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专诸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吴王,公子,楚国专诸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原来,公子光的父亲是吴王诸樊。诸樊有三个弟弟:大弟余祭,二弟夷,三弟季子札。诸樊知道三弟季子札贤,故不立太子,把王位依次传给三个弟弟,想最后把国家传到季子札手里。诸樊死后,传余祭。余祭死,传夷。夷死,当传给季子札。季子札不肯受国,隐匿不知去向,吴王便立夷之子僚为吴王。公子光说:“假若以兄弟为次,则秦子当立为王;若以儿子为序,则我光当是继承人,当立为王。”所以便偷偷的养谋臣勇士以伺机夺王位。公子光厚待专诸,并敬其母,隔三差五就派人给专诸家送钱送粮,给专诸母亲送好吃的饭菜。专诸感其思,以死相许,并献计,投王僚爱“鱼炙”之好,藏剑鱼肚,伺机行事。为此,专诸特往太湖边学烧鱼之术,练得一手炙鱼的好手艺,然后见公子,光乃藏专诸于家中。
专诸虽然感于公子的厚待而决心以死相报,但是却牵挂自己的母亲一旦自己死后没有照顾。母亲知道了儿子的心事,告诉专诸,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做名垂青史之事,不要因为家庭小事而遗憾终生。他对儿子说自己口渴,要专诸去取清水来喝。专诸去去清水,回来后发现母亲已经吊死在后堂了。他的母亲以死断绝了儿子的犹豫之心,免除了专诸的后顾之忧。
专诸 - 鱼肠剑
剑名鱼肠剑,为专诸刺王僚时,置之鱼腹中而得名。剑虽利刃,然未有诸书所谓之神。所谓为欧冶子、干将之流所铸云云,皆诸家附会之妄言,未见正史。鱼肠,因专诸刺王僚的故事而闻名。
据《吴越春秋》中讲,公子姬光备办酒席宴请吴王僚。当时王僚穿了三重铁甲,使兵卫陈道,立侍持刃,但仍然未能防住公子姬光的精心算计。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公子光假装脚有毛病,进入地下室,让专诸把鱼肠剑放到烤鱼的肚子里,然后把鱼进献上去。其中姬光退避、专诸献鱼是阴谋中的关键一环--有了鱼中所藏之剑,专诸才能擘烤鱼,推匕首,进行刺杀行动。专诸固然是个胆大的刺客,而那柄精巧的鱼肠剑竟然锋利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经它一刺,吴王僚不但透胸断骨,而且被贯穿了铁甲,直达后背。一代枭雄随风而去,公子姬光上台,这才引出了以后的吴灭楚,越亡吴的精彩故事。
鱼肠剑,一名鱼藏剑,据传是铸剑大师欧冶子为越王所制,他使用了赤堇山之锡;若耶溪之铜,经雨洒雷击,得天地精华,制成了五口剑,分别是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和巨阙。
鱼肠剑既成,善于相剑的薛烛被请来为它看相,薛烛的相剑本领尤如通灵一般,他感受到了鱼肠剑中所蕴藏的信息,因此回答道:鱼肠剑“逆理不顺,不可服也,臣以杀君,子以杀父。”后来越国进献宝物给吴国。
关于鱼肠之名的来历,一说是由于剑身上的花纹有如鱼肠,凹凸不平,因此得名。另一说是由于它小巧得能藏于鱼腹之中。
专诸 - 侠的意义
春秋末期,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那便是专门刺客的涌现。这是一批生活在民间、不图富贵、崇尚节义,身怀勇力或武艺的武士。他们与某些权贵倾心相交,为报知遇之恩而出生人死,虽殒身而不恤。晋国的豫让、吴国的专诸、要离,都是春秋末期最为著名的刺客。专门刺客的出现,正如章太炎所分析的:“天下乱也,义士则狙击人主,其他藉交报仇,为国民发愤,有为鸥枭于百姓者,则利剑刺之,可以得志。”这正是侠的品格。
专诸 - 评价
唐雎曰: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降于天。
司马迁: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岂妄也哉!曹沫盟柯,返鲁侵地。专诸进炙,定吴篡位。彰弟哭市,报主涂厕。刎颈申冤,操袖行事。暴秦夺魄,懦夫增气。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庞维仁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