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赵一曼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赵一曼,宜宾,哈尔滨赵一曼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赵一曼(1905-1936),女,原名李坤泰,学名学名李淑宁,又名李一超,四川宜宾人,著名抗日民族英雄。,
赵一曼 - 生平简介
1905年 10月25日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县北部白杨嘴村一个封建地主家庭。父亲李鸿绪,母亲兰明福。曾花钱捐了个“监生”的功名,后自学中医,为乡里看病。母亲兰明福,操持家务,共生六女三男,一曼排行为七。
1913年 8岁,入“私塾”学习,成绩良好。
1918年 13岁,父亲逝去,由封建思想严重的大哥李席儒和大嫂周帮翰管家。
“五四”时期接受进步思想,反抗封建礼教,谋求妇女解放,冲破封建地主家庭束缚,走上争取人民解放的道路。
1923年 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6年 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
1927年 9月,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8年 冬奉命回国,先后在宜昌、上海、江西等地从事秘密工作。
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调到东北,在沈阳工厂中领导工人斗争。1933年,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同年4月,参加领导了哈尔滨电车工人反日罢工斗争。
1934年 春,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铁北区区委书记,发动群众,建立农民游击队,配合抗日部队作战。后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率部活动于哈尔滨以东地区,给日伪以沉重的打击。
1935年 11月,与敌作战中,为掩护部队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在狱中,敌人动用酷刑,她坚贞不屈。敌人为获得我军情报,送她去医院治伤。她却乘机晓以民族大义,教育争取了看守的伪警察和治伤的护士。
1936年 6月28日,3人一同逃离哈尔滨奔往抗日游击区。第三天清晨,在距离游击区不到10公里处,被伪骑警追上逮捕。敌人用尽各种酷刑,她严守机密,挫败了敌人的图谋。
1936年 8月1日,敌人将她押往珠河县。8月2日,敌人将其绑在大车上,在珠河县城“游街示众”。面对敌人的屠刀,她大义凛然,毫无惧色,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壮烈牺牲于珠河县(今黑龙江省尚志县)小北门外,年仅31岁。
赵一曼 - 相关荣誉
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赵一曼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赵一曼 - 英勇事迹
“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是著名的女民族抗日英雄。五四运动期间,赵一曼受到革命思想影响。1924年大姐夫郑佑芝用通讯的方式介绍她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夏,她加入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宜宾地委妇女委员和县国民党党部代理妇女部长。1927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7月,武汉政府反共,她转移到上海,随即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翌年与同学陈大榜(陈达邦)结婚。1928年冬,她因疾病和身孕,奉调回国,先后到宜昌、上海、南昌等处做地下工作。 1932年春,她被派到东北地区工作,更名为赵一曼,先后在奉天(沈阳)、哈尔滨领导工人斗争。翌年,为掩护身份,她曾同满洲总工会负责人老曹(黄维新)假称夫妻。1934年7月,她赴哈尔滨以东的抗日游击区,任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后任珠河区委书记,一度被抗联战士误认为是赵尚志总司令的妹妹。1935年秋,她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群众亲切称她“瘦李”、“李姐”,被当地战士们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女政委”。
日伪报纸也为之惊叹的这位“红枪白马”的妇女,其实并非超人,而是当时革命洪流中推出的弄潮儿。赵一曼在珠河游击区时,伪满的哈尔滨报纸刊登了题为《共匪女头领赵一曼,红枪白马猖獗于哈东地区》的报道,尽管有很多污蔑不实之辞,却也把她说得神乎其神。其实,赵一曼从外貌看是个消瘦且病弱的女子,只是革命时代赋予她无比坚强的意志。
赵一曼 - 大事记
“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马列主义在中国得到了传播。一曼的大姐夫、革命青年郑佑之把当时的新思想带到了白杨嘴这个距离县城120多里的深山沟里,启发她觉醒,帮助她冲破剥削阶级思想的羁绊和封建家庭的束缚。
1923年 一曼在团组织和郑佑之的热情关怀与教导下,思想进步很快,由郑佑之和何王必辉用通信方式介绍,经成都地方团组织批准,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4年 8月6日,在向警予主编的《妇女周报》上发表3000多字的文章《被兄嫂剥夺了求学权利的我》,笔名“一超”,她在文章中写道:“我自生长在这黑暗的家庭中十数载以来,并没有见过丝毫的光亮,阎王似的家长哥哥,死死把我关在那铁围城中,受那黑暗之苦。”“我感觉到这一点的时候,我极想挺身起来,实行解放,自去读书。奈何家长哥哥专横,不承认我们女子是人,更不愿送我读书……请全世界的姊妹们和女权运动者,帮我设法,看我如何才能脱离这个地狱家庭,如何才能完全独立?”文章发表后,受到许多革命青年的声授和支持,当地团组织也同她建立了联系。
1925年 10月26日,在白花场正式成立了团支部,一曼任支部书记。
12月13日,在曾家湾石板寺召开白花场妇女解放同盟会成立大会,推选一曼的二姐李坤杰(团员)为会长,一曼名义上担任文书,实际负责会务工作。妇女解放同盟会成立后,积极为妇女办事,受到妇女群众热烈拥护,会员很快发展到180多人,妇女会还在白花场办了一所义务女校,贫苦农民的女孩子和成年妇女,第一次走进了学校的大门。
1926年 2月中旬,一曼趁哥嫂不在家之际,冲出了封建家庭的牢笼,进入宜宾县城,住到当时宜宾地委机关所在地武庙街郑家院子里。从此,她踏上了新的革命途程。
2月28日,在团组织和团员郑秀石、郑奂如的帮助下,抓紧复习了数学、国文等课程,考入宜宾女子中学(现宜宾第二中学)一年级二期第三班读书。在宜宾女中,她主动接近同学,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把自己订的《妇女周报》送给大家看,还给同学们讲从鸦片战争以来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和军阀混战、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现状。她说得悲愤激昂,同学们深受感动。大家觉得这个乡下来的姑娘很有见识,因而都和她亲近起来。她象一块磁石,把同学们紧紧地吸引和团结到自己周围,革命思想迅速在同学中传播着。在同学中的威信越来越高,她被选为女中学生会常委兼交际股股长。
5月4日,宜宾学生联合会改组,一曼代表女中学生会参加学联,任常委、负责宣传工作。宜宾妇女联合会成立时,又当选为妇联常委会主席。
“五卅”运动一周年时,掀起抵制洋货(亦称“仇货”)的高潮。被学校开除后,继入川南中山中学。在宜宾县城一年,曾任共青团女中支部委员和该校学生会主席、叙府学生联合会常委和学联党团书记、妇女联合会主席。同年冬,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政治大队学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