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孔维克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作品,孔子,中国孔维克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孔维克采用大全景的布局,包容下长天大野、古道巨岩、老树飞鸟、旅人行车,使人看到了二千年前的巨岩巍巍、大野荡荡、古道漫漫、长天茫茫;看到了苍凉与悲壮;看到了乱世中哲人独思治国济世、匡正伦常的坚毅抱负和宏壮的历史使命感。展卷细续,又可发现这幅作品笔到神到,每个细节都可见其功力与才华。孔维克是个灵活并善于融会贯通的人,这也是儒家的“大道”之理。他将油画表现大题材、大环境的长处,移用到工笔画的造型和处理中,也就有了“意匠经营、九朽一罢,多层晕染,整体铺陈,垂线平涂、装饰风味”等特色。具体到实处,譬如构图,他选取开阔的大全景,在四分之一处横裁天地的地平线扩展视野,平添了视觉张力;在局部上,虬枝横斜、岩石错落、土路曲折,其苍凉和悲壮也触目惊心。
画路技法
孔维克画路较宽,从人物本身及其画面配景看,中国画的三大科――人物、山水、花鸟诸方面他都下了相当深的功夫;从画面技巧看无论工笔手法还是写意技法,他均能驾驭自如;从题材看,无论是古典题材还是现代题材,抑或农村或城市题材,也无论是大型题材还是抒情小品,他都找到合适的语言去表现;他既能画大画如《白英点泉》(10米×3米)《孔子与弟子72贤图》(2.5米×5.4米)《公车上书》(2米×2米),也能画盈尺册页、扇面,还出版过扇面画集。
孔维克在著文的同时,也在另一形式上再一次发挥了他对“救亡图存的忧患意识,舍身成仁的报国赤忱”的理解。值得一提的是《公车上书》,它虽然不是直接述及先祖的画作,但其精神和情感却与儒家情操并无二致,仍旧表述了他对“成教化、助人伦”儒家艺术观的崇尚与实践。这幅作品是孔维克的另一代表作,有人将这幅作品与《孔子周游列国图》并论为:同样充满着儒家思想的大智大勇的阳刚之气,只不过情感基调已从激昂蹈厉转变为勃郁沉雄。事实上《公车上书》是他对儒家风范,特别是孔子舍身取义之说的一种直抒胸臆。
孔维克在艺术思想上追求将东方博大的人文关怀、包容的天人合一、诗化的古典情结,与现代的审美意识,文化趋向、生存理念相契合。他在画面的形式构成、笔墨的审美嬗变、线条的表现技巧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研究和多方面的探索,其一系列的作品诠释着他在这几方面的深层次思考。其作品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获得画家和艺评家们广泛关注和佳评。
获得荣誉
孔维克代表作《孔子周游列国图》获加拿大国际水墨大赛金奖,先后被中国邮电部、国家邮政局选为电话磁卡及邮政明信片向全国发行; 《公车上书》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杏坛讲学》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高士图》获中国首届国画家学术邀请展国画家奖;《白英点泉》获新亚欧大陆桥全国美术作品汇展特别荣誉奖;《孔子川上观水图》(合作)应邀参加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全国美展;《孔繁森》应邀参加光辉80年人物画精品展。
《美术》、《国画家》、《美术观察》、 《美术报》等全国不少重要学术刊物常对他进行专题评介和采访,海内外有影响的报刊经常对其作艺术报导;作品多次被收入各类画册、专业辞书,作品及传略入载《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画卷、壁画卷、插图卷。
1997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协评为中国画坛百位杰出画家之一;2000年在北京举办了孔维克作品研讨会暨画集首发式;代表作2001年入选文化部、中国美协、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的“中国画百年展(1901―2000)”及同名画集。
个人言论
孔维克说:“计划生育工作当务之急是调整人口结构,调整人口结构比控制人口数量更重要。建议高学历者可以生三胎以调整人口素质。”“让所有夫妇都能生育两个孩子,不光单独家庭可以,公民都应享受二胎这种相同的生育政策,从而形成人口结构比例的良性循环。”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周厚恩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