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梅葆�h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梅兰芳,农历,演出梅葆�h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梅葆�h(1930-2000),是梅兰芳先生的第七个子女。1943年在梅夫人福芝芳的师妹李桂芬女士指导下开始学习京剧老生。新中国成立前夕,葆�h考取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教育系,一边加强中外语言文学的学习,一边继续学习京剧。这期间她又拜陈秀华为师,学习了许多余派剧目。1953年她被分配到中国戏曲学校任国文教员,后又拜王少楼师。1954年梅葆�h被调往中国京剧院,开始了长达45年的演员生活。她还曾拜马连良为师深造表演和身段;拜杨宝忠为师学习杨派的唱念艺术。,
梅葆�h - 简介
梅葆�h,女,京剧老生。祖籍江苏泰州。出生于1930年9月28日,农历庚午年八月初七日;逝世于2000年5月23日,农历庚辰年四月二十日。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唯一女儿,被视为掌上明珠,故取名“葆�h”,�h--美玉也,生于北京无量大人胡同。农工成员。她自幼天资聪慧,父亲一有戏,总是闹着要一同去剧场。母亲福芝芳的师妹李桂芬是师从刘鸿声唱老生的第一代著名京剧女演员,她发现葆�h性格豪爽,大嗓尤为高亢洪亮,韵味十足,是棵唱老生的好苗子,于是毛遂自荐,从1943年起教葆�h学起了京剧老生。从此葆�h白天读高中,晚上抽空学戏,吊嗓练功,春去冬来,从不间断。梅葆�h的演唱,规范讲究,嗓音苍劲醇厚,衷气充沛;扮相俊美儒雅,表演细腻严谨。其擅演剧目有:《红鬃烈马》、《四郎探母》、《捉放曹》、《文昭关》、《战太平》、《辕门斩子》等。
梅葆�h - 生平
葆�h自幼天资聪慧,血液里流动着梅氏家庭艺术的遗传基因,打小做着明星梦。她尤其崇拜父亲的学生、自己的师 姐言慧珠。1943年,葆�h师承李桂芬,学唱老生。从此葆�h白天读高中,晚上抽空学戏,吊嗓练功,春去冬来,从不间断。1946年,葆�h、葆玖在上海皇后大戏院初登台,演出《四郎探母》,首演即获成功,那时葆�h16岁。新中国成立前夕,葆�h考上了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教育系,在这期间她又拜陈秀华为师,学习了许多余派剧目。
1953年,葆�h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中国戏曲学校(即现在的中国戏曲学院)任国文教员。在这期间,她又拜王少楼为师。1954年,葆�h被调往中国京剧院,开始了达45年的演员生活
1955年,中国京剧院派出一支由优秀青年演员组成的青年团访问北欧,葆�h也在其中。欧阳予倩先生专为葆�h与江新蓉导演排练了《人面桃花》 ,她饰小生崔护。在瑞典演出期间,梅兰芳的老朋友、瑞典国王古期塔夫六世亲切会见了她,重温了当年他与梅兰芳先生的友谊。1956年,梅兰芳先生以文化大使的身份率中国京剧团访日,葆�h、葆玖也一起随行。受到日本各界热烈欢迎。1958年,葆�h被调到梅剧团在父亲身边工作,从此随父亲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走遍了大江南北。1959年,建国十周年大庆之际,梅先生创作出生前最后一出剧目《穆桂英挂帅》,葆�h、葆玖在戏中饰穆桂英的儿女金花和文广,父女三人同唱一台戏,给后人留下一段佳话。谦虚好学的葆�h继拜马连良为师深造表演和身段后,又拜杨宝忠为师学习杨派的唱念艺术。
梅葆�h - 坎坷经历
1961年,梅兰芳先生病逝,葆�h、葆玖姐弟俩继承父亲的遗志,挑起了梅剧团的重担,开始了他们之间的长期合作。1964年“戏改”后,男不许演旦、女不许演生,姐弟俩渐渐被打入冷宫。1966年“文革”开始,他们也未逃脱被抄家、批斗、下放劳动、接受“再教育”的厄运,下放到北京天堂河农场劳动。奉调回城后,她只好改行唱老旦。她非常认真地从头学起。在饰演现代戏中的老旦角色时,尽管常让她担任B组演员,尽管常让她在工厂农村演,但她都认真准备,认真地演。在偏僻的农村,她和大家一起背着行李,走几十里山路,一个村一个村地演。她和李世英排演了现代小戏《送货路上》,受到农民观众的喜爱。观众看到这位艺术大师的女儿如此质朴,没有架子,都敬佩不已。
“文革”结束后,她以全部的精力排演了她拿手的《辕门斩子》等一批剧目献给观众。1983年,由葆玖、葆�h率领的梅剧团访日,为推动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同年,她与张君秋之女张学敏排演了老舍创作的《新王宝钏》及新编历史剧《三关排宴》。
那几年中姐弟俩演出活动十分繁忙。在一次各民主党派的联欢会上,农工民主党的负责人邀请她参加农工民主党,她欣然接受,加入了该党,并在党内担任中央联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任职期间,她遵守农工民主党各项政策,积极参政议政。在参加农工民主党中央慰问团前往广西前线慰问时,她顾全大局、不摆架子、不畏艰险,为慰问演出的成功做出了贡献,受到前方将士的赞扬。为此,农工民主党中央特致函北京京剧院,褒奖她在前线的卓越表现。在第十、十一届农工民主党全体代表大会上,她被选为中央委员。还代表农工民主党参加了中国妇女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梅葆�h - 擅演剧目
梅葆�h的演唱,规范讲究,嗓音苍劲醇厚,衷气充沛;扮相俊美儒雅,表演细腻严谨。她的演唱风格,初以高亢洪亮为主,后习余派、杨派,追求韵味的醇厚。至后期,又主要演习孟小冬之唱法,颇有心得。其擅演剧目有:《红鬃烈马》、 《四郎探母》 、《捉放曹》、《文昭关》、《战太平》、《辕门斩子》等。
梅葆�h - 复出经历
1983年,由梅葆玖、葆�h率领的梅剧团访日。这是梅剧团第四次、“文革”后首次访日,为推动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回国后,她与张君秋之女张学敏排演了老舍创作的《新王宝钏》及新编历史剧《三关排宴》,演出达数十场。
京剧女老生多擅长唱文戏,而她在近50岁时偏要尝试排演武老生戏―― 《战太平》 。于是她天天扎着大靠、练甩发、练身段、练武打。膝关节受伤了,但丝毫没有削弱她坚定的信念。《战太平》在北京成功的演出后,又在东北各地演出多场,直到北医三院的医生向她发出再演下去伤腿有可能致残的警告才作罢。尽管这样,尽管从此后严重的伤痛一直伴随着她,但她一直为自己近50岁时这一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勇攀新的艺术高峰的举动而自豪。
1987年她退休了,因为舍不得离开心爱的舞台,心里有着很强的失落感,很少流泪的她流泪了。
1993年,她与国内众多京剧艺术家组成阵容庞大的京剧团赴台湾演出,其间拜会了张学良、陈立夫、蒋纬国、辜振甫等各界人士,为促进两岸的交流与了解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1997年香港回归,她应邀参加阵容庞大的内地京剧团赴港贺演。
1998年与弟梅葆玖同去意大利讲学,后又同去美国考察讲学。葆�h的演唱,规范讲究,嗓音醇厚,衷气充沛,扮相俊美儒雅,表演细腻严谨。她与葆玖合演的《红鬃烈马》 、《四郎探母》更是将梅派青衣与余派老生的神韵发挥得淋漓尽致。她主演的《捉放曹》、 《文昭关》 、《战太平》、 《辕门斩子》等剧目已成为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
上一篇:蒙骜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