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陈群(教授)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清华大学,理论,清华陈群(教授)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陈群,男,江苏省建湖县人。
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2年入选清华大学基础研究青年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
,人物经历
2015年12月~至今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 工程热物理所 教授。
2015年1月~2015年2月 日本福冈大学工学院 访问教授。
2013年9月~至今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 工程热物理所 博士生导师。
2012年12月~2015年12月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 工程热物理所 副教授。
2008年7月~2012年12月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 工程热物理所 助理研究员。
2009年5月~2010年8月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访问学者。
2010年~至今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分会秘书。
2003年9月~2008年7月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攻读博士,获博士学位。
1999年9月~2003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攻读本科,获工学学位。
研究方向
热质新理论及能源的高效利用;复杂能源系统的节能优化;多相材料内部热质耦合传递过程;空气处理系统优化及材料设计。电-热综合能源系统节能优化理论与技术;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的理论与技术;传热传质优化理论及技术;极端条件下的热防护原理与技术;室内(半)可挥发性污染物的扩散规律及高效治理技术。
主要贡献
主持科研项目
对流传热/传质及其耦合过程的不可逆性和优化理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传递过程中的“势能”:一类新的能量形式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XXXX 一体化仿真算法研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燃气热电联产机组发电-供热过程的统一建模与运行调度技术研究(中电国际科技项目)靶体系统冷却及机械结构的优化和强度校核计算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国家重大专项“中国散裂中子源”)空气热湿耦合处理过程的不可逆性及其优化理论 (中国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换热器内流体分配器及分配管网的结构优化理论 (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非稳态导热过程的不可逆性及其优化 (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项目)终端光学组件气流控制及温度控制的方案设计 (横向合作项目,863协作项目)Survey Research on Renewable Energy Utilization System in Residential Buildings (国际合作项目)主要参与项目
1. 换热设备的场协同分析与应用 (973项目)
2. 热的质量特性与热过程优化新理论及其应用(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
3. 室内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中的关键工程热物理问题研究 (中国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 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基础研究子课题“蓄能/释能过程与主动蓄能”(科技部973项目)
主要书籍作品
参与撰写《对流传热优化的场协同理论》(李志信,过增元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一书的第八章“对流传质过程的场协同理论及其应用”。
荣誉记录
2015年,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理工科组一等奖。2015年,ELSEVIER 2015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2014年,ELSEVIER 201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2012年: 清华大学优秀班主任二等奖。2011年: 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2010年: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8年: 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