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钩弋夫人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夫人,武帝,河间钩弋夫人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钩弋夫人赵氏(?-约前88年),名不详,河间(今属河北)人,汉武帝刘彻宠妃,汉昭帝刘弗陵的生母。传说赵氏天生握拳不能伸展,汉武帝过河间,“望气者言此有奇女”,于是召见她并将其手展开,展开后掌中握有一玉钩,因此被称为拳夫人,又称钩弋夫人,后被封为婕妤。班固在《汉书》里称汉武帝在甘泉宫修养,随侍的赵氏因犯过错,遭到汉武帝斥责,后来赵氏忧郁而死于云阳宫,就地下葬。现在更流行的说法是褚少孙在《史记》里的补记:汉武帝为防患女主乱政,立子杀母。
,人物简介
钩弋夫人(?――公元前87年),姓赵,西汉东武垣(今河间县行别营村)人。汉武帝东巡过河间,望气者向武帝报告说此处有一奇女,武帝召见,此女容貌美丽,但两手紧握,皆似拳形,武帝轻轻一掰,手即伸开,自此伸缩自如,因而得宠,称为“拳夫人”。后封“婕妤”,因居“钩弋宫”,亦称“钩弋夫人”。
人物生平
奇女钩弋
汉武帝刘彻巡狩,路过河间。观天相、占卜吉凶的侍从对武帝刘彻说此地肯定有奇女,武帝立即下诏寻找。果然如侍者所言,一会儿的功夫,随行官员就找到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据说此女天生双手握成拳状,虽年已十多余,但依然不能伸开。武帝唤此女过来,见其双手果真是紧握拳状,武帝伸出双手将这女子手轻轻一掰,少女的手便被分开,在手掌心里还紧紧地握着一只小玉钩。随后,武帝命人将此女扶入随行的轺车,将其带回皇宫,号为“拳夫人”,此女便是赵氏。赵氏的父亲犯法被处以宫刑,做了宦官,任中黄门,死于长安,葬于雍门。
有人认为赵氏是小儿麻痹才会双手握拳,但这无法解释武帝能展开她的手并且手里有玉钩,也有人认为握拳藏钩就是当地官员和随行人员取悦皇帝的一出好戏,赵父的宦官生涯使得赵氏的美貌被一些官员得知,于是趁着这个机会将赵氏送给皇帝。
尧母传说
拳夫人后晋升为婕妤,即赵婕妤,居住于甘泉宫中,她的宫殿被命名为钩弋宫[1],所以也称钩弋夫人。太始三年(前94年),生子,取名弗陵,号钩弋子,即为汉昭帝。据说弗陵和上古尧帝一样是怀胎十四月而生,于是称其所生之门为尧母门。
巫蛊之祸
征和二年(前91年),发生了著名的“巫蛊之祸”。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因受苏文、江充、韩说等人诬陷不能自明而起兵,兵败后自杀。之后武帝一直没有立太子。
武帝一生有6个儿子,次子齐怀王刘闳早逝,巫蛊之祸后,可以继承皇位的共有四人。
燕王刘旦在刘据死后上书自请入京,希望立为太子,武帝大怒,削其三县。
广陵王刘胥为人骄奢,好倡乐逸游。
昌邑王刘�m是李夫人之子,李广利的外甥。李广利和丞相刘屈�邮嵌�女亲家,公元前90年,二人一起策划谋立刘�m为太子,事发后李广利投降匈奴,刘屈�颖谎�斩。公元前88年正月,即汉武帝去世的前一年,刘�m去世。
刘弗陵是武帝最为年幼的儿子,公元前90年至前89年间,武帝认为年仅五六岁的刘弗陵壮大多知,极像武帝少年之时,值得期待。武帝有心立之,却因其年稚母少,恐女主颛恣以乱国家,犹豫不决。
立子杀母
钩弋夫人的死亡时间没有确切的记载,大约是在公元前88年到前87年(即后元元年-后元二年)之间。而且死因的记载《汉书》和褚少孙在《史记》补记里记载的稍有不同。班固在《汉书》里记载汉武帝在甘泉宫修养期间,钩弋夫人随侍在侧,犯了过错,武帝斥责钩弋,后来钩弋夫人忧死于云阳宫[3],就地下葬。褚少孙在《史记》里补记道:武帝在甘泉宫让人画了一张周公背成王朝见大臣的图,并赐给奉车都尉霍光,于是左右大臣知晓武帝预立少子为太子。数日之后武帝斥责钩弋,钩弋褪下簪珥连连叩头。武帝命人将其拉走送到掖庭狱(掖庭即后宫),被拖走的钩弋回头求饶,武帝说:“快走!你活不了了!”之后钩弋死于云阳宫。使者夜间抬棺将其下葬,并把她的住处封掉。
后元二年(前87年)春,武帝在弥留之际立刘弗陵为太子。拜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四天后武帝驾崩,年仅八岁的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
昭帝即位
刘弗陵(后改名刘弗)即位后,霍光“缘上雅意”追封李夫人为孝武皇后,追封钩弋为皇太后,在赵氏所葬之处发卒二万人修云陵(甘泉南,后称女陵[4]),邑三千户。诏右扶风置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如法。
追封去世的钩弋之父为顺成侯。
顺成侯的姐姐君��,赐钱二百万和奴婢第宅。诸兄弟以亲疏来决定赏赐多寡。但赵氏没有人得到官爵,除了早已去世的赵父。汉武帝不许女主乱政,而霍光杜绝了赵氏外戚乱政的可能性,至于此举是否是武帝临终授意,不得而知。
后世影响
立子杀母在南北朝的北魏成为惯例。魏故事,后宫产子将为储贰,其母皆赐死。史官认为,汉武帝立子杀母是出于权衡,北魏当成制度是矫枉过正。
轶事典故
汉武故事
上巡狩过河间,有紫青气自地属天。望气者以为其下当有奇女,天子之祥。上使求之.见有一女子在空馆中.姿貌殊绝.两手皆拳。上令开其手,数十人劈之.莫能舒。上于是自披手,手即伸。由是得幸.号拳夫人。进为婕妤.居钩弋宫。解黄帝素女之术,大有宠,有娠,十四月而产,是为昭帝焉。从上至甘泉.因告上曰;“妾相运正应为陛下生一男.年七岁,妾当死,今必死于此,不可得归矣.愿陛下自爱。宫中多巫蛊气,必伤圣体,幸慎之。”言终而卒。既殡,尸香闻十余里,因葬云陵,上哀悼之。又疑其非常人,乃发冢开视。空棺无尸,惟衣履存。上乃为起原灵台于甘泉。
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549卷:据说钩弋夫人自尽身亡之后,“尸不臭,香闻十余里,疑其非常人,及发冢开视,棺空无尸,惟双履(鞋)存。”还有的说,昭帝即位,改葬之,“棺空无尸,独丝履存焉。”
双手藏钩
由于钩弋夫人双手藏钩,后来有一种藏钩游戏,即源于此。在诗人李白的《宫中行乐词》中,就有一句“更怜花月夜,宫女笑藏钩”。这说明这种藏钩游戏曾盛行于唐朝皇宫。游戏的方法是:人分为猜、藏两拨,参与藏的一拨人将钩藏于某人的一只手中,让另一拨人猜,猜中一藏者得一筹,连得三筹者胜。今象棋比赛有以棋子藏于手中,猜有无以决先后者,即由藏钩游戏发展演变而来。
掘棺无尸
当初,钩弋夫人被汉武帝赐死,出殡以后,尸体不发臭,而有香气飘到十多里外。于是把她安葬在云陵,汉武帝哀悼她。又怀疑她不是普通的人,就掘墓开棺来看,结果棺里是空的,没有尸体,只留下一双鞋子。另一种说法,汉昭帝即位后,重新安葬钩弋夫人,发现棺是空的,没有尸体,仅留下一双丝织的鞋子。
后世纪念
娘娘庙
钩弋夫人去世之后,家乡的父老兄弟为了纪念她,在今阜城县娘娘庙村,曾建有拳夫人娘娘庙,并庙中供奉钩弋夫人塑像,香烟缥缈,求拜者不断。据清乾隆年间的《河间府志》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