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王小慧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慕尼黑,上海,德国王小慧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王小慧 - 荣誉
2005年 被德国自由摄影家联盟(BFF)授予荣誉会员称号并获“卓越摄影家”大奖。2006年 被香港《凤凰生活》杂志评为“影响世界未来华人榜”的50 位人物之一。2007年 德国政府嘉奖她为德中文化交流做出的杰出贡献授予她“德中友谊奖”,荣获SMG的“年度国际摄影家奖”。2008年 获中国“年度艺术家奖”和“圣莫里茨艺术节”的“国际明星艺术家奖”。
2010年12月4日,获得2010中国能量女性榜最具艺术影响力能量女性。
王小慧 - 慈善感言
我们每个人都问自己为社会做了点什么,我们这个世界会更美好。 “假如上帝只允许我带走两样东西,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日记本和照相机。”王小慧 - 人物经历
王小慧人生的第一次转折出现在1977年,在同时伸出橄榄枝的清华、同济和天津大学中她挑选了同济里与艺术有关的建筑学专业。母校里有座别致的小红楼,小红楼的地下室是当年摄影小组的基地。小黑屋里走过的时光串起了王小慧的青春岁月。如今,废弃的地下室里遍布着灰尘,这树,这草,这落叶,这石桌石凳,诉说着当年的不羁,也诉说着她和俞霖的相识相知相恋。入校后,用功的王小慧独占几项同学们编出的“同济之最”-“夜车”开得最长、书包背的最大。同级不同班里有一名才华横溢的男同学,他的设计作总被挂进建筑系的陈列橱窗作范例,这个人就是俞霖 - 她用一生都难以忘怀的亲密爱人。大二时,两人同时被学校选拔出来专修一年德语然后出国留学,学一年德语后会通过外语考试只选一人公派著名的维也纳艺术学院学建筑,最后却阴差阳错被一位半路杀出的外语系学生拿走名额,两人都没去成,却成就了建筑系金童玉女的一段完美童话。在中国做了那么多年的乖女儿,听着父母的话,坐着该做的是而不是想做的事。如果说上海成全了她的爱情,那么德国则成全了她的事业。在德国,她逐渐获得了理性和艺术自觉,成长为今天的王小慧。1986年,作为同济大学建筑系的青年教师,王小慧和俞霖一起来到德国做访问学者。期间,俞霖争取到了博士奖学金,而王小慧也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博士入学考试。两人都留在德国开始了求学的日子,可是王小慧并没有安于一边攻读建筑学博士,一边在两所大学任教的生活。她更执着于摄影,并产生了做专职摄影师的念头。“你那么喜欢艺术,就做职业艺术家好了,如果挣不到钱,我来养你。”这是王小慧面临抉择的时候,俞霖对她说的话。正是这样的鼓励和支持,让王小慧决定辞去教职,一心一意地做自己喜欢的事。俞霖教她所有技术方面的问题,帮她摆三脚架,拿镜头,测光,心甘情愿做她的摄影助理,严格的要求和尽责的帮助把王小慧一点点推到喜欢的道路上。然而,缘起缘灭。1991年10月31号德国的圣灵降临节里,一场车祸带走了俞霖,带来王小慧难以承受的痛。那一年她34岁,和心爱的人结婚刚刚5年。 在车祸中受到重创倒卧病床的她苏醒后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相机完成了自拍,拍下自己破碎的脸。她躺在病床上用100个唇印的吻印在宣纸上来表示自己最后的告别,因为整个脸都伤得很重,鼻子是粉碎性骨折,面部还有多处伤痕,所以做100个唇印是很艰难的事。但她一夜没睡觉,断断续续地做,做完时嘴唇已经浮肿,竭尽全力为丈夫做最后的一件事情,几乎用尽自己的生命来表达对他的爱。 她的随身物是日记本和照相机,正是这两样东西,陪伴着王小慧走过了那段最艰苦的岁月。相伴着一边旅行一边拍照的日子,至今仍是王小慧最艰苦但也是最美好温暖的人生记忆。王小慧而立之年时曾在爱丁堡拍下一张照片,照片上错综复杂的轨迹仿佛脚下人生路,条条都在闪光,很难说选哪条更好,生死劫难后王小慧不再犹豫。那次车祸是王小慧人生经历中又一个重大转折点,她明白了必须争分夺秒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可以说在那之后,她的整个人生态度、人生观都改变了,也是让她的艺术进步和飞跃的一个关键点。回顾20年的摄影历程,变化非常大。从“视觉日记”那种完全纪实的、完全自我记录的日记式的拍摄到现在这样先有观念再去拍摄,是很大的变化。王小慧的作品全然不同于中国传统摄影的写实手法,与马蒂斯、塞尚的印象派、后印象派绘画有共通的由印象趋向抽象的倾向,然而镜头下的世界别有一番风韵,人们更能真切品味到含蕴其中的东方女性哀美的诗性情韵。王小慧的摄影艺术可作为当前中西文化交融的世界性文化思潮中的一个范型,一个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功例证。她在摄影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特别是抽象摄影方面甚至可以说是开创了先河。作为女人,她算的上是苦命女子,年轻守寡,她朗读自己的书会潸然泪下。在德国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但绝不是只因为那些曾经发生的悲剧。梵高说,艺术家需要痛苦来滋养,“如果我是一个普通女人,我可能更愿意多要一些幸福,可如果我作为一个艺术家,仅仅有幸福,是不够的”。她对摄影充满激情,工作起来如拼命三郎。经历了生活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她为了艺术继续透支着生命。 王小慧自喻为《小木克奇遇记》里的小木克,这个特别喜欢跑的小男孩得到了一双 “魔鞋”,穿上它可以跑得很快很远,却永不能休止,即使在海边被一堆晾着的渔网挂住无法脱身,摔倒在地的小木克双脚仍在空中蹬个不停。德国杂志上有这样一幅漫画:一个身背行囊和相机的女子四处跑,旁边有许多路牌指向世界各地,她的脑袋是一个大闹钟,旁边的路人在说“那不是小慧吗?”
TAGS: 中国摄影师 人物 同济大学教师 摄影家 摄影师 文化人物 王氏人物 手机浏览本页《王小慧》 上一篇: 维戈・莫腾森 下一篇: 王仲春[摄影师] 名人图文 乔治・罗杰 乔治・罗杰(GeorgeRodger,1908年-1995年7月24日)是一位英国的摄影师,也是马格兰摄影社的创办人之一,出生于英国的柴郡(Cheshire)。他... 邵家业 邵家业,1939年2月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特级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人像摄影学会理事,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文联委员,温州市... 沙飞 (1912―1950)中国摄影家.广东开平人,原名司徒传,笔名眼兵、莫燕等.1930年自广东无线电专门学校毕业后,进汕头无线电台任报务员,业... 汤德胜 汤德胜,1948年生,江苏武进人。艺名武群、易水生。摄影家。 维利・罗尼 维利・罗尼,Willy Ronis,(1910年8月14日-2009年9月12日),出生于法国巴黎,摄影家。1953年和亨利・卡蒂尔-布雷松等五位法兰西摄影师... 王瑶 王瑶,女,汉族,1970年4月生,山东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人,出生于北京市,1992年8月参加工作,199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摄... 名人推荐 刘延超 袁毅平 杨大洲 尤金・阿杰特 刘国光 刘峰 黎明 于越 拉里・克拉克 叶君 路易・达盖尔 杨桦 相关名人 马伟华 帕特里克・扎克曼 乔・罗森塔尔 王庆祥 萧云集 奚志农上一篇:李路(导演)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