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覃应机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广西,东兰县,壮族覃应机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覃应机(1915-1992),壮族,广西东兰人。1929年春参加革命工作,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长期在广西担任领导工作,曾任桂西壮族自治州州长、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主席。世有现代“壮王”尊称。
,
基本资料
中文名: 覃应机
别名: 谭应机
国籍: 中国
出生地:广西东兰
出生日期:1915年11月
逝世日期:1992年12月8日
职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信仰:中国共产党
代表作品:《硝烟岁月――覃应机回忆录》
生平概况
覃应机于1915年生于东兰县三石镇纳合村一个壮族贫苦农民家庭。纳合村与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巴马瑶族自治县接壤。他10岁即参加劳动“童子团”,经常为韦拔群领导的东凤农民自卫军送情报和参加抗敌斗争。1929年10月,参加韦拔群指挥的农军攻打东兰县城的战斗,随后参加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同志领导的百色起义。同年冬,作为三石区(现称三石镇)劳动童子团团长被“三石区农会”保送进入韦拔群在“东兰县劳动小学”开办的“青年训练班”学习,受到韦拔群的亲自教诲。在学期间加入共青团,毕业后加入红七军第二纵队。1930年11月红七军在河池整编后,随红七军北上进入中央苏区,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七军五十五团二连班长、排长、青年干事,五十六团团青年干事、连长,红一军团保卫部巡视组组长、二科科长。参加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外勤情报组组长,八路军总部参谋、侦察队队长、代科长,晋中游击支队政治教导员,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学员、二分队分队长,太行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公安处副处长,晋冀鲁豫边区公安总局秘书主任,冀南公安局副局长,冀鲁豫公安局副局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南公安局局长,冀南区党委社会部部长兼公安局局长,河北省公安厅厅长、中共河北省委社会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广西省委社会部部长、广西省公安厅厅长、广西省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南宁警备区司令部副司令员、广西边防局局长、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处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委书记处书记、广西省政法委员会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任。曾兼任广西省桂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中共广西省桂西壮族自治州委书记、桂西壮族自治州州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主任、自治区编制委员会主任、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主任、自治区工业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桂西壮文学校校长、广西民族学院院长、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
覃应机(1949年10月-1953年7月)任广西公安厅厅长、广西分院院长、广西大学校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届至第五届的政协委员、第一届至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第二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五届政协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八、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三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2年12月8日在南宁逝世,享年78岁。东兰人民引以为自豪的一句话是“东兰人主政广西三十年。”说这句话的人并非东兰人,往往带有官腔,语气里带有敬佩和恭维的成分,虽然有点言过其实,但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所依据,这就是出生于东兰县三石镇的韦国清、覃应机两位故人确实都坐过广西党政部门的第一把交椅。韦国清从1955年任广西省省长和1958年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及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开始执政广西长达十几年,至到60年末离开广西调到中央工作;而覃应机自1949年出任广西公安厅首任厅长直到他去世,在广西从政达四十年之久,担任过许多部门的领导职务,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广西各族人民的经济和文教事业鞠躬尽瘁,加之他为人仁厚大度,颇有王者遗风,故被人敬称为现代“壮王”。
军旅传奇
概述
覃应机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长期军旅生涯中,机智勇敢,善于动脑筋出色地完成任务。在二十多年的战火纷飞硝烟岁月中,他多次执行上级交给的侦察兵、尖刀兵、敢死队、突击队等任务,谱写了许多引人入胜的军旅传奇故事,在军队和民间广泛流传。
激战鹰阳关
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等率领红七军队伍于1930年11月10日从河池出发,计划北上与中央红军汇合,两个多月时间,在湘桂边界迂回前进,受到敌人重重打击,几次进出广西,1931年1月14日傍晚从湖南江华拆返广西桂岭。到达桂岭时,红军队伍从原来的7000多人剩下3500多人。红七军在桂岭进行了著名的桂岭整编。同年1月17日夜,邓小平领导的红七军作为战略转移的五十五团、五十八团的部队经广西进入连山境内鹰阳关时,曾与广东连山军团发生激战,覃应机参加了这次战斗。随后,红七军在鹰扬关埋藏了一批不便携带的山炮和步枪。1971年,覃应机专程到鹰阳关寻觅这批革命文物,未果。1992年,覃应机应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之邀,参加了自治县成立三十周年庆典,随后三到鹰阳关,写下了“红七军路过此关”题词。同时,县旅游局石刻了介绍覃应机三到鹰阳关的纪念碑。
土话传心声
1934年10月,红七军从广西的资源县到达贵州的黎平县。在漫长的行军途中,没发现一个人,到处是荒凉破败的景象,没有老百姓,这给红军在掌握信息、补充给养和制定行军路线等方面带来诸多不便。因而联络当地百姓,成为当时部队的首要任务。覃应机当时在补充师侦察连工作,上级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三军团保卫局局长罗瑞卿点名将他调回三军团保卫局当主任科员。覃应机报到后,马上执行任务,带领一队保卫局战士跑到城郊山头上,拿起广播筒登高喊话。可是喊了老半天,竹篮打水一场空,没有一个老百姓出来。害怕兵勇是老百姓的共同心理。怎样消除这个误会呢?覃应机想:这里的土语与我家乡相同,我何不说土话,估计会打动他们的心。于是.覃应机叫来几位老乡一起到城郊走村串寨。一路上,他们用土话故意大声说道:“灭们介切,国民党介兵尼牙卦谷王.许布邦魂品了王,红军腾统否敢斗冷!”(他娘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如狼似虎,老百姓被吓得魂飞魄散了,连红军都不敢接见了!)话音刚落,立即有一个壮年人从路边的一块大石头后而探出头来.用土话问道:“组特价麻云?兰育其而?”(你们是什么人?家住何方?)覃应机当即回答:“土特红军,兰育广西。”听到覃应机这口标准的土话,那壮年男子犹如见到亲家一般,高兴地跳出来说:“王,王兰勇肃。”(走,回家煮饭。)覃应机说:“土红军云来,冬八顶累嘛?”(我们红军人多,光你一家接待得了吗?)只见那壮年人从腰问拔出弓箭,从身跳上大石头,对着树边的大树一箭射去,一根树枝应声掉下地来。刹时间,从山谷中、树林里和岩洞中走出不少群众来,那位壮年人得意洋洋地拉着覃应机的手对大家说:“云娄累,老聂老嘛!”(都是自己人,怕什么!)当天晚上,红军在黎平县城郊举行了军民联欢会。在晚会上,军民欢谈时的土话,都是靠覃应机翻译的,大家感到十分高兴,都夸覃应机能干,罗瑞卿也赞许道:“小覃不愧是个好侦察员。
上一篇:侯怡君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