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金圣叹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金圣叹,子书,先生金圣叹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①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作者至苏州,吊金圣叹,并为之作传。传中叙金圣叹生平甚简,于其“哭庙案”遭杀身之祸,闪烁其词,有所避忌,然亦可见其性情;主要内容是称赞其学问广博,评点诸书,别开生面,阐发作文之奥秘,开后世读书人之眼界,道出金圣叹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基本贡献。
②排:批驳。
③《圣自觉三昧》:金圣叹未刊文稿。抄本《沉吟楼诗选》(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所附《唱经堂遗书目录》,有《圣自觉三昧私钞》。
④伟然:形容神采卓异。
⑤释道内外诸典:佛、道两教经书和经书以外的书。
⑥九彝八蛮:泛指众多少数民族。《书·旅獒》:“遂通道于九夷八蛮。”清代避忌,以“彝”代“夷”。
⑦齿颊:引伸为谈论。
⑧毫无剩义:讲得极其透彻。
⑨缁白:僧侣和俗人。四众:本佛家语,谓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此处泛指诸色人物。
⑩王斫山:金圣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第三本二折评语中说到其人,大概谓王斫山为世家子,多才艺,为人慷慨,晚年落拓,“瓶中未必有三日粮,而得钱犹以与客。彼视圣叹为弟,圣叹视之为兄”。
(11)权子母:古谓国家铸钱,以重币为母,轻币为子,权衡其轻重铸之,以利通行。(参看《国语·周语下》)后世遂称借贷生息为“权子母”,“子”为利息,“母”为本金。
(12)鼎革:指明清易代。
(13)“《论语》”三句:两“喟然叹曰”,一见于《论语·子罕》,颜渊感叹孔子伟大,育人有方,是“叹圣”;一见于《论语·先进》,孔子赞叹诸弟子独曾点志向与自己一致,是“圣叹”。
(14)六才子书:依《沉吟楼诗选》所附《唱经堂遗书目录》,次第为《南华经》(《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
(15)其馀评论尚多:详见邓实《风雨楼丛书·贯华堂才子书汇稿》所列《唱经堂外书总目》。
(16)《唐诗》:传主生前有《选批唐才子诗》。制艺:即制义,八股文。《唱经堂杂评》:疑为传主生前已刊之《必读才子古文》。
(17)“惟不可”句:《古诗十九首》粗略读之,大体是抒写离别、矢志、寿命无常之悲哀,但诗中若干具体意象之内蕴,则又难于捉摸,有见仁见智的不同解释。金圣叹谓之“不可说”,在当时当隐含某种特别的意思,只能依此传之前后文,解作说之则不祥。
(18)长洲毛序始:名宗岗,其评点之《三国志演义》,取代明代刊行的多种本子,风行天下。徐而庵:名增,江苏长洲人,著有《而庵诗话》。
(19)武进徐见思:监生,江苏武进人,著有《杜诗论文》、《杜诗论事》、《史记论文》(《武进阳湖合志·艺文志》)。许庶庵:不详。
(20)迥出意表:谓意见卓越,超乎常人所想。
(21)发泄:表露,阐明。
(22)金针:比喻作诗文秘法。元好问《论诗》其三:“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后以教人作诗文方法为“金针度人”。度,授与。
(23)顾:岂,难道。
(24)吊:凭吊。吊诗载林子雄编《廖燕作品补编》(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出版)。
(25)略:行略、事略,即生平大概。
亲属成员
儿子:金雍
女儿:金法�j
族兄:金昌
文坛地位
金圣叹是中国白话文学研究的开拓者,提高通俗文学的价值,卓有远见,被视为中国白话文运动的先驱。前人称赞白话文学大多泛泛而论,他却以细致深入的评点,证明这些作品如何优秀,能与经典名作相提并论,白话文学自此在士人间更为流行。金圣叹的最大贡献,在于最早提高小说与戏曲的应有地位,是最早和最有影响力的通俗文学提倡者,并开创了细读文本的文学批评方法,成为中国史上最有创意的文学批评家之一,在小说批评的领域更是首屈一指。金圣叹受徐增、廖燕等同时代士人的赞美,徐增称赞他博学多才,见识超卓;1659年,顺治帝亦称赞他是古文高手,叫大臣不要用八股文的眼光衡量他。亦有士人批评他提倡《水浒传》和《西厢记》,惑乱人心。20世纪新文学运动中,文学史家都赞扬金圣叹,胡适认为他是“大怪杰”,有眼光有胆色,林语堂称他是“十七世纪伟大的印象主义批评家”。但因为他攻击《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一度被中国大陆学者批评为反动和“封建旧社会统治阶级代言人”。金圣叹在哭庙案中服刑,又被清末革命党尊为抗清先烈。
金圣叹所写评点之详尽细致,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前所未有。在小说批评领域,他的权威地位超越王世贞、李贽和锺惺诸大家,继后的毛宗岗评《三国演义》与张竹坡评《金瓶梅》,亦屈居其下。李渔赞赏独有金圣叹能指出《西厢记》优胜之处,深入至一字一句;清人如冯镇峦、毛庆臻都赞赏金圣叹《水浒传》评语匠心独运,周作人说“小说的批第一自然要算金圣叹”。金圣叹评语具原创性,个性分明,趣味盎然,而且准确清晰,细致入微,着眼于个别字词的艺术功能,远胜于中国其他诗话的含糊笼统。金圣叹强调细读文本,与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中的新批评流派有相通之处,西方学者因其评点与西方文论可以互相发明,特别加以关注。金圣叹指《西厢记》第5本并非王实甫原作,乃后人续写,成为权威观点,清代毛声山等人都同意其说。亦有同时代人如董含批评他的评点杂乱无章,胡适则批评其《水浒传》评语用了评八股文眼光,也批评他对宋江诋毁过于主观,无中生有,现代读者已毋须再看其批语。金圣叹对杜诗的评解,诗学上则无重要地位,重要性则远不如他对《水浒传》和《西厢记》的评点,仇兆鳌《杜诗详注》最为权威,收罗完备,但并未提及金圣叹。
历史评价
先生姓金,名采,字若采,吴县生员,为人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高傲奇特,傲视一切。喜欢饮酒,善于评论书籍文章,对书籍文章的评论都是以前的人没有说过的。当时有凭讲授学问而闻名的人,先生总是站出来批驳这些人。他在所住的地方贯华堂设置很庄严的座位,招收学生讲授经书。他所讲授的经书名叫《圣自觉三昧》,讲稿总是自己带着自己看,从不公开给别人看。每次到讲堂开设讲座,声音洪亮,环顾四周时神采卓异,所有经史子集、笺疏训诂,和那些佛家、道家两教的经典及阐释经典的杂书,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所记载的内容,没有不被他评论的。议论纵横捭阖,中心贯通始终,讲得极其透彻。座位下面听讲的僧俗侣众诸色人等崇拜到了极点,感叹说从没有听过这样的见解。先生就拍着巴掌自我赞许,即使以前讲学的人听说了,皱眉叹息,他也不予考虑。
先生向来和王斫山交情最深,王斫山本来也是侠义的人,一天他拿千金给先生,说:“先生拿这些钱去放贷生息,以后本金归还我,利息就给你补贴生活,行吗?”先生答应了,可是刚刚过一个月,那些钱已经被他挥霍一空了。于是就对斫山说:“这些东西在先生家,只是增添您守财奴的恶名罢了,我已经替您花掉了。”王斫山笑了笑没有计较。
上一篇:童丹(歌手)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