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孟尝君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秦国,齐国,宾客孟尝君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孟尝君的确是盛名之下无虚士,无论是做为一个领导者,还是做为一个朋友的身份,能够容人之过而成人之美,内省己身而纠己之过,这种纳谏之风都需要很了不起的胸襟。而孟尝君虽然没有得到喜欢的象牙床,但是却得到了跟随之人的忠心和美名,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对孟尝君来说也是十分的划算。针对孟尝君的这种行为,司马光感慨说:“孟尝君可谓能用谏矣。只要说的话有道理,即使是别有用心,也不因人废言,而是虚心采纳,更何况那些无私尽忠之言呢!”
但是,司马光对孟尝君本人的评价却是否定的,认为他是结党营私的乱国之人。为什么呢?因为从本质上而言,孟尝君广交朋友、轻财养士,甚至在各诸侯国为相,并不是为公、为国家、为社会、为百姓,而是为私,是为了保障和发展自己的势力与利益;他的门客们也都是忠于孟尝君本人,是以他为首的利益小集团,为他谋划“狡兔三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不是为国家和社会作谋划。所以,孟尝君虽然得享高位、富贵和声名,但是缺乏回报国家和社会之心,一味摄取而不图回报,致使遗祸后人。等到孟尝君去世后,其诸子争立,齐国和魏国乘机联合灭了薛地,曾经多国为相、显赫一时的孟尝君竟至绝嗣,令人叹惋。
孟尝君 - 历史评价
司马迁: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 司马光:君子之养士,以为民也。《易》曰:“圣人养贤,以及万民。”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烛微虑远,其强足以结仁固义。大则利天下,小则利一国。是以君子丰禄以富之,隆爵以尊之。养一人而及万人者,养贤之道也。今孟尝君之养士也,不恤智愚,不择臧否,盗其君之禄,以立私党,张虚誉,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乌足尚哉!《书》曰:“受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此之谓也。 “孟尝君可谓能用谏矣。苟其言之善也,虽怀诈谖之心,犹将用之,况尽忠无私以事其上乎!《诗》云:“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孟尝君有焉。韩宣惠王俗两用公仲、公叔为政,问于缪留。对曰:“不可。晋用六卿而国分,齐简公用陈成子及阚止而见杀,魏用犀首、张仪而西河之外亡。今君两用之,其多力者内树党,其寡力者藉外权。群臣有内树党以骄主,有外为交以削地,君之国危矣!”
王安石:“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 要评价孟尝君能不能“得士”,首先要弄清楚一个概念,那就是什么叫“士”,或者说“士”包括哪些人。在中国古代,“士”的含义甚广,既可指士兵、武士,也可指士大夫、贵族,还可以指青壮年男子,但最常见的含义应该是指具有某种品质、技能或才干的人和知识分子,这可以从一般的古汉语字典里找到,《孟尝君传》中的“士”应该只能是后面的两种人。 既然只要是具有某种品质、技能和才干的人就可以称为“士”,而不一定必须是知识分子,那就不应该把《孟尝君传》中的“鸡鸣狗盗之徒”排除在“士”之外,因为毕竟他们也有一技之长啊,而且除了“鸡鸣狗盗”以外,他们应该还有其它的技能和才干,他们才能够享受孟尝君给他们作为食客的待遇,否则,孟尝君就是一个白痴,每年费许多粮米去养活那些一无所长的废人。还有,司马迁之所以把这些“鸡鸣狗盗”之徒的事迹写进《孟尝君传》中,应该也是为了以此来证明孟尝君的能“得士”。其实,“鸡鸣狗盗之徒”不见得就是下三滥而让人看不起,起码他们比有些酸腐无用、虚伪卑鄙的知识分子可爱得多。梁山好汉时迁不就是这样一位“鸡鸣狗盗之徒”吗?梁山大寨不也正是由于招纳了许多这样有一技之长的“鸡鸣狗盗之徒”才兴旺发达的吗? 孟尝君的门客中除了这些“鸡鸣狗盗之徒”外,还有一些非同一般的人。比如,有一个名叫魏子的人,他替孟尝君到庄园去收租,去了几次一点粮食也没有收回,原来他私自把粮食借给了一位贤者,后来孟尝君受到了别人的毁谤,这位贤者不惜自杀来证明孟尝君的无罪。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魏子有知人之明,且仗义疏财、勇于承担责任,应该不能把他排除在“士”之外,至于大名鼎鼎的冯谖,他能为孟尝君收买民心,并使其去职后又恢复相位增加食邑,当然更应该是“士”了。
孟尝君 - 参考文献
《东周列国志》[明]冯梦龙 编 [清]蔡元放 评 竺少华 点校 岳麓书社 2002年08月 《史记》[西汉]司马迁 撰 中华书局 1982年11月 《黎东方讲史:细说秦汉》黎东方 著 陈文豪 整理 王子今 补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04月 《战国策》[西汉]刘向 撰 耿天勤 注译 湖北辞书出版社 2007年01月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朱研(演员)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