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黎笋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越南,越共,总书记黎笋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黎笋(越南语:Lê Du?n,1907年4月7日 - 1986年7月10日),越南共产党、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印度支那共产党的早期创始人之一,统治越南(包括北越时期)长达十七年。1930年印度支那共产党成立时成为首批党员。胡志明时期,黎笋进入位于北越的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且领导南越境内的地下共产党组织。1960年黎笋成为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从职务上看是除担任中央委员会主席的胡志明以外,最重要的越共领导人。1969年胡志明逝世后,越南劳动党不再设主席职务,作为第一书记的黎笋成为北越的最高领导人,领导并随后统一了越南。当1976年南越并入北越之时,越南劳动党改名越南共产党,黎笋成为越共中央总书记,成为越共的最高领导人。
,人物生平
1928年参加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在20世纪20年代便以一名铁路工人的身份投身共产主义。
1930年印度支那共产党成立时成为首批党员。
1931年任北圻党委员会宣传委员会委员。同年4月被法国殖民当局逮捕判20年徒刑,先后监禁于河内、山萝和昆仑岛等地。
1936年法国人民阵线执政时获释,回到中圻地区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1937年当选越共中央委员,任中圻党委书记。
1939年任党中央常务委员。
1940年再次被捕判10年徒刑,流放昆仑岛。
1945年越南八月革命后出狱,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抗法战争期间任南方局书记,并直接领导第七联区(原西贡市以北地区)的抗战工作。
1951年在党的第 2次代表大会上当选越南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3年调回北方工作。
1954年日内瓦协议签署后重返南方局。
1957年调回中央工作,任中央书记处书记。
1958年接替长征,任越党中央委员会代理总书记。
1960年越党三大上当选第一书记。
1969年胡志明主席去世后,黎笋继续领导越南人民坚持进行抗美救国斗争。越南全国实现统一后,黎笋着手推行“印度支那联邦”计划。
1976年越党四大将第一书记改称总书记后,一直担任总书记职务。
1979年黎笋被授予列宁和平奖。
1980年起兼任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
1960年起连续当选越南国会代表。
1986年7月10日在河内逝世。他的继任者是长征。黎笋讲述越南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和目的以及其历史的文章,合编为《越南革命:主要问题和基本任务》一书。
人物履历
日内瓦协议签订后,越南南方的许多位抗战者对该协议表示了失望。当意料到日内瓦协议所承诺将会进行全国选举的情况不会发生时�o黎笋敦促河内的越共在南方推行武装斗争行动的政策。但越南共产党的领导班子没有通过黎笋的提议。
1956年苏联共产党第20次大会赞同推出赫鲁晓夫 “ 和平共处 ” 的政策。按照此政策,各个共产国家就不该与西方作军事冲突,而是与资本主义作经济竞争。当时莫斯科希望河内不要再次挑起战争,并与北京一起,劝喻越共为避免战争,与南越政府解决权力问题而重开日内瓦会议。 河内当时的反应是不想与自己的同盟者关系破裂而公开反对莫斯科的提议,希望在武装斗争上继续获得苏联的支持。至少在那个时刻河内没有在17纬线以南进行武装斗争。
在黎笋正式向越共中央提交提议前,此文件亦曾在1956年12月初于金边举行的南方干部会议上作讨论补充修改。中央委员会讨论后,一致赞成有限度的加强在南方的军事活动,此决定后来亦在政治局通过。
任总书记
1960年9月越南劳动党举行第三届党代表大会。大会的决议指出, 越南革命将同时向两个目标迈进:“ 在北方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 与“ 解放南方 ”。参与大会的576位代表选出了黎笋为总书记,政治局的第一号人物。
黎笋在担任总书记的时候,常自我控制,改变自己的观点来配合其它各位领导人的观点。 说明了为何第15号决议在1959年获得通过,同时在党第三届大会通过。但新总书记仍督促领导层去执行。胡志明与他的同志们仍感到问题的存在,很难定出一个具体的战略计划,例如该武装斗争的决议对莫斯科、北京与华盛顿所产生的后果如何。 然而,越南劳动党内部权力均衡随着时间而迅速改变。黎笋在当上总书记后几年, 他在北越党中央的权力地位得到了巩固。
内部斗争
在黎笋刚担任总书记时, 他常自我抑制自己的主见来迎合其它比他资格老声誉高的领导人。越南人民军上将陈文茶在叙述他成功的历史生涯中披露黎笋初期当任总书记时在党内的影响程度:1959年的一天,陈文茶收听到英国BBC广播电台报导越南共和军与同塔梅地区抗战人员的军事冲突。陈文茶在一位队友陪同下前往会见黎笋�o建议必须派遣北方干部来训练南方干部和战士们,以增强他们的工作和战斗能力并初步要求北方派来一百名年青干部南下。但黎沉默几分钟后说,政治局难以批准此建议。在陈的坚持下,黎最后认为最好把要求的人数减少,一半人数的数字被提出。但黎笋说若人数更少,他保证将会得到批准。终于,两人达成妥协的人数为25人。几年后,越共内部权力的均衡情况不再出现。
势力上升
胡志明在越共党内所担任的角色日益被减弱, 被限制为 “ 一位久经考验的外交家与外交政策的顾问,同时被视为民族与革命的精神领袖的完美人物” 。胡志明的威信与广泛的人际关系,例如胡志明与毛泽东的密切关系,使他掌管越共的政治与外交等方面上的地位屹立不倒;党内年青的领导人,不管他们喜欢与否,都没法与胡挑战。 然而,直至1965年当美国正式派遣军力介入越南南方之时,胡志明在越共党内的角色只带有象征性质而已。胡志明身边最亲近的人物武元甲日后亦被孤立与打击。当时国际上的舆论说�o武元甲是胡志明之后的越南争取独立斗争的第二名英雄。越南境内外的人亦一致认为武元甲是奠边府战役辉煌胜利的指挥者,他是北越部队中一位威信最高的将军。
黎笋有绝对权力的欲望。通过孤立胡志明、武元甲以及其它同志的事件�o体现出黎笋曾建立了他在河内的不仅是忠实于他,还可共同决心全力推行他的革命目标的领导机器”。 签订1954年日内瓦协议,使黎笋认为,为了革命的成功,他必须以任何的代价,排除哪一位不相信以武装斗争赢取胜利的人。
战后时期
1976年尾�o在党第六届代表大会上越南劳动党改名为越南共产党。黎笋再次当选为总书记。政治局的14位正式委员是黎笋、长征、范文同、范雄、黎德寿、武元甲、阮维贞、黎清毅、陈国环、文进勇、黎文良、阮文灵、武志功、朱辉敏。三位候补委员是素友、武文杰与杜梅。
在谈及和平时期的越南共产党人�o戴维艾利奥特在他的《越南战争》书中高度评价那些领导人。他分析那些越共领导人仍然生存至战争结束最后一刻, 他们 “ 常是那些意志坚强、教条以及绝对坚信革命的人。但是那些人并不是具有能力把越南引上发展的道路。” “ 他们曾体现异常的勇敢�o甚至是英雄的行为。但他们亦学会了生存的手法而它使战后应采有开放的策略的发展受到限制……最严重的是,他们相信革命运动比个人的各种权利更加重要�o并使许多干部,许多蔑视法制的人以它为借口来贪污�r他们认为革命目标可以代替方法。”
上一篇:桃井理乃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