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倪鸿福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同志,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倪鸿福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倪鸿福(1933年11月――2002年5月),男,1933年11月生,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1951年11月参加工作,195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倪鸿福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原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2002年5月15日,倪鸿福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终年68岁。
,人物履历
曾任川沙县委书记、县政协主席、人武部第一政委;崇明县委书记、人武部第一政委;上海市农村工作党委副书记、书记。
1988年4月,当选为上海市副市长。
1989年10月起,任上海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综治委主任。
1992年12月起,任市委政法委书记、市综治委主任。
1993年4月至1998年2月,任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
担任职务
中国共产党十二大、十三大、十五大代表,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第五次、六次、七次党代会代表,第五届、六届市委委员,上海市第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
人物逝世
2002年5月15日,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原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倪鸿福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终年68岁。
2002年5月20日,各界人士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前往龙华殡仪馆,为倪鸿福同志送别。倪鸿福同志病重住院和逝世后,江泽民、朱�F基、吴邦国、黄菊、曾庆红、肖扬、韩杼滨、张思卿、陈锦华、陈至立、赵启正、徐匡迪、陈良宇、孟建柱、华建敏、金炳华、万学远和刘复之、倪志福等同志,曾前往医院看望或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向其家属表示慰问。
2002年5月20日上午,龙华殡仪馆大厅内庄严肃穆,哀乐低回。倪鸿福同志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之中,上面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黄菊、陈铁迪、王力平、龚学平、刘云耕、罗世谦、王文惠、韩正、宋仪侨、王安顺、黄跃金、殷一璀、吴志明、漆世贵、包信宝、冯国勤、周慕尧、杨晓渡、严隽琪、朱达人、谢丽娟、俞云波、滕一龙、吴光裕和胡立教、王一平、赵行志、杨堤、叶公琦等同志,向倪鸿福同志遗体三鞠躬,作最后送别。陈良宇、陈国栋、汪道涵、韩哲一、夏征农、陈沂、杨士法等同志送了花圈。
组织评价
倪鸿福同志在郊区和市政府工作期间,认真贯彻中央和市委关于农村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带领干部群众大胆探索城郊型农村发展的新路子。在协助市长抓“菜篮子工程”时,他呕心沥血,忘我工作,为上海蔬菜和副食品均衡上市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在任市农村党委领导后,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加强上海郊县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使一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逐步走上领导岗位。
在任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后,他坚决贯彻中央和市委工作部署,按照党的路线方针,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为稳定上海、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任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期间,他结合上海实际,积极推进各项检察工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倪鸿福同志刻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决拥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他作风民主,胸襟开阔,光明磊落,具有很强的党性和高尚的人格;他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的名位、得失;他虚怀若谷,平易近人,尊重老同志,爱护年轻人;他严于律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从不搞特殊化。在身患重病期间,他一直保持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尽力为党和人民多做工作。
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的高风亮节和忘我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重和怀念。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