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许江(画家)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油画,中国,作品许江(画家)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2月,水彩画《葵之乐园》在“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获得首届中国美术奖·创作奖优秀奖。(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颁发);
9月,与刘国辉、任道斌、司徒立、吴山明合作的“美术学实践与理论复合型博士 研究生的培养”,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0月,参加在哥本哈根举行的“第二届中欧文化论坛”,发表主旨讲演“本土的拆解与重建”;
11月,参加在伯明翰举办“公共空间、集体记忆与当代艺术”国际论坛,并发表主旨讲演“公共艺术,场所与记忆的叠影”;
2010年
担任上海双年展学术委员会主任和上海世博会城市生命馆总策划;
5月,油画《水云间》参加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
雕塑《汉葵》、《共生》和壁画《金莲葵》、《心中的葵》被2010上海世博会收藏;
6月,水彩画《山望》参加“书非书――2010杭州国际现代书法艺术展”;
7月28日“被拯救的葵园:许江新作展”在上海美术馆举办;
10月,在浙江美术馆举办“致葵园·许江作品展”,出版大型画册《致葵园》及专著《拆解与重建》、《大学的望境》、《远望者日记》;
10月,作品《大上海老外滩》受邀参加“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作品展览”;
12月,水彩作品参加“水彩作为理由――2010杭州水彩艺术邀请展”;出版《葵园深歌》系列画册;
11月,担任中国油画学会主席;
12月,被聘为广东美术馆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11年
1月,在台湾台北大未来耿画廊举办“葵园深歌”大型个展;
5月,在苏州博物馆举办“最葵园”大型个展;
5月,大型雕塑作品《共生会否可能(之二)》参加第四届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
6月,《老船》系列油画参加“最前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浙江省美术作品展”;
5月28日至7月30日“最葵园:许江作品展”在苏州博物馆展出1月,在台湾台北大未来耿画廊举办“葵园深歌”大型个展;
8月,油画作品《榛莽新芽》参加“鲁迅的面容·中国新兴木刻运动80周年暨鲁迅130周年诞辰纪念特展”;出版个人文集《文与画》;
9月,大型雕塑作品《共生会否可能(之一)》参加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举办的“山水意园――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展”;
10月,水彩作品《葵之乐》系列参加第三届国际水彩名家邀请展;
11月,油画作品《葵花雨》、《西风烈》、《仲夏叶》参加“人文江南·吾土吾民”华东四省一市油画展;大型雕塑作品《静卧》参加首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油画作品《晚风为谁而追》参加“视觉之象·具象表现绘画二十年展览”;
12月,油画作品《晚风为谁而追》参加“2011文脉中国·超写意架上艺术”展览;
12月,《葵之园》系列水彩作品参加“共铸辉煌·中国当代水彩画名家邀请展”;
12月27日参加“中国姿态――第二届中国雕塑大展”开幕式,并发表讲话;1月,担任首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学术委员会主席;
9月,参加在温哥华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与教育”国际研讨会,并发表讲演“直观与体察”;
11月,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国际美术院校联盟论坛”,并做主旨发言“激情的缺失”;
12月,被聘为“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创作指导委员会委员;
担任第九届上海双年展学术委员会主席;
担任首届中国油画双年展学术委员会主席;
2012年
担任第九届上海双年展学术委员会主任;
2月8日,参加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艺术作品暨高校校长书画摄影作品展;
2月25日,参加浙江省美协工作会议并发表讲话;
5月,在德国德雷斯顿国家博物馆举办“重新生长·葵园大地上的生长”大型个展;
7月,作品参加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会与北京国子监油画艺术馆主办的“2012中国油画艺术展”(伦敦奥林匹亚展览西厅);
7月,作品参加“法国、中国具象表现绘画特展”(上海美术馆);
7月,参加在上海文汇讲堂举办的“大学的望境”对话王澍;
8月,作品《长葵八品》系列参加“视象的凝聚――法国/中国具象表现绘画展”(上海美术馆);
10月,作品《葵园》参加“大道之行”―海外最大规模中国公共艺术展(卡塞尔);
2013年
3月,“精神绽放 浴火重生”――许江作品展在德国科布伦茨举办;
2014年
9月28日,“东方葵·许江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盛大开幕;
出版画册
1992年 《四季八方》
1995年 《纸·棋·艺――许江、施慧作品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6年 《中国现代艺术品评丛书·许江》(广西美术出版社)、 《具象表现绘画文献集》、《当代艺术与本土文化:许江》、《上海蜃景》、《眺望城市》、《大地上》、《远望:许江的绘画》
获得荣誉
1996年 油画《世纪风云》(合作)入选“97中国艺术大展”并获金奖,后获“鲁迅艺术奖”
1996年 油画《我们的土地、我们的民族》入选“澳门回归艺术大展”并获银奖
1996年 《黑瓦白瓦》系列参加“首届北京国际双年展”并获优秀作品奖
人物评价
许江是一位才华横溢,集诗人的遐思、画家的激情、理论家的敏锐、演说家的风采集于一身的优秀油画艺术家。他的艺术成就代表了表现主义艺术在中国当今艺术界的最新成果。许江作品中气势恢弘的氛围除了源于场面的宏大和深厚有力的色彩和形体,更多的是由于具有重量感的空间给观者心理上造成的历史知觉,在大跨度的时空建构中隐喻了文明和精神历程中的兴衰,包含一种强烈的悲剧式的视觉震撼力。他的作品有机的融合了传统思维与现代表现方式,那颤动疾飞的笔触,那晦涩沉厚的色块,交织成生存与殇逝之间强烈对峙着的战场,在史诗般的激越与悲怆的绝唱中,令人们体验到历史和生命的情殇。许江的作品以严谨的理性思维和超然的感觉方式,以高度的艺术创作激情和对艺术风格的勇敢挖掘,以对历史和当下的透彻审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更深层次的当代文化精神和文化批判。许江的作品既不是马远、夏圭式的寄情;也不是莫耐、塞尚的视觉印象。它已超越了艺术的界限,融汇了东西方文化中某些深刻的内涵。他从一个独特的艺术视角,向人们展示了许江艺术的无穷魅力。
许江是一位感情复杂的艺术家,在他身上可以同时发现冯至、戴望舒式的南方才子多愁善感的中国纯粹诗质和塔皮埃斯、博伊斯、基弗式的西方表现主义锋芒和深沉的理性思考,这些似平水火不容的因素在许江艺术中奇迹般地得到融会和磨合。《春之祭》、《山水的谐音》、《夏芒》、《积石》、《七月流火》、《白雪流云》等四条屏式的巨幅抽象作品,不但在外在包装(四条屏)上认同中国文化传统,即使布满地道的西方油画现代技法的画面上,其中清纯的中国文人诗意象和一个现代灵魂的梦幻和呓语依然清晰可辩;而在《棋》系列、《关于皮鞋与布鞋的演习》系列中,许江则显示了一个在曾经慷慨激昂但己经日薄西山的’85新潮运动后不甘沉寂而继续向现代艺术纵深追击和精神上深层追问的战士本质。着迷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瞬间穿越、周转、停顿、高扬、隐入等轨迹捕捉的许江把“具象”和“抽象”同时并置在自己的作品上,试图把毕加索、布拉克尚未完成的在尊重二度空间的结构和节奏的同时凸现三度空间的立体主义绘画推向完美。毫无疑问许江获得了非凡的成功,他的一系列“绘画浮雕”(高天民语)式的作品使当代一部分“不能忘情于油画,而又不甘于固守油画传统形态的艺术家”(水天中语)看到了突围的多种可能。可以说,许江艺术风格的生成和发展是临近世纪末的画坛上的必然现象,因为它预示了下一世纪中国艺术的某种新的流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