文集》(1805年)等。 1827年,他回到柏林,1829年,受帝俄政府的邀请,和爱兰堡格及骆司二人去西伯利亚旅行。从5月至11月共25个星期,行程达15480公里。从这次旅行所得著有《中央亚细亚》3卷。在1830~1848年间,洪堡常受外交使命奔走于普法两国之间,有暇则致力于他毕生大著《宇宙》一书。《宇宙》共计5卷,第5卷于洪氏逝世后始出版。 洪堡在科学上的贡献是具有创造性的。他的活动不仅限于科学考察成果方面,对于科学理论方面也颇有贡献。
亚历山大・冯・洪堡 - 求学生涯
洪堡10岁时失去了父亲,但由于出身于贵族家庭,没有面临失教的问题。相反,他母亲对他和他的哥哥都寄予厚望,为他们请了最好的家庭教师,这一切为他们奠定了古典文学和数学的良好基础。
刚刚18岁时,洪堡被母亲送到奥得河畔的法兰克福大学学习经济,希望将来做个政府文职人员。洪堡的家庭数学教师把他介绍给了聚集在柏林的一个知识分子沙龙,经常有一些著名的学者在那里进行科学演讲,还包括一些示范实验;加上洪堡与生俱有的一种几乎对各种新鲜事物“贪得无厌”和漫无限度的好奇心,便把他引向了科学的道路。在法兰克福读书期间,他已经对物质世界各个方面很感兴趣了。
可是只过了一个非常短的时期,在母亲的坚持下,洪堡又回到柏林大学学习工厂管理。然而,他却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进什么学校由不得自己选择,学习的志趣和主动权却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柏林大学,他就抓紧时间增加自己的希腊文知识,并开始学习植物学。
转到格丁根大学学习以后,洪堡又学习了物理学、语言学、考古学,还拜著名动物学家、解剖学家卜卢门巴赫为师,学习动物学。特别需要提到,在这里他结识了刚参加库克船长南洋远航归来的著名地理学家乔治?福斯特,洪堡后来说过,他对地学发生兴趣正是他和福斯特相识之后开始的。两人还结伴进行了一次沿莱茵河徒步到达荷兰,然后又乘船去英国、比利时和法国的旅行。这一不平凡的经历对他一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此他对地理学发生了极大的兴趣,更加热爱大自然,潜心于自然科学的研究。
1790年洪堡离开了格丁根,在不违背母亲意愿的条件下,先进了汉堡商业学院。一年之后,就转入了当时在欧洲最有名的萨克森弗莱堡矿业学院,师从誉满四方的矿物学家、水成学派的代表维尔纳,学习地质学。也许正是由于他在弗莱堡学习过地质和采矿以及在汉堡商业学院受过教育,所以当他一离开弗莱堡就被任命为普鲁士弗朗科尼亚矿区的检查员和主任,从此结束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成了一个母亲所期望的行政官员。
亚历山大・冯・洪堡 - 生平经历
亚历山大・冯・洪堡根据前人和自己所测定的世界各地温度,于1817年第一个绘制了全球等温线图,因此使同纬度各地的气候得以互相比较,大陆气候和海洋气候的差别才因此得以显示。 亚历山大・冯・洪堡还把植物的分布和当地的气候和土壤联系起来,提出植物如何受环境影响的问题,而且把植被依景观的不同而把全世界分为16个区。这样强调环境虽不免失之于偏,但在科学史上仍有其地位,而且促进了植物地理学这门新科学的建立。
洪氏对于地磁学的贡献尤为重要。在西伯利亚的旅行中,对圣彼得堡起直至阿尔泰山沿途的磁偏角和磁倾角均作了测量,并强调俄国应在圣彼得堡建立地球物理总台,和在全国组织地磁与气象网的必要性,说这样做将惠赐人类以无穷的好处。这一建议不久即见诸实行。俄国当时为了与毗邻地方比较起见,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在北京俄国教堂中也建立地磁气象站,实为中国第一个正式气象台和地磁台。台中记录从1841年1882年,除两度停顿外,均继续不绝,记录了中国19世纪最可宝贵的气象和地磁记录。
洪堡之可纪念的另一方面是,他推动了近代科学前进的力量。他的旅行和书籍引起欧洲各国组织其他类似的考察和旅行的要求。1831年,英国派遣了贝格尔船去南美洲测量秘鲁、智利的沿海,即直接受了洪堡的影响,而查尔斯・达尔文就是这只船上的博物学者。1828年,在柏林科学会议时,他曾提议世界各国应广泛建设气象台和地磁台,这一建议不久即为帝俄和英美诸国所采纳。他和友人卡尔・高司在高丁根城所组织的一个地磁学会,不久便成为国际性的学术机构。当时在各国所得之地磁报告使洪堡能了解地磁变动的性能,因此创造了“磁暴”这个新名词。有人认为“像这样的科学合作,是近代文化中最可珍贵的果实”,而这一合作直接引起了1882年第一个极年观测,间接引起了1958年和1959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的观测。
亚历山大・冯・洪堡 - 价值观
洪堡也是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者。他认为各类人种无论黄种、白种和黑种人同属于一科,而且不分轩轾的,有力地驳斥了和他的《宇宙》同时出版的一部当时极其风行的书《人种的不平等》,该书倡导白种人为优等民族的邪说。
洪堡对于东方的文化,尤其是中国的文化,有极高的评价。在《宇宙》中他啧啧称道了中国重大的发现――指南针和活字版印刷。他赞美中国古代天文工作者的勤劳和细心,并以古代所记的日蚀、流星、彗星以为例。他比较中国和希腊、罗马关于陨石的记载,说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333年在中国历史上有16个记载,而希腊和罗马同时期却只有4个。
上一篇:胡荣铨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