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程大利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气韵,中国,国务院程大利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向新聘任的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颁发聘书,并同全体参事、馆员座谈。温家宝指出,政府参事室不仅具有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的决策咨询职责,而且具有对政府工作提出批评意见的民主监督职能,希望把政府参事室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政府咨询机构。2009年11月13日上午9时,聘书颁发仪式在中南海紫光阁举行。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宣读国务院聘任通知。在热烈的掌声中,温家宝向新聘任的国务院参事刘彭芝、刘燕华、张抗抗、夏斌、许琳、马力和新聘任的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陈祖武、尼玛泽仁、赵德润、程大利颁发聘书。
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或许并不缺少知识与图像,我们缺少的是某种规则和对这种规则的坚守。程大利是个画家,但在我眼里,他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他能画画,或者他能画出一手好画。坚守自己的信仰并且将这种信仰加以阐述、传播,这是他高于现时代许多画家的地方。所以,画家程大利首先是位学者--一位勇于承担且完全胜任这份社会责任、始终将人文关怀放在首位的当代知识分子。
美术成果
《师心居笔谭》一书正是程大利以画家和编辑的双重身份潜心研究中国美术史的成果与佐证。这部35万字的论著为作者近年文章汇编,书中附有近百幅中国书画名作,图文并茂,印证着程大利的许多精辟见解,尤其对中国笔墨文化的阐述有许多新的认识,也是程大利数十年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
启蒙在许多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艺术实践者那里,是一个颇为"遥远"的名词。然而,对于今天中国的文化艺术界而言,它却是一项迫切得无法再迫切的工作。因为我们正落在一个文化的浮萍上:身后,通向"传统"大陆的路早已断裂;眼前,商业大潮波涛汹涌,一浪高过一浪。当50多年前传统的价值体系随着厚实的城墙一同被拆解后,中国人的灵魂似乎无处着落了,盲目得像飞蛾,哪里光亮、新奇、炫目便往哪里扑。因此,对于今天的中国艺术界而言,启蒙便像"布道"一般必要了。
程大利的书斋取名"师心居",此名与唐人张�b之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看似相悖,实则一致。造化乃是外在之物,画家目击造化,心有所动,于是外在之景便成为心中之像。故而,画家之"师造化"与"师心灵"根本就是一回事。《师心居笔谭》作为程大利的"布道"之作,它的出版对重新认识传统,澄清对中国传统艺术认识论的误区将有重要意义。
山水解读
程大利的山水,突出的感觉是浑厚、苍茫而抒情,有"沉逸"之气。他懂得古人说的"山水忌纤巧"的道理,他偏爱写祖国山水的宏伟、壮阔,画得沉着、流畅,颇有整体气势,反映了他性格中豪爽的一面。但在处理细部如山石、树木和流水时,又不失细致、"温情",耐心地用笔墨积成,耐人细细咀嚼与回味。这或许是他性格中柔和、儒雅一面的自然流露。程大利出生在地处大江南北分野的古城徐州,从小受到北方和南方文化的陶冶,他身上很自然地兼有北人的豪迈和南人的灵秀。这一特点也见于他的水墨语言,他作画时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用笔苍劲而灵动。他审慎而放松地用笔线、笔触,顺笔、逆笔,中锋、侧锋,拖拉摁捺,点擦皴染,自由驰骋,不求笔到,而求意到。墨色由浅入深,有时精心层层积染,有时及时捕捉和留住偶然得来的墨色效果。在写与染的关系上,写不到时,他力求"染"到。总之,他充分运用他掌握的辩证原理,处理水墨中最重要的浓淡虚实、刚柔轻重的课题。
在整体风格上,程大利先生保持他特有风格的同时,一直都在变化,但却与董其昌所崇尚的
程大利画作(40张)
淡、柔、逸,殊有异趣,似乎是与南宗的美学追求有某种奕合。山水画重气韵,气韵之气的本来意义是指骨气之气,能体现出一种宽厚博大而又刚正中直的静态之美。宗炳认为:道映于物,需要贤者静气、净心去体味。山水之形象中蕴含着道、体现着道。大利先生悟此颇深,从用笔入手,笔皆中锋,直如棉里裹铁、又如折钗股,浑厚而丰盈。正是这种笔法,产生了一种朴白浑厚的韵致。
董其昌强调了郭若虚的“气韵不可学”的观点。气韵者,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亦有发于意者。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中云:“天下之物本气所积而成。”故方熏说:“气韵生动,须将生动二字省悟, 能会生动, 则气韵自在。”程大利先生的笔墨“能会生动”,故能得此自在。大利先生没有流派意识,更不自我标榜宗法某家,他的作品有效地结合南北之长,能真正领悟董其昌所说的“两家法门如鸟双翼”,所有优秀的东西,他都会下功夫研究的。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