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马光泽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人物,演员,台词马光泽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马光泽,汉族,1981年3月11日出生于吉林市,理科出身,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代表作品话剧《骆驼祥子》。他在央视大戏《大宅门》(续)、《大清徽商》中的精彩表演已让观众记住了这个气质和表演大放异彩的年轻演员。《潮起两江》的前期导演苗月与马光泽也是二度合作了,由苗月执导的一部反映80后大学生生存现状的青春励志电视剧《毕业生》中,一向以阳光健康的正面形象示人的马光泽则勇挑反面角色“马敬礼”,这个人物代表了当今一部分80后的心态,很现实,很自我。近期热播剧《新施公案》德南一角走红,赢得众多观众赞誉!在电影《1894甲午大海战》中,饰演的民族英雄刘步蟾一角,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获新人提名!2013新作品电影《错位恋人》在中国*贵州首次上映。,
教育背景
1988年9月―1994年7月吉林市铁路第二小学 任班体育委员
1994年9月―1997年7月吉林市育才中学任班体育委员
1997年9月―2000年7月吉林市铁路第一中学任校体育部长班体育委员2000年9月―2004年7月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班任校文体部长学习委员
2001年组织在京各大艺术院校文艺骨干赴邢台sos村义务慰问演出
2002年组织在京各大艺术院校文艺骨干赴邯郸孤儿院敬老院义务慰问演出
曾获中央戏剧学院校优秀干部,校优秀三好学生
早年经历
马光泽说:走向演员这条路,纯属偶然。马光泽的双亲都是学理科出身,家里没有一人搞艺术。他说,高三那年,爷爷过世了。面对一生平平淡淡的爷爷即将离开人世的那一刹那,马光泽突然有了一种感慨,暗暗下定决心:自己的一生一定要比爷爷过得丰富多彩。高三时期,“中戏”来了一张招生简章,自己才萌生了做演员的想法。离高考还有半年的时间里,家人拗不过马光泽的执着,于是请了专业人员给他辅导了一个月,让马光泽和家人都感到非常意外的是,他就这样轻松地考取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个人表演
马光泽。他在央视大戏《大宅门》(续)、《大清徽商》中的精彩表演已让观众记住了这个气质和表演大放异彩的年轻演员。《潮起两江》的前期导演苗月与马光泽也是二度合作了,由苗月执导的一部反映80后大学生生存现状的青春励志电视剧《毕业生》中,一向以阳光健康的正面形象示人的马光泽则勇挑反面角色“马敬礼”,这个人物代表了当今一部分80后的心态,很现实,很自我。马光泽认为,除了演技的突破,在演绎过程中,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越发清晰。而再度合作,导演对马光泽的灵性大为赏识,就放心地把“水墨”这个跨度近三十年的高难角色交给马光泽,并给了其极大的创作空间。“我经常临场加词加戏。有时候演着演着觉得不过瘾,突然间灵光一闪,就蹦出自己的一些语言,而这些临场的东西又很符合当下的意境,让剧组的所有人都意想不到。在表演过程中我完全可以释放自己,导演想让我水默这个人物色彩鲜明一些,让我放开了演。有时我觉得在表演时自己像一匹战马一样,酣畅淋漓的奔驰。”代理公司:百娱经纪
对人物深刻到位的理解和演绎除了他较高的悟性外,还来自于马光泽在戏外所做的功课。在拍戏之余,从大学时代就显示出剧本创作天赋的马光泽还写了一本50万字的小说,并得到了业内资深专家的鼓励和认可。经常在拍戏过程中,马光泽就被导演授予“表演”之外的重任――改剧本。马光泽认为,随着戏龄的增长,男演员拼的就是文化底蕴
个人生活
衣着风格:西服
休闲娱乐:健身、听歌、品茶,写作
喜欢的车:英菲尼迪
喜欢的季节:春、秋
喜欢的天气:晴天
座右铭:舍小我,付大爱,温暖人间!
喜欢的事:创作
喜欢花卉:蓝色妖姬
喜欢运动:跑步
喜欢食物:素食
喜欢动物:袖狗
喜欢颜色:白色、
喜欢歌手:谭晶
喜欢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喜欢导演:冯小宁,郭宝昌
喜欢生活方式:无正常作息,特别苛求自己,对工作刻苦认真,对创作一丝不苟
心情与谁分享:最爱他的人
满意身体部位:心灵
最伤心的事:辛苦创作的作品观众不喜欢
喜欢男演员:欧阳奋强
喜欢女生类型:彼此互相信任,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演艺经历
谈起《大宅门》这部电视剧,马光泽说:这部戏是他拍摄的第一部电视剧。郭导选中马光泽扮演李天意,沾了一个连相的光。宝爷和夫人柳格格等人在宾馆里会见马光泽那一天,宝爷与马光泽真是一见如故。郭夫人脱口说出:这孩子与宝爷年轻时的照片挺像的。做过比较之后,宝爷表示:马光泽比自己当年个头高些、长相也更英俊些。临走时,宝爷有意用手捏了一下马光泽的手,还很会心地笑了一下。马光泽那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在宝爷的会意下,充满了被选中的希望。
毕业前我又硬着头皮拍了几部电视剧,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会背词的机器,会说话的挂历。整个人的表演僵硬做作,最悲哀的是我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虽然当时片约很多,但我已经不敢再拍戏了。毕业后我喜欢上了写作,每一年只拍一部戏,能够养活自己就好,沉寂了两年,看了一些书。一切都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
就在我一个人苦苦挣扎,默默探索到底什么是表演真谛时。我又一次鼓足了勇气,尝试着接拍了一部电视剧,《一切为了爱》。我忍气吞声看完了剧本,制片问我剧本怎么样?我竟然年少轻狂,直言不讳,“编剧应该是一个中年妇女,她把男人骂的体无完肤,并且这个现代戏的剧本是从年代戏的剧本改编过来的。”
拍那部戏,是我第一次和香港导演合作,他对剧本的修改程度可谓是大刀阔斧。他与我聊完剧本之后,很是信任我,竟然让我提出修改意见,并且允许我修改台词。这种特权让我难以置信,我小试牛刀,只是谨慎地把自己的台词酌情改的生活化了一些。我发现那部戏,我竟然演的如此生动自然,我的台词得到了解放。
之后两年,我接拍了几部现代戏。导演竟然都允许和鼓励我修改台词,我那时自认为是因为我沉淀过两年,写了一部50万字的小说,并且坚持看书,坚持学习,增加了一点儿文化内涵,增添了一点儿文学底蕴。其实,我那是自以为是,自我膨胀!拍现代戏,最重要的就是生活,当然要把书面语,尽可能都变成口语了。
我又从一个“死读”剧本的误区,陷入了另一个“亵渎”剧本的误区。我开始肆无忌惮地修改台词,更准确地说,我开始毫无节制地添加台词。那时,我感觉剧本的台词都不尽如人意,无法使我的人物精彩绝伦,我绞尽脑汁为人物寻找一语惊人地台词。我唯一克制的就是我只加改我的台词,从不轻易变更对手的台词。
我尽一切的可能把自己的台词变得生动、活泼、精彩、有趣。但是,对手的台词却显得更加刻板、干瘪、沉闷、无味。每场戏,我一说台词就会神采飞扬,长篇大论,对手就只是无精打采,寥寥数语。我把自己变成了说相声逗哏的,把对手逼成了说相声捧哏的。并不是压制对手的戏就是好戏,有的时候演戏要懂得让!
上一篇:朱炳仁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