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杜荀鹤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的人,诗人,时世杜荀鹤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杜荀鹤 - 诗风特点
一、诗人的本性,天然好赋吟,作中多有如此之自咏: “无人开口不言利,只我白头空爱吟。”(《山居自遣》) “苦吟只天性,直道世将非。”(《寄从叔》) “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郊居即事投李给事》) “不是营生拙,都缘觅句忙。”(《山中寄友人》) “自小僻于诗,篇篇恨不奇。苦吟无暇日,华发有多时。”(《投李大夫》) “多惭到处有诗名,转觉吟诗僻性成。”(《叙吟》)
二、多题赠僧侣寺院隐居山士之作。对佛门有一定的领悟和向往。
三、句作中不刻意规避重字。“满酌劝君酒,劝君君莫辞。”(《送人游江南》)“今日偶题题似着,不知题后更谁题。”(《题瓦棺寺真上人院矮桧》)“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投长沙裴侍郎》)“朝喜花艳春,暮悲花委尘。不悲花落早,悲妾似花身。”(《春闺怨》)
四、一生苦贫而励志好学。“贫”慨多见诗中。“昼短夜长须强学,学成贫亦胜他贫。”
五、综观其诗,成就一般,因其守贫乐道,亦得诗之真趣。虽亦不免干禄戚怀之忧,但也是人之常情。
诗题材可分三类,风格也因类而别。数量甚多的描写山林隐居生活的五律追求枯寂静冷的境界,与晚唐贾岛派风格相近。艳情诗近艳丽的温(庭筠)李(商隐)派诗人韩�;代表作《春宫怨》以宫女身世象征怀才不遇,有宫词为唐第一之誉,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颇有名,时称杜诗三百首,尽在一联中。奠杜荀鹤文学史地位的是他反映现实、同情下层人民疾苦的诗作。《时世行》二首(《山中寡妇》、《乱后逢林叟》),《题所居村舍》写战乱造成的农村萧条凋敝;《再经胡城县》声讨杀人升官的官吏;《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指斥藩镇乘乱拥兵的野心;《蚕妇》、《田翁》揭露繁重赋役带给人民的灾难;《雪》暴露不平的阶级对立,都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晚唐乱世社会现实的本质。这类诗用短篇近体浓缩对现实的忧患不平和对人民苦难的深深同情,擅用对比,语言清新通俗而爽健有力,继承白居易等新乐府诗传统而有创造发展。严羽《沧浪诗话》列杜荀鹤体。今存《唐风集》3卷,是诗人自编诗集,收诗300多首,均律诗绝句。
杜荀鹤 - 佛诗与佛理
杜荀鹤诗多有与寺僧赠题之作,一些可以看出当时佛教的情势,如: 空闲二公递以禅律相鄙因而解之 一教谁云辟二途,律禅禅律智归愚。 念珠在手隳禅衲,禅衲披肩坏念珠。 象外空分空外象,无中有作有中无。 有无无有师穷取,山到平来海亦枯。
诗的大意是说空有本一,说空即有,说有本空,二师于空有、有无之争辩,待到海枯石烂也不会有结果,也是毫无意义的。
“禅律相鄙”,实即是禅教相争。自唐代教外别传(于传统佛陀传统言教外另外单独传出的心地法门,故曰教外别传)之禅宗兴起,提揭“即心即佛”,“不立一法,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后,与需三大阿僧祗劫才能修行成佛的教下各派自然引起教内部争论。其实,禅宗不重教理的理解,所谓“解门开时悟门塞”,以妙悟苦参实修为宗旨,故称为顿悟实修派,教下重在理解了教理之后,依解起行,循阶渐进,以渐修渐悟为实,是为教理派。其实二派的目的地都是一样的,只是因于修行人根器之异,迟速有所不同而已。宗门有言:宗通则教通,宗通之后,没有教理不通的;但反过来说,通教者不一定通宗,甚至可能成为通宗的障碍,因为一切教理,在禅宗看来,皆为“戏论”,“金沙虽贵,在眼为翳”,故在判教上,禅宗是在众教之首的,因为它代表的是佛心,教下各派代表的是佛言,二者实质上是一致的。
杜诗中有首《题江寺禅和》的七律,首四句也道出了晚唐时期禅宗发展的一些迹象:江寺禅和似悟禅,坏衣芒履住茅轩。懒求施主修真像,翻说经文是妄言。
所谓凡圣同居,鱼龙混集,金沙俱下,禅宗发展到后期,已经出现许多空浮的败迹。宗、教皆是佛陀一身传出,岂有二致,如果“翻说经文是妄言”,那说明这些禅和不但没有“似悟禅”,而是在败坏佛教罢了,所谓“狮子身中虫,自食身中肉”,就是这个道理了。
杜荀鹤 - 苦求为官
朱温本名朱全忠,当初是黄巢手下大将,后投降朝廷,官至凤翔、静难、武定、昭武四镇节度使,后称帝。他专横霸道,杀人不眨眼,是有名的屠夫皇帝。人们把他比作老虎,他身边的人如果稍微违背了他的意愿,朱温立马就杀了他们。据说他手下的官吏每天当值的时候,要先与家人辞行,作好死的准备,晚上回家后全家相贺又活了一天。他手下的宾客们也是在这种不寒而栗的日子里煎熬。
杜荀鹤游大梁(今河南开封),献《时世行》10首于朱温,希望他省徭役,薄赋敛,不合温意。他旅寄僧寺中,朱温部下敬翔,劝说他“稍削古风,即可进身”,因此杜荀鹤上《颂德诗》三十首取悦于温(《鉴诫录》)。张齐贤是宋真宗时中书门下平章(即宰相),他在《洛阳缙绅旧闻记》中写道:杜荀鹤把自己写的颂扬诗托人转投给他,表达了想见他一面的想法。相关的官员把这事转达给他,朱温好象没有听到一样,就这样杜荀鹤在大梁住了几个月,进退两难。
原来,只要有人求见朱温,如果已经通报过姓名,而没有见过的,要是有一天朱温想见这个人,而他不在的话就会追究相关官员的责任,有时还会丢了脑袋。所以这些来求见的人,即便过了半年半年没有得到接见,也不能走。有的宾客困在客舍中,无钱无衣,饥寒交迫,负责的人也要留住他不让他走,不然的话,他们就会得罪的。所以杜荀鹤每天都要到接见宾客的地方,等着朱温的接见。
一天清早,朱温在屋里问:“杜荀鹤在那里?”左右回答:“在客舍里。”左右立即派人找杜荀鹤来,杜荀鹤疾驰如飞赶到。还没有见到朱温,这时突然来了一批人,朱温就见他们一直到中午,朱温归家。杜荀鹤对那些官员们说:“我饥饿得很厉害,想回去。”那些人为他摆食,说:“大爷,您给我们留条命吧!如果大王出来要见你,再说你又回去了,我们求死都来不及了!”。
还没到晚上,朱温果然出来了。坐在那里叫手下的人取骰子来。拿来以后,就在那里掷好象在卜什么。好象不开心的样子,一会儿很生气多次向手下的人看。手下的人恐怖极了,大气也不敢出,好像马上就要赴汤蹈火一样。一会儿他拿着骰子叫着:“杜荀鹤!”掷下去,六个都是红色的。他大声喊道:“苦命的秀才!”
杜荀鹤进来以后,朱温招手叫他靠近,杜荀鹤马上跑到台阶下要行礼。朱温说:“秀才可以不行礼。”杜荀鹤连声喏喏,因恐惧而汗如雨下,再三再四地拜谢,就面色惨然坐下,浑身发抖,神不附体。朱温慢慢说:“我听说秀才很久了。”杜荀鹤听到这话后,又想下台阶拜谢,朱温说:“不用了。”于是再拜后坐下。这时朱温看着左右说:“好象下雨了?”就抬抬手,示意立在旁边的人去看,外面果然下雨了。朱温仰头看天,此时天无片云,只是雨点很大,打在窗檐上发出很大的声音,他自已站起来,对着窗外雨看了很久,又坐下对杜荀鹤说:“秀才你曾经见过无云雨了吗?”杜荀鹤说:没有见过。朱温笑着说:“这就是所谓无云而雨,叫做天哭。不知是什么征兆?”又大笑,左右的人顿时大惊失色,汗如雨下。
上一篇:辜振甫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