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张体学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新县,湖北,部队张体学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952年12月,张体学调任湖北省人民委员会,任副主席职务。1954年任省委副书记,1956年任湖北省省长、省委书记处书记,后来又兼任常务书记、代理第一书记、武汉军区党委副书记,省军区党委书记兼政委,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届中央委员,全国第一、二、三次人大代表。
1954年元旦,张体学拟出在合作社会议上的讲话提纲,提出正确执行中央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步子要稳,方法要好,领导要积极”。在进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湖北省一度出现小商品紧缺的现象。为了繁荣市场,省委和省政府召开了市场工作紧急会议,张本学提出,在城镇以国营为主,在初级市场,以供销为主,广泛组织小型物资交流会,充分组织各方面货源,开拓销路,使湖北的小商品市场日趋繁荣。
在粮食生产中,张体学深入浅出地向群众宣传:劳动光荣,有余粮光荣,把余粮卖给国家更光荣。鼓励农民积极生产,争取多收粮食。在粮食收购统销中一定要坚持“留口粮,卖余粮”的原则。有一年冬天,他下到黄陂县塔尔公社塔尔大队调查,发现这里有的社员已经断粮,他立即以省委的名义给李先念挂电话,恳求李先念尽快拨一些粮食给湖北。几天后,中央给该省拨来3亿斤粮食,很快下拨到缺粮户手中,使全省农民过年都有米饭吃。
湖北省当时有39个县市位于长江和汉水两岸,每年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旱涝灾害,尤其是1954年的洪涝灾害给湖北人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汛期过后,张体学想,要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必须有能抗拒洪水的提坝,必须抗洪蓄水,必须开发水利资源。根据湖北的具体情况,先期的农田水利建设应以小型为主,动员群众自筹自修。后来在襄阳、孝感,每年旱灾严重的地区,修建了几座大中型水利工程,缓解了当地的旱情。1958年又新上了丹江、漳河、白莲河三座水库工程。为了加快进度,保证质量,他经常深入工地,指导工作,1959年还在丹江水库工地上度过春节。 张体学在对待家属和子女方面要求极严。1954年家属调进省城后,他对组织部的负责人说:“请你们不要把少南安排在武昌这边工作。”就这一句话,林少南被安排在汉口一个公司,一干就是8年。大儿子刚毕业,他又吩咐组织部的同志:“牢生不能留在省里,也不能留在市里,他是个u2018三门u2019干部,应该分到农村去磨练磨练。”没几天,牢生被分配到红安县高桥区工作。
在文化大革命中,张体学被迫中断工作。1966年11月,省委书记王任重被揪斗,要他承认王任重是“反革命修正主义”,他气愤地说:“中央没有给王任重定性,我不能作结论,我宁可犯政治错误,也不犯组织错误。”不久,张体学也被揪斗,武汉三镇的街道上刷着大字标语,什么“月月斗,天天斗,时时斗,把张体学斗倒斗臭!”“张体学的屁股也要摸,摸定了!”等等。
1967年至1972年
1967年1月下旬,张体学被造反派抓走,消息传到周总理那里。周总理十分担任张体学的安全,2月初便电话通知湖北省委有关人员,命令送张体学到北京休息。
1968年2月初,中央决定张体学回湖北任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当权的个别人没给他分配任务,只要他领着原省政府的两位同志每天到省直机关和较大企事业单位去作检讨,他只能偷空做些工作。1969年3月,张体学邀长江流域办公室的一些同志一起到宜昌勘察、研究开发三峡问题,提出了兴建葛州坝工程的设想和成立鄂西水利工程指挥部的建议。省委同意后,他把这个设想告诉了钱正英、王英先,得到他们支持,并派出一批专家到现场勘察。12月25日,中共中央正式批复,同意兴建葛州坝水利枢纽工程,并于12月30日正式开工。
1972年,张体学身体日渐虚弱,被医院确诊为肺癌。他知道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建设湖北的许多和设想还没实现,他进一步加快了工作节奏。2月召开全省林业会议,加快全省绿化进程。5月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宣传落实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10月召开全省粮食工作会议,为了不影响他治病,未通知他,但他听到消息后,还是主动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无不感动。1973年5月下旬,他再次赴京治疗,但体内癌细胞已广泛扩散,只能保守治疗。20日下午,周总理到医院去看望,带去了党中央的慰问,并嘱咐医务人员一定要照顾好,保证张体学能出席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8月24日,他带病出席了会议,是大会主席团成员。
张体学身在异地任职,心系家乡建设。1964年他回到家乡,看到家乡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就嘱咐新县县委领导兴修水利,并于当年秋派一个技术工程队,帮助新县修建了箭厂河杨冲水库。
1969年,新县县委向他汇报,想上一两个大项目,他又派了2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来新县考察勘探,经过论证并向信阳地委汇报后,决定修建香山水库。
在施工过程中,因原材料紧缺,张体学就批给了3000吨水泥,40吨螺纹钢。运输有困难,他又批给了20吨汽油,并落实由武汉军区炮兵团将物资运到新县。他在百忙中两次回家乡到香山水库工地指导工作,并嘱咐湖北工程技术人员一定要把好工程质量关。这些工程技术员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使工程质量达到一流水平,他们一直将大坝建成才撤离。
在修建香山水库工程时,新县同时上了浒湾大桥项目。11月,河南省委书记刘建勋听说张体学要回家乡,刘书记特从郑州赶到新县,他们会面后,刘书记不无感慨地说:“新县一个小县,一下上两个大项目,是骑上两只老虎啊。”
张体学趁机幽默地说:“老虎并没有什么可怕,驯服好是能为人类服务的。但老虎要吃肉,你得把点钱让新县买点肉啊。”在河南、湖北两省委的关怀支持下,两个项目顺利完工。
1970年,中央号召发展五小企业,新县想上化肥厂项目,县委领导到湖北向他汇报后,当面拍板,从湖北省28套小化肥设备中调剂一套给新县,并给黄冈打招呼。要求黄冈化肥厂为新县培训一批技术人员。在他的关照下,新县化肥厂只用一年半的时间就竣工投产,为新县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1971年,新县县委领导向张体学汇报工作,他嘱咐说新县要大力发展林业,要开发一些经济林和速生用材林,县委领导回来后,连续几年开山整地,发展杉木林和茶叶,为新县经济发展培育了新的增长点。
人物纪念
“张体学在随县纪念馆”在湖北省随州市大洪山玉龙温泉欢乐谷原省委战备大院原址建成。2010年11月13日,这里举行了隆重的开馆仪式。
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新四军研究会会长王生铁发来贺信。省老领导王群、张学奇、刘荣礼、吴华品、程运铁、胡永继出席开馆仪式。
王群、随州市委书记王祥喜为张体学塑像揭幕。程运铁深情回忆了随张体学在随县工作期间的往事,感慨张体学同志是“我们心中一辈子的楷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张体学1956年担任湖北省省长,生前与随县结下不解之缘。1964年,省委、省政府根据当时形势,从战备需要出发,在随县大洪山筹建了战备时期的湖北省委后方基地。张体学亲自主持修建大洪山省委战备后方基地。“四清运动”开始后,张体学就住在原省委战备大院附近的安全村。他在大洪山两年多的时间里,领导兴建琵琶咀水库,改造公路,植树造林,建设云峰山茶场,足迹遍布随县山山水水,给当地人民留下宝贵财富。
上一篇:何刚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