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宇文成都(隋朝)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成都,宇文,李元霸宇文成都(隋朝)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宇文成都是古典小说《说唐全传》以及评书《兴唐传》、《瓦岗英雄》还有电视剧《隋唐英雄传》中的人物。大隋天宝大将,天下第二条好汉,隋唐十八好汉中排名第二。为大隋丞相宇文化及之子,隋文帝封为镇殿大将军,号天宝大将,御赐“天下第一横勇无敌”金牌。身长一丈,腰大十围,金面长须,虎目浓眉。头戴一顶双凤金盔,身穿一件锁子黄金甲,坐下一匹能行黄花千里马。使一条镏金�,重四百斤。上界雷声普化天尊临凡。
有三载龙命在身。曾于南阳关力挫天下第五好汉伍云召,晋阳宫前与天下第一李元霸比武,单臂举三千斤金狮上殿。四明山之战,击败天下第四好汉雄阔海、天下第五好汉伍云召、天下第六好汉伍天锡三人联手,因力竭不敌天下第三好汉裴元庆。后十八路反王进逼扬州,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宇文成都与宿敌李元霸战于紫金山,终被李元霸所杀。
,角色经历
宇文成都出场时为长安灯会时,带兵巡视。因雄阔海自负武力高强,想与宇文成都一较高下,于是在长安城内卖弓,宇文成都将那弓直接拉折。秦琼、王伯当等人大闹灯会,被宇文成都发现,秦琼想先发制人,用双锏来打宇文成都,被宇文成都一招打败。
雄阔海趁宇文成都捉拿秦琼等人时,取了兵器来打宇文成都,被宇文成都打败,一起躲到了昌平王邱瑞的府邸。宇文成都将王府包围,入府搜查,邱瑞是秦琼姑父,有心包庇,宇文成都没能发现秦琼等人的踪迹。
杨广在大殿上处死了伍建章,派宇文成都去伍建章府邸将其满门抄斩。而后宇文成都作为后军,随韩擒虎往南阳关攻打伍云召,伍云召先后将麻叔谋、韩擒虎击败,宇文成都到后,二十回合击败伍云召。宇文成都与尚师徒、韩擒虎等合力攻取南阳关,伍云召被朱灿救走。
李渊修好晋阳宫时,宇文成都随杨广去查看,遇到李渊的儿子李元霸,李元霸见宇文成都被封为无敌将军,要与宇文成都比试,宇文成都被李元霸击败。
杨广游江南时,各路反王将其围困在四明山。伍云召、伍天锡、雄阔海合力围攻宇文成都,宇文成都虽然将这三人打败,但自己也消耗极大,被后来出战的裴元庆打败。
杨林以玉玺为诱饵,在扬州召开“反王夺魁大会”,想要让各路反王自相残杀,失败杨林被罗成所杀。宇文化及趁机杀杨广自立。但随后李世民领着李元霸率军杀到,宇文成都不敌李元霸被其所杀。
所用兵器
武器: 凤翅镏金镗,初时重200斤,南阳关320斤,和李元霸比武时则重400斤。胯下座骑:赤炭火龙驹(银河驹、浑红兽、赛龙五斑驹)。
镗兵器详解
�E形似马叉,上有 利刃,两面出锋,正锋下有两股,向上弯翘,形状异常,可刺可防,属长兵器。锋刃用铁,柄为木制。位于中央的正锋,如长枪枪头,以刺为主攻手段,正锋两侧向上弯翘的锋刃,不但可攻击敌人,同时又可进行有效的防御。图1的齿翼月牙�E,出于明代,是一种典型的�E。全长约3m,正锋长31cm左右,两侧弯翘锋刃长各25cm,上有1.5cm长的齿尖。�E有很多变形样式,均按正锋及两侧弯翘锋刃之形状定名。常见的有 凤翅�E、燕翅�E、雁翅�E、牛头�E、镏金�E、锯齿�E和流星�E等几种�E。
兵器特点
�E和其他兵器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利用正锋两侧向上弯翘的多齿锋刃,具有特效的防御能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E的一种�E钯。外形特点是前端虽然也分成三个叉,但中央的正锋要别两侧锋刃长的多,所以两侧上翘锋刃的刺杀效果远远不如正锋。
�E不仅有强大的攻击力,而两侧向上弯翘的带齿锋刃,更具有神奇的防御能力。缺点是由于正锋及两侧向上弯翘部分又大、又重,成为前边过重后边过轻、重量不平衡的兵器。所以,必须选用臂力特好的士兵,才能使用。
家族成员
祖父:宇文述,隋朝许国公,辅助杨坚建立隋朝。
父亲:宇文化及,辅助杨广废太子杨勇,继承皇位,而后杀杨广自立。
弟弟:宇文成龙,攻打瓦岗时被杀。
弟弟:宇文成惠,因强暴王婉儿被秦琼、王伯当等人所杀。
书中地位
《说唐全传》《兴唐传》中排名第二。
1.李元霸 2. 宇文成都 3.裴元庆 4.雄阔海 5.伍云召 6.伍天锡 7.罗成 8.杨林 9.魏文通 10.尚师徒 11.新文礼 16.秦琼 17.程咬金18.单雄信。
人物评价
力大无穷
西楚霸王 项羽以力能扛鼎而闻于世,因此后世的一些小说、评书中形容一个武将力气大时,除却用“九牛二虎之力”等词汇夸张外,往往还要表演一两场举重的功夫。例如在历史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里有个“长大多力”的秦武王,尝与孟贲、任鄙等勇士角力举鼎,鼎倒是举了起来,不料“力尽失手”将右足“压个平断”,当夜就薨了。《说唐》也不例外,宇文成都有两场精彩的举重表演,其一举铜鼎:【长安城甘露寺,那寺内殿前有一鼎,是秦始皇所铸,高有一丈,大有二抱,上写着“重五千四十八斤”。……成都……走下殿来,将袍脱下,两手把香炉脚拿住,将身一低,抱将起来,离地有三尺高。……又走了几步,复归原所放下。……成都走上驾前,神气不变,喘息全无。文帝大喜,即封为无敌大将军】其二举金狮:【那个金狮子约有三千斤重,……宇文成都出朝门到午门,把袍袖拽起,一手托着腰,一手抵住狮子脚,拉过身边,将身一低,即把狮子举起来,一步步走入午门,来到殿上放下,……那成都照前举起,拿了出去,放在原处】------这两次举重表演一次博了个君臣满堂彩,成就了“无敌大将军”的威名,一次却被李元霸抢了风头,成就了西府赵王“真正是天神”的威名。但是无论怎样说,除了个天生的对头李元霸,宇文成都的力气在整部《说唐》里也算是绝无仅有了。
数二数三
我一向认为,在武评中衡量古典小说里武将武力的高低,力量是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那么宇文成都和 裴元庆的力量谁大谁小?如前文所述宇文成都有两次举重的抢眼表现,一次是搬动五千四十八斤的铜鼎,一次是举起三千斤重的金狮;但是翻遍68回本的《说唐》,却并未发现裴元庆举重物的记录,只是把个国丈 张大宾给举起来羞辱了一番,试想张大宾再怎么脑满肠肥也不过二百斤吧?倒是单田芳老师的《瓦岗英雄》里有点提示:元庆举鼎的重量为一千一百四十斤(见于第五十三回),而成都举所举的金狮子则重一千五百余斤(见于第七十一回)。遗憾的是本套武评的依据并非《瓦岗英雄》。那么是否说明《说唐》里的裴元庆的力量不够大呢?也不是这样,试想一锤能够打断靠山王杨林150斤重囚龙棒的人,能将新文礼重200斤的铁方槊打去一截的人,力量会小到哪里去?也许从两人的兵器上可以看出点端倪:宇文成都的兵器是四百斤重的凤翅镏金�E,裴元庆的双锤则重达三百斤。这样说吧,在《说唐》一书中找不出裴元庆的力量大过宇文成都的依据。
经过数据统计,宇文成都、裴元庆这两人在整部《说唐》中出场单挑次数是十比十(请仔细看,详见本人的前文“附录部分一:《说唐》武将单挑全谱”),大家是半斤八两啊。抛开两人之间直接的对阵以及分别与李元霸的交手暂且不谈,就两人各自的单挑质量而言,俺以为宇文成都所击败对手的质量要高于裴元庆所击败的对手,宇文成都的手下败将(单挑)排名最高的是《说唐》第五位好汉伍云召,而且即便是三个伍云召合围 也非成都的对手;裴元庆手下败将排名最高的是《说唐》第八位好汉杨林。但是问题出现了,有网友提出裴元庆单挑都是一合胜对手,例如:一合将秦琼虎头枪打成弯如蚯蚓,虎口震开;一合将程咬金宣花斧打转口,满身麻了双手流血;一合将杨林的一跟囚龙棒打断,震开虎口双手流血;一合将新文礼的铁方槊打断一节,虎口流血。这样看来裴元庆的武力似乎要高过宇文成都呀,因为成都貌似无法一合胜杨林等人呀。 真的是这样吗?试解之:谚云“锤棍之将,不可力敌”,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在说使用锤棍的将领一般力量很大,锤是一种依靠力量的打击类兵器,抡砸是这类兵器的主要进攻招式,裴元庆的力量无疑是很大的,300斤的锤一合之间将150斤的囚龙棒打为两断,将200斤的铁方槊打断一节并不奇怪,宇文成都也许做不到这一点,因为他所使的凤翅镏金�E(源于枪)主要以挑、扎等招式为主要进攻手段,当然也可以砸,例如【王伯当、柴嗣昌、齐国远、李如��四好汉一齐举兵器上来,宇文成都把�E往下一扫,只听得叮叮当当兵器乱响,四个人的身子摇动,几乎跌倒】。宇文成都迎战秦叔宝、王伯当、柴嗣昌、齐国远、李如��五位好汉时仅拿着一把重200斤的镏金�E,那么如果用上400斤的镏金�E,难道就震不断囚龙棒、铁方槊等兵器吗?问题的关键是要看成都面对对手时的第一进手招术是抡砸还是挑、扎,因此用裴元庆一合间砸断杨林等人兵器的例子,来证明其武力超过宇文成都的论证是不成立的,至少是不严密的。 通过对比战例,我们可以发现:首先宇文成都、裴元庆两人都未杀死过著名(知名)的武将(真是奇怪啊),这是共性;其次宇文成都单挑亮点在于可以同时力敌三个著名的强手,并战而胜之,裴元庆单挑亮点在于对一些著名(知名)的武将往往是一锤就砸坏对方兵器,取得胜利。我的结论是:宇文成都所战胜对手的最高武力级别要高于裴元庆所战胜的对手。
上一篇:织田五德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