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丁晓红(歌手)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中国,献唱,美丽丁晓红(歌手)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记者目前了解到,有这样一个创作团队,他们是包括为《好人好梦》、《向天再借五百年》等担任作词的樊孝斌、《好日子》、《常回家看看》等优秀作品深为大众喜爱的著名词人车行,为《警察的承诺》、《越来越好》等担任作曲的李昕,成功为《精忠报国》、《青藏高原》等编曲的“配器高手”张宏光,《中国娃》、《好运来》等的曲作者戚建波,《咱老百姓》、《爱在天地间》等歌曲的词作者云剑,众多国内音乐圈的顶尖音乐人,共同在打造一个新民歌代表。为其量身定制了四首单曲于近日正式推出,获得业界及听众一致好评,一位新人能吸引如此众多的顶尖音乐人倾力打造,既难得同时又引人注目,这到底是怎样一位歌手呢?
记者带着歌迷们的关心和好奇采访了这位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的新民歌代表丁晓红。刚一见面,笔者便被这位动感时尚、活泼漂亮的80后女孩儿所吸引,她大气直率的性格也不禁使我们拉近了距离。
谈起与音乐的渊源,晓红说这要追溯到十年前,来自辽宁的丁晓红从小就喜欢音乐,老师也喜欢这位有着良好乐感和刻苦勤奋的学生,于是介绍晓红到北京学习声乐。都说高考是千万人在争走独木桥,解放军艺术学院做为中国数一数二的高等艺术学府,更是让人望而却步。2002年,晓红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妈妈的全程陪同下,挑战心理和精神的极限,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在这里丁晓红也见到了自己喜爱和崇拜的老师们,说到这里,晓红满含感激地说:“我有今天,离不开李双江老师、梦鸽老师、黄华丽老师、对我的悉心教导,离不开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主任王世魁教授,许红霞教授,解放军艺术学院孟玲教授,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教研室主任方琼教授等著名音乐教育家对我的专业艺术指导及背后的默默奉献。”四年的大学生涯丁晓红连续获得总成绩第一名的一等奖学金,品学兼优的她在这四年里为以后的声乐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记者问到作为80后的丁晓红为什么不选择唱流行歌曲时她说:“我喜欢流行歌曲,以后也会多尝试一些风格的流行歌曲,这次我推出的四首单曲其中《平凡的人最幸福》就是采用的流行唱法。但是民族歌曲是我的根,是我唱流行歌曲的技术支持和灵感源泉,而且我坚信李双江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我有义务、有责任为我们的民族歌曲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我希望能通过我们年轻一代的传播,为民歌带来更多的青少年听众,我会努力使民族歌曲更加时尚化,年轻化,通俗化,年龄是我的优势,更能传播年轻人的心声。”也正是丁晓红这种对于民族歌曲的热爱、责任感和具有成为优秀音乐人的潜质,才使众多音乐界大腕愿意倾囊相授,出手相助。
为此我们专程采访了著名词作家樊孝斌老师,樊老师拥有大量的知名作品,并且风格多样,跨美声、民族、流行等多个领域。尤其是由韩磊演唱的《康熙王朝》片头曲《向天再借五百年》,大气澎湃,妇孺皆知,和樊孝斌老师合作的都是大腕明星,可以说是众星捧月,但樊老师爱才,提携后背更是竭尽全力。《向天再借五百年》的豪迈在这里变成了《平凡的人最幸福》,听着“一根萝卜下一碗白米粥”的歌词,不由感慨樊老师的神来之笔,胸怀如此广阔,可以是皇朝、江山,亦可以是百姓普通生活。谈到此次与丁晓红的合作,樊老师多次表示,丁晓红是个有潜力的女歌手,音色好,表现力强,众多词曲作家都很看好她,这次的合作仅仅是个开始。
献礼祖国六十华诞,丁晓红以歌声《报答祖国》
在这里,丁晓红特地介绍了《报答祖国》这首歌,“作为你的儿女,我多么幸福,血我为你洒,汗我为你落,好儿女要报答祖国,一生为祖国勇敢拼搏……”丁晓红用婉转而大气的歌声唱出了这首《报答祖国》,为祖国六十华诞献礼,同时也唱出了每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和感恩之情。她说:“祖国的六十岁生日就要到来了,作为中华儿女的一份子,我们总应该做点什么,钟爱这首《报答祖国》可能和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有关,军人对于祖国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和热爱,在中国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四年学习生涯,是我最难忘的经历。”
“看到你的笑容,我多么快乐,路我跟你走,爱我对你说。好儿女要报答祖国,一生和祖国志同道合,就是一颗流星,也为祖国闪烁,祖国就是我的心窝”,丁晓红对《报答祖国》的这句歌词非常喜欢,“无论到什么时候,我都深深热爱我的祖国,都不能忘记祖国对我们的关爱,唱这样一首歌,就是为了表达对祖国的生日祝福,表达我们中华儿女与祖国的甘苦与共”,丁晓红深情地说。
《报答祖国》歌词质朴深情,旋律流畅自然,声音优美大气,是由凭借《好日子》、《常回家看看》、《越来越好》等优秀作品深为大众喜爱的著名词人车行、《中国娃》《常回家看看》、《开门红》《父亲》《母亲》《好运来》等的曲作者戚建波共同完成的。词作者车行、曲作者戚建波都表示,丁晓红将这首歌曲演绎得十分完美,使词、曲、唱完全融合在一起,为作品增色许多。近期也已完成了四首歌曲的MV,《报答祖国》是最先拍摄的一首,“因为我已经迫不及待要尽早完成这份送给祖国的生日礼物了”,她微笑着说。此外,她已经录制的一张“发烧专辑”也将赴德国进行后期制作,其中收录了她演绎的《映山红》、《共产党来了心变甜》、《山歌好比春江水》等红色歌曲,这些歌曲将与《报答祖国》一起,唱出她对祖国的祝福和热爱。
对于音乐,她是虔诚的信徒,音乐带给她事业的成就感,也配合着她人生的高低起伏奏出华彩的乐章。
纯粹的音乐,奏出华彩的乐章,丁晓红以经典诠释音乐
丁晓红说:“我喜欢纯粹的感觉,对待音乐尤其如此,这也是推动我孜孜不倦地追求音乐的原动力。”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丁晓红说:“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到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更是我追求纯粹音乐的根基。”
生活中的丁晓红喜欢儒、释、道文化,和于丹老师聊天她更觉得是一种享受。尤其是于丹老师对于昆曲的见解,从昆曲的“梦幻之美”、“深情之美”、“悲壮之美”、“苍凉之美”、“诙谐之美”“灵异之美”、“风雅之美”这七个方面带领大家穿越数百年,了解昆曲,感受那些曾经是我们的先人所创造的包含了优雅、从容、高贵,甚至是获得充满时尚气息的精神享受。通过生动并极具文学性的表述,将古老的昆曲与现代生活嫁接,让人感觉昆曲这种具有600年历史的传统艺术形式,离现代人非但没有距离感,而同样需要。丁晓红说:“听了这些,我受益匪浅,自古文艺不分家,文化和艺术都是息息相通的,比如诗歌和音乐,“诗歌”这个词语中本身就包含了“音乐”,歌唱是“文”与“乐”的结合,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孔子曾经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就是说,一个人能够通过音乐真正完成自身,成为一个真正成熟了的人。”
上一篇:李钦(明朝)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