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王树声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司令员,军区,王树声王树声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937年3月,西路军失败,孤身辗转,历尽千辛万苦,于8月到达陕北延安。毛泽东在窑洞里接见了他,说:“西路军的失败你没有责任”后介绍他去抗大第三期学习。之后,又转入马列学院第一期学习。
1938年4月,任晋冀豫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指挥所部开展后游击战争,发展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
1940年6月至1943年10月,晋冀豫军区撤销,成立太行军区,任太行军区副司令员,协助刘伯承指挥抗日作战。
1944年9月,率部进入豫西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组建了河南军区,任司令员。
1945年10月,奉命率部南下桐柏山,与新四军第5师会合,组成中原军区,任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司令员和政治委员。接着奉命率部移师光山泼皮河,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与兄弟部队一起,牵制国民党军精锐部队30余万兵力达8个多月之久,为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
1946年6月,参与指挥中原突围,率左路军先后突破敌重兵防守的平汉铁路和汉江防线。8月初,1纵撤销,组成鄂西北军区,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武当山区开辟鄂西根据地。
1947年7月,率部随刘邓大军挺进中原,任鄂豫军区司令员,配合刘邓主力,粉碎国民党军“重点清剿”,为重建大别山根据地打开了局面。
1949年5月,任湖北军区副司令员。7月,兼任鄂豫皖边剿匪指挥部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统一指挥湖北军区部队和三野、四野各一部,彻歼灭了大别山国民党残匪,活捉敌中将总司令汪宪以下1.5万余人。
1950年5月,任湖北军区司令员。
1951年8月,任中央革命老根据地访问团鄂豫皖分团团长。
1954年1月,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军械部,致力于研究改善我军的武器装备,加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2月,任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湖北省军区司令员。9月,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国防部副部长。
1955年3月,任总军械部部长。9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6年9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59年4月至6月,参加中国人民军事友好代表团访问蒙古、东德、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亚七国。1959年11月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协助院长叶剑英元帅致力于军事科学的研究工作。
1960年,组织领导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各种条令条例的制订工作,还参加徐向前主持的红四方面军战史编委会的领导工作(至1973年结束)。
1961年2月,向中央军委副主席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汇报我军《合成军战斗概则》、《连以下步兵战斗条令》、《空军飞行条令》的制订情况。4月24日,发表军事著作《几点作战经验》。
1961年至1963年,主持筹建军事科学院军事技术直观教研馆,建成后的该馆分设9个教研所,成为对干部进行军兵种知识和合成军知识教育的基地。
1969年4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70年3月,遵照中央军委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带领军宣队进驻七机部等国防工业口,对其所属院、所、厂实行军管。
1971年6月,出席军事科学院第一届党代会。11月30日,陪同周恩来总理接见阿尔巴尼亚军事代表团。
1972年1月,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带领11人组成的“学习调查组”赴南京军区调查,为军委扩大会议的召开提供第一手材料,向军委写出了林彪对军队建设进行破坏情况的调查报告。2月,陪同周恩来总理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5月20日,以国防部副部长名义邀请坦桑尼亚军事代表团来华访问。6月20日,陪同董必武代主席,接见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7月10日,陪同周恩来总理会见也门总统伊斯梅尔。7月18日,陪同周恩来总理宴请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总理艾尼。9月29日,陪同周恩来总理会见日本国首相田中角荣。10月,以国防部副部长名义邀请秘鲁军事代表团来华访问。11月,任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党委第二书记。
1973年8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74年1月7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
王树声 - 名人轶事
善射将军
将军善射,于红四方面军有“神射手”之称。1927年黄麻起义时,王树声将军率领农民自卫军守麻城。敌红枪会万余人攻之。将军登城北门,见敌蜂拥蚁行而至,为首是一红衣“师爷”。将军取步枪,推弹上膛,射之,“师爷”应声倒地,群匪四散逃命。红四方面军老战士董国元言,长征途中某日,见王树声将军为红军战士授短枪射击要领。将军举驳壳枪,指一座屋顶言�“我打右下角翘起的三片瓦”,话音刚落――啪、啪、啪!三片瓦被击得粉碎。“文革”中某日,将军为其子表演射技,以气枪击梨树上的梨子,连发三枪,三只梨相继坠地。其子捡之,见三梨竟完好无损,盖弹丸均击于梨把上也。该年将军已逾花甲。
遭劫下跪
1937年3月13日,红九军剩余的300多人和骑兵师剩下的100多骑兵,编为右支队,由西路军副总指挥兼九军代军长王树声等率领,沿祁连山深处向东跋涉。西路军失败后,大家又把两个行动不便的伤员隐蔽好,王树声把剩下的8个人分成两个小组,分路赶回陕北:王树声、杜义德加上营长谭云保和一个通讯员是一路;李新国和通讯员曹丕堂、秦传山、周德玖是一路。王树声、杜义德、谭云保等4人与李新国等4人在民勤骆驼店分手后,当天夜里,王树声等4人遇到蒙古土匪(李新国则说是蒙古盐卡的税警)的包围。土匪大声喊叫著,让王树声他们缴枪。4人冲出房子,见十几支黑洞洞的枪口在骆驼后面瞄着他们。杜义德拔枪要打,王树声大声制止着。王树声“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杜义德等惶惶然,赶紧把他扶起,王树声说:“他们是一伙经济土匪, 要的是我们的金条和枪,不是我们的人。要不他们早就该开枪了。土匪人那么多,打起来只能遭受无谓的牺牲;再说,伤了帐篷里的老百姓怎么办,我们的使命是到陕北去,向党中央汇报。革命战士不怕死,可死在这里值得吗”,3个人被勉强说通,痛苦地把枪和金戒指之类交给了土匪。果然土匪没有杀他们,并每人还给他们一个金戒指,让他们作东去的路费。走到靖远县境,王树声巧遇红五军保卫局长欧阳毅。他也是在西路军失败后,东返途中辗转流落到此的;因身体不好,又用光了盘缠,就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在这里写字卖字,想休息一段,再行东去。见到副总指挥王树声,欧阳毅喜出望外,便想让王树声给自己打下手,抻抻纸,磨磨墨,等积攒点盘缠再走。王树声不屑于此。欧阳毅只好随这位副总指挥一起东去。
王树声生得敦实剽悍,脸上点缀着许多紫红的酒刺疙瘩,绰号“绷麻子”。一般胆小的百姓见了就怕。在向一家老乡找饭吃时,王树声因与老乡成年的儿子发生口角,被追逐,先行逃跑。后又遇开明绅士俞学仁,陪他到陕北。刚踏入陕甘宁边区地界,王树声就被几个红军便衣侦察员掀翻在地,捆了起来。押回驻地,首长见了,这才被证明他不是国民党马家兵的奸细。那开明绅士俞学仁也陪着受了一场虚惊。这将军之跪,并非王树声的耻辱,倒是他粗中有细,灵活决断,善於在特殊情况下保存自己的绝好例证。不然,何以有建国以后的大将王树声,何以有大军区司令员杜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