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耿飚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瑞典,庆阳,同志耿飚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从“土包子”到“洋大使”
1950年初,耿飚调到外交部工作,成为新中国首任驻瑞典王国大使,兼驻丹麦王国公使。赵兰香也被分配做外交工作。 在经过简短的外交礼仪方面的培训后,耿飚和赵兰香开始了他们的外交征程。1950年9月,他们坐火车转道莫斯科再乘船抵达瑞典。由于当时瑞典国王接见是不能带翻译的,而耿飚与赵兰香又都不会讲英语,为此,耿飚自己花钱找瑞典人做他们俩的英语教师。他俩在休息的时候,还相互纠正发音。赵兰香还找来使馆的女翻译和同志们教她。没过多久,当年的土包子竟变成了像模像样的大使夫人,令很多人感到十分惊讶。后来有人问赵兰香,这当中有什么诀窍?赵兰香回答说:“诀窍就三个字――自信心!尤其耿飚等人是第一批驻西方国家的外交官,西方国家总是喜欢拿中国大使同其他国家的使馆人员相比较,所以我们就不能比别人做得差。”为了让使馆的同志们时刻牢记这一点,耿飚还经常组织大家升国旗唱国歌,以提升新中国的影响力。 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举行的第一次招待会来了500多位贵宾。招待会上,有位瑞典的军官问耿飚:听说大使是位将军,不知您带过多少兵?耿飚回答:“大概十几万吧。”瑞典军官一听,马上“啪”的一声立正,给他敬礼,说:“您统帅的军队人数,比我们整个国家的军队还要多啊。”据当时的瑞典报纸和电台报道说,此次在中国大使馆举行的国庆节招待会盛况空前,中国外交官首次向公众展示了他们出色的外交才能。 耿飚是从战争年代过来的人,喜欢自己动手。如在当时的瑞典大使馆里,只有一位司机,每天既要送人,又要运输物资,一个人工作量太大,实在忙不过来。耿飚就自己带头开车。开始使馆的同志劝他,怕他失身份,也怕别人讥笑他,更怕他出危险。其实,耿飚在红军时期就会开汽车了,后来他自己去考试,还拿到了瑞典的驾驶执照。瑞典人不但没有讥笑他,反而尊称他为“自己开车的大使”。 耿飚和赵兰香在瑞典、丹麦、芬兰交了不少朋友。为了扩大新中国的影响,让他们多了解新中国,使馆也常请这些国家外长的夫人和部长的夫人来使馆坐坐,品尝中国的小点心,同时搞一些文娱活动。赵兰香结识了一位叫安德烈的瑞典女博士朋友。那时正值美国侵略朝鲜之际,美军把各种病菌撒在朝鲜的北半部和中国东北一些地区,给这些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中国使馆人员向各界人士揭露了美国这一严重罪行。刚开始,有些善良的人士还不相信,他们认为美国是个民主国家,不会干出这种违反国际公法的事情。赵兰香就用图片和文字进行反复说明,他们仍旧半信半疑。安德烈后来亲自去朝鲜,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在朝鲜北方地区搜集了许多实物,带回瑞典的实验室。通过化验得出的结果最终证实了赵兰香所说的事实。安德烈后来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在瑞典报纸上公开发表。接着,其他西方国家的报刊也转载了这份报告,让人们看到了美国所谓的“民主”和“人道”究竟是什么。 “文化大革命”期间,同众多老干部一样,耿飚也受到了冲击。由于他曾任外交部副部长,协助陈毅部长工作,当时外交部的造反派就强迫他揭发陈毅,污蔑中央的外交政策是“修正主义”。耿飚坚决顶住了压力,坚持原则,不向造反派低头。 1967年,各驻外使馆人员均奉命回国参加“文化大革命”。耿飚一下飞机,便开始了被审查批斗的苦难历程。耿飚和赵兰香相互鼓励,患难与共。耿飚每次挨批斗或审问后,心情总是格外沉重。耿飚并不是因为自己受了冤屈而发愁,他是为党和国家正在陷进一个不测的深渊而担忧。赵兰香为此总是劝慰开导他,给他增加营养,让他休息好。那时,赵兰香也被逼迫揭发耿飚的“问题”。由于她深深地了解耿飚一生清白正直,为党和国家鞠躬尽瘁,最终赵兰香顶住了压力,没有向造反派屈服。每次批斗耿飚,赵兰香都要站在大庭广众之下陪斗。也就是说,每逢斗耿飚,赵兰香必被陪斗。耿飚由此顿生歉意:“是我拖累了你啊!”当赵兰香在晚年回首这段往事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们夫妻俩就像两棵紧靠在一起的大树共同抵御着狂风暴雨,在相互支撑中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2000年6月23日,91岁的耿飚在北京逝世。2001年5月,赵兰香在《世纪》双月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忆我的丈夫耿飚》的文章。在她深情的回忆里,她的丈夫是一个忠诚的军人形象――他是一个有担当的人,无论对我还是对国家人民,他永远忠诚。正因如此,她才不假思索地定下了他的墓志铭,只有简单的四个字――耿飚将军。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韩佳人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