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栾菊杰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击剑,花剑,加拿大栾菊杰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栾菊杰,中国体育史上的传奇人物,著名女子花剑运动员,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赢得第一枚击剑金牌,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击剑史上唯一的一枚奥运金牌,现旅居加拿大。2008年北京奥运会,50岁“高龄”的她重披战袍,以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双重身份代表加拿大出征北京奥运会。,
栾菊杰 - 基本资料
运动项目:击剑
运动经历:
1973年入南京业余体校,1975年入江苏队。
最好成绩:第23届奥运会女子花剑冠军
栾菊杰 - 运动成绩
1978年在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上获亚军,是1901年以来首位进入该项赛事的亚洲选手
1978年获第8届亚运会女子花剑冠军1979年获第4届全国运动会女子花剑冠军
1981年获第36届世界击剑世界锦标赛女子花剑亚军
1983年在第6届国际女子花剑比赛中获冠军,同年获第5届全运会女子花剑团体冠军、个人亚军
1984年获世界击剑锦标赛女子花剑冠军
1984年获第23届奥运会女子花剑冠军
1986年获第13届世界大学生运动员女子花剑团体冠军
1987年获第6届全运会女子花剑团体第三名
有“东方第一剑”的美誉
栾菊杰 - 所获荣誉
1979年、1984年两次当选为全国十佳运动员
1978年、1984年两次获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84年当选为建国35年以来杰出运动员
1983年,在德国举行的第6届国际女子花剑比赛中,她依仗手中的利剑,力挫各路高手,独占鳌头,成为亚洲第一个在世界剑坛折桂的人。
栾菊杰 - 背后故事
栾菊杰的姐姐栾菊红感叹妹妹的不易。如今小梦佳一天天长大,已经是17岁的大姑娘,不过,顾梦佳直到现在还
要定期到医院检查、治疗。那年,栾菊杰放弃了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可是,她的心却从未离开过击剑。4年后的2000年,栾菊杰不可思议地出现在了悉尼奥运会的赛场上,当时她已经42岁了,法新社记者在报道中称她为“不老的剑客”。在过去一年征战奥运积分赛的过程中,栾菊杰也曾经想过放弃。2007年7月,加拿大剑协为了备战泛美锦标赛,要求栾菊杰去蒙特利尔集训一个月,那时她差点想放弃了。她觉得看不到希望,况且长期训练比赛,怎么挣钱?怎么照顾家庭?“这一切都还要感谢我老公。当时我跟老公说了我的想法,他断然拒绝,说我已经付出了这么多,不能说放弃就放弃。而且他率先给加拿大剑协回了邮件,说我肯定会去集训。他当时对我说,你一定要完成你的比赛,其他的不用想太多。”
据中国击剑名帅任大兴介绍,正是因为有了丈夫的支持,栾菊杰才坚持到今天。栾菊杰和顾大进是经朋友介绍认识的,双方一见钟情,栾菊杰主动告诉对方自己肾脏不好。顾大进开始并不在意,后来他爸爸患高血压肾衰竭去世,他才意识到肾脏病是多么的可怕,从此顾大进对她更加怜惜。
刚开始在加拿大生活时,栾菊杰在俱乐部工作,顾大进则留在家中照顾孩子。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顾大进也有时间出去工作了,他开办了一家中文学校,在当地办得有声有色。二女儿顾梦圆和儿子顾宏涛每周在中文学校里学习两个小时,剩下的大部分时间在妈妈的俱乐部里练习击剑,他们都继承了栾菊杰的击剑天赋和运动基因,尤其是顾梦圆,她在同龄人中实力出众,很有潜力。栾菊杰常说:“在家中我是士兵,老公才是将军。我们结婚20多年了,风风雨雨一路走来,他一直都很支持我。因为有他,我们这个家才和谐、幸福。”
经过多年的打拼,栾菊杰和顾大进如今在距离埃德蒙顿击剑俱乐部十多公里的地方有一栋三层小楼,家里所有的布置都出自栾菊杰之手。栾菊杰在业余时间把心思都放在家庭生活上,做饭、织毛衣、给孩子理发,都是她的“绝活”。
栾菊杰 - 培养学生
十多年间,栾菊杰以她的爱与坚韧,以及出众的击剑才华赢得了当地政府和学生的尊重。对自己的学生,栾菊杰
倾注了无数心血,目前加拿大男花前8名的选手中有4名是她培养出来的,她在北美拥有200多名学生。2004年,加拿大为了感谢栾菊杰为击剑项目所作出的突出贡献,特意以栾菊杰的名字命名了一项国内大赛“栾菊杰击剑公开赛”。这种荣誉,在旅居国外的华人中,包括著名运动员中都是不多见的。栾菊杰说:“虽然我有些名气,但别人还是要看你工作实绩的。我一直都很清楚,要对得起冲你名气来学习的那些人,应该把弟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最近几年,栾菊杰连续获得埃德蒙顿市民成就奖,她的事业蒸蒸日上。7年前,就在中国申奥成功的那一天,她萌生了要到北京参加奥运会的念头。而且,今年正逢她50周岁,参加北京奥运会对她来说特别有意义,再战奥运是送给自己最完美的生日礼物。
刚见到栾菊杰时,你很难想象在剑道上依然身形矫健的她已经年近五十,更想不到这位23年前的奥运冠军还要参加北京奥运会。虽然下个月就要开始奥运预选赛了,但她并没作出特别的调整,因为在她心中自己已经是一个胜利者了――“我有勇气去打比赛就已经战胜了自我”。
我当时出国就想学好外语,然后进国际剑联,有了自己人,中国就不会那么吃亏了。
栾菊杰 - 退役之后
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身患急性肾炎的栾菊杰正式退役了,当时她有两个选择――在国家队当教练或是到江苏省
体委任职。但栾菊杰却选择了出国留学。栾菊杰解释,当时不想继续夫妻两地分居――她的丈夫顾大进在江苏省广播电视厅工作。另外,她对仕途又没兴趣。那时的栾菊杰心中已有了新目标――进入国际剑联工作。在十几年的击剑生涯中,栾菊杰没少在裁判问题上吃亏,在她眼里这是因为在国际剑联里没有自己人,而要进入国际剑联首先需要的是语言,所以栾菊杰退役后就想到了出国留学。
栾菊杰的想法得到了江苏省体委领导的支持,很快她就办理好了各种手续,于1989年初登上了飞往加拿大的航班,而目的地是阿尔伯塔省埃德蒙顿。不她曾在埃德蒙顿参加过83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并夺得了金牌,当时的比赛恰好就在阿尔伯塔大学举行,该大学也马上为她开出了数额最高的全额奖学金,于是栾菊杰就来到了这座当时没有几个中国人知道的加拿大城市。
我在这工作了18年,却没有签署工作合同。虽然去美国可以赚更多钱,但在这我更开心。带着一个远大的目标来到加拿大,但栾菊杰的留学生涯却没有持续几天。一方面是语言上的问题,每天在教室里听“天书”让她感到枯燥无比;另一方面是她很快就找到了两份兼职工作――阿尔伯塔省击剑协会为她提供了当地大学击剑教练的工作,而她的干爹也为她联系到埃德蒙顿击剑俱乐部的教练工作。重操老本行当然比读书来得轻松,于是几个月内栾菊杰的身份就由国际留学生变成了移民――1989年5月栾菊杰和她丈夫向加拿大移民局提出了移民申请,三个月后她们就得到了批准。
学虽然不上了,但栾菊杰提高语言的目标仍在继续。用栾菊杰的话说是“人家说一句我回她两句,语言关多说多练也就过了。”克服了语言障碍,栾菊杰在加拿大的工作生活也进入了“快车道”。1990年埃德蒙顿击剑俱乐部
上一篇:樊昱君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