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周琪(国际关系专家)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美国,万字,中国周琪(国际关系专家)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美]威廉・帕. 克拉默:《理念与公正》(合译),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2万字。
7.《布莱克维尔百科全书・政治学卷》(合译),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5万字。
8. [美]詹姆斯・A.古尔德、文森特・V. 瑟斯比:《现代政治思想》(合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其中4.1万字。
译文(共12篇)
1.傅利民(Charles Freeman):《对中美关系的展望》,载《美国研究》2009年第1期。(与李��合译)。6000字
2.《萨谬尔・亨廷顿9・11之后谈文明的冲突》:哈佛燕京学社主编:《全球化与文明对话》,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125页,8000字
3.弗朗西斯・福山《布什主义影响下的美国外交政策》,载《美国研究》2008年第1期,5000字
4.彼得・海斯・格里斯等:《政治取向与美国对华政策》(合译),载《美国研究》2008年第3期。2万字
5.《计算机模拟与联合国投票预测》,载《国外政治学》,1986年第4期。8000字
6.《政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发展》,载《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译丛》,1984年第9期。3000字
7.《西方哲学中的人道主义》,载《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译丛》,1983年第5期。6000字
8.《异化对未来》,载《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译丛》,1983年第9期。6000字
9.《“大陆”哲学中的人道主义》,载《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译丛》,1983年第9期。3000字
10.《充分利用我们的文化遗产》,载《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译丛》,1983年第7期。6000字
11.《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对理论和实践》,载《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译丛》,1984年第4期。6000字
12.《对外政策行为对心理学基础》,载《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译丛》,1984年第12期。6000字
13.《时间的哲学概念》,载《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译丛》,1985年第6期。6000字
其他作品
在其他各类杂志上发表了100多篇书评、专栏文章、时评及考察报告等各类文章,以下为部分。
《希拉里访华谈“绿色”奠定战略关系新基础》,载《法制日报》,2009年2月20日,第9页。
《美国贸易政策将发生变化吗?》,载《国际贸易论坛》,2009年春季号,第41-44页。
《危机正在改变美国的经济地理》,载《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5月6日,第A13页。
《中国外交改变了中国的国际形象》,载《外交评论》,2009年第期,第13-17页。5000字
《亨廷顿与福山的分歧:文化与国际政治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8月13日。5000字
《中美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面临历史新机遇》,载《中国石油经济》,2009年第7期。3500字
《萨缪尔・亨廷顿的去世》,载《财经》杂志,2009年1月25日。2000字
“New Approach Expected to Benefit Everybody,” China Daily, May 11-17, 2009, p. 2.
《气候变化 奥巴马要玩儿真的》,载《环球时报》,2009年4月20日。3000字。
《新泽西敲响警钟》,载《人民日报》2009年8月6日13版。2000字。
《危机正在改变美国的经济地理》,载《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5月6日。3500字
《奥巴马的能源政策》,载《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6月23日,第A13页。3500字
《从历史中概括中的新观点――评<美国革命的激进主义>》,(书评)载《美国研究》1998年第3期,6000字。
《观察美国中期选举有感》,载《世界知识》1995年第1期,4500字。
《“拯救加州”还是“毁灭加州”�D�D围绕美国加州187法案展开对争论》,载《世界知识》1995年第3期,3500字。
《冷战后的中美关系现状�D�D共同利益与争执》,载《东方》1995年第6期,8000字。
《移民与反移民:当今世界新的冲突热点》,载《东方》1996年第1期,8000字。
《美国移民:老话题,新争论》,载《世界知识》1996年第22期(11月16日),4500字。
《中美关系走势预测》,载《大地》1997年第3期,6000字。
“China and the Global Powers,” China Currents, Volume 8 Number 1, January-March 1997 (A Philippine Quarterly on China Concerns).
《走向21世纪对中美关系》,载《中外管理导报》1997年第3期,4500字。
《王侯将相宁有“种”�D�D美国的家族现象》,载《世界知识》1998年第5期(3月1日),4500字。
《两代布什有多像?》,载《中国新闻周刊》2001年第1期,4500字。
《里根的政治遗产》,载《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21期(6月14日),4500字。
《布什第二任期能否带来美国保护主义新政》,载《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5期(1月31日),4500字。
《福山对“布什主义”及其“新保守主义”理念的抨击》,载《院报》2006年3月,3500字。
《意识形态与美国的外交政策》,载《中国社科院院报》,2006年8月22日,3500字。
《西方政治腐败理论提供的一些启示》,载《民主与科学》杂志2006年2期,5500字。
《“新保”衰落,“布什主义”落困》,载《世界知识》,2007年第2期(1月16日),5500字。
《全球化下的中美关系》,载《观察与思考》,2007年第10期,2200字。
《美国贸易政策中的政治》,载《世界知识》2008年第17期,4500字。
《美国经济的近期演变》,载《华夏时报》,2008年5月17-23日,4000字。
《美国新总统的外交及对华政策展望》,载《中国评论》,2008年 12月号,6000字。
《美国的对日政策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载中共中央党校《学习与思考》,2008年第12期,5000字。
《中国人为什么对主权如此敏感》,载《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40期(11月1日)。
《亨廷顿VS福山,民主化是否是西方化》,载《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15期(4月25日)。
《从美国的历史来解读“先发制人”》,载《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26期(7月18日)。
《布什坚持单边主义的背后信念》,载《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29期(8月8日)。
《美国会放弃意识形态的斗争吗?》,载《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36期(9月26日)。
《如何解读美国“矛盾”的对华政策》,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1期(1月2日)。
《美国外交的内部制衡》,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10期(3月20日)。
《福山对“布什主义”的深刻反思》,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13期(4月10日)。
《美国人怎样反腐败》,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17期(5月15日)。
《从解决“利益冲突”着手反腐败》,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20期(6月5日)。
《美向朝、伊兜售“利比亚模式”》,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22期(6月19日)。
《美学者研究中国的方法正在改变》,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26期(7月17日)。
《美国的困惑:对外援助有效吗?》,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31期(8月21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