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李德生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周恩来,同志,工作李德生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李德生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贺国强、周? 永康等同志,前往医院看望或通过各种形式对李德生同志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14日上午,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庄严肃穆,哀乐低回。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沉痛悼念李德生同志”,横幅下方是李德生同志的遗像。李德生同志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10时许,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贺国强、周? 永康、王乐泉、王兆国、王岐山、回良玉、刘淇、刘云山、刘延东、李源潮、张德江、李瑞环、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罗干、何勇、令计划、华建敏、陈至立、梁光烈、马凯、陈奎元、钱运录和迟浩田、张万年、李铁映、蒋正华、顾秀莲、热地、肖扬、杨汝岱、宋健、钱正英、李贵鲜、徐匡迪,中央军委委员陈炳德、李继耐、廖锡龙、常万全、靖志远、吴胜利、许其亮,以及傅全有、于永波、王克、王瑞林、乔清晨等,在哀乐声中缓步来到李德生同志的遗体前肃立默哀,向李德生同志的遗体三鞠躬,并与亲属一一握手,表示慰问。
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解放军四总部及驻京各大单位和武警部队负责同志,以及李德生同志的生前友好和家乡的代表也前往送别。
李德生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前往医院看望或以各种形式向其亲属表示慰问的还有:王刚、汪洋、张高丽、俞正声、徐才厚、薄熙来、李鹏、万里、乔石、朱�基、宋平、尉健行、王沪宁、路甬祥、乌云其木格、韩启德、周铁农、李建国、司马义・铁力瓦尔地、蒋树声、陈昌智、严隽琪、桑国卫、孟建柱、戴秉国、王胜俊、曹建明、廖晖、杜青林、帕巴拉・格列朗杰、马万祺、白立忱、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黄孟复、董建华、张梅颖、张榕明、孙家正、李金华、郑万通、邓朴方、万钢、林文漪、厉无畏、罗富和、陈宗兴、王志珍、何厚铧和张劲夫、郑天翔、刘复之、杨白冰、丁关根、田纪云、姜春云、钱其琛、吴仪、曹刚川、曾培炎、王汉斌、张震、倪志福、王丙乾、邹家华、王光英、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彭佩云、周光召、曹志、司马义・艾买提、何鲁丽、丁石孙、成思危、许嘉璐、盛华仁、唐家璇、韩杼滨、贾春旺、叶选平、任建新、孙孚凌、万国权、胡启立、陈锦华、赵南起、毛致用、王文元、王忠禹、张思卿、丁光训、罗豪才、张克辉、郝建秀、张怀西、李蒙、邓力群。
相关故事
1972年,中央请新疆党政军领导干部到北京开会。会议的目的是清查“借用力量”问题,帮助新疆主要领导认识错误。没想到,会议后期江青插了一手,新疆主要领导顶抗她毫无道理的指责。江青发火,说他们态度不好,拒不认错。会议形势急转直下,传到新疆,派性大作,局势出现反复。1972年底,毛泽东、周恩来派李德生到新疆。毛泽东让李德生查清新疆有些什么阴谋活动。李德生去后,经过一年时间,基本查清,有的同志犯错误,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但李德生认为,处理这个问题上有“左”的倾向,不仅对犯错误干部揪住不放,而且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当地批林整风有个流行语:上挂下联不绕中间。此外,还有派性没有解除以及经济工作没有提到应有位置的问题。李德生在座谈会上谈了自己的意见,回到北京后他对新疆为什么会成为“借用力量”,以及新疆形势、干部群众思想状况与解决办法,向毛泽东写了报告,得到毛泽东的肯定。
1972年底,毛泽东借张春桥等人之口,提出林彪路线的实质不是极左,而是极右。
1973年春,毛泽东提出提前召开党的十大。政治局讨论候选人,由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任副主席。毛泽东说:是否还增加一个啊,当前有老的、有青的,还应当有一个中年同志,建议从军队里找。当时政治局委员中符合这个条件的不多,后来,周恩来建议,由李德生任副主席,大家都同意。李德生说自己不适宜,提议李先念作党的副主席。李先念小声说,主席已经表过态了,你不要再说了。李德生就这样当上了党中央副主席。
1973年3月18日至5月18日,空军党委召开四届五次扩大会议,会议由周恩来、叶剑英领导和掌握。毛泽东也非常重视,政治局开会时,经常询问李德生空军开会的情况。会后对空军党委进行了改组。
1973年6月至7月,总后在李先念、余秋里主持下,揭发批判林彪、邱会作等人。
海军党委扩大会议由张春桥分管,开了四个月,还没有结束。总政工作组到了海军,被张春桥训斥走了。张春桥坚持批判海军司令员萧劲光,指责海军党委否定“文化大革命”,又延长了三个月。海军党委扩大会议先后开了两个年头,跨了四个季度,还不能收场。直到毛泽东出面,张春桥才不得不有所收敛。
李德生回忆:几个兵种的会议,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复杂情况。这是由于领导班子几经反复,时而这一些同志被认为有了问题或犯了错误,成了批斗对象;时而另一些同志又被认为有了问题或犯了错误,也成为批斗对象,反复“烙烧饼”,互相结怨记仇。再加上派性的干扰……有的同志对别人的问题,抓住不放,甚至无限上纲……
1973年5月,总政副主任田维新与派到各兵种的工作组分析研究,向叶剑英写了报告。叶剑英认为符合实际,将报告印送中央政治局,并决定军委办公会议,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集体听取汇报,逐个加以解决。
1973年,毛泽东几次谈到批林批孔,虽然政治局并没有讨论,但两报一刊陆续登出批林批孔的文章。10月,江青在清华、北大发动“反击右倾回潮运动”,拉开批林批孔的序幕。
1974年1月12日,王洪文、江青将从毛家湾搜集的孔子言论,编成《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送毛泽东,要求转发,在全国开展批林批孔运动。毛泽东批示同意,作为1974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下发。下发前,江青以个人名义向海军、空军等部队送材料。
李德生觉得批林批孔不能搞乱军队,军队首先是稳定然后才是参与。总政领导班子集体作出决定,部队报刊在批林批孔上要和中央保持一致,要按照中央两报一刊的提法。江青认为这是在唱对台戏,不批孔也是不批林,李德生反对批林批孔是不是上了林彪的贼船,他和林彪是一条路上的人!
1974年3月5日,江青、张春桥等人召集几个文艺单位开会,提出“放火烧荒”,提出要整顿军队。总政、八一厂等单位在同一天出现同样的大字报,李德生成了“大军阀”,是林彪集团的人,要揪李德生回北京批斗。因叶剑英抵制,才没有成行。而《解放军报》不能再编发稿子,被变相停刊近半年……
1976年12月,邓小平说:李德生同志一身清,在“四人帮”问题上没有牵扯。
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发出文件,为李德生平反,说对李德生同志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一律予以推倒;家属子女受到株连的,要做好善后工作,消除影响。
上一篇:潘少平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