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赵尔陆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国防工业,原子弹,中国赵尔陆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重新出山狠抓“两弹”1958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了研制、试验核武器的任务。他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我们就搞一点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10年功夫完全可能。”
当时,由于受到“大跃进”的影响,一些军工企业出现了片面追求产值、数量,忽视产品的质量和工程建设质量的倾向。1959年9月后,中央军委担心国防工业的状况影响军队建设,多次召开常委会议,讨论国防工业建设和加强对国防工业领导的问题。中央军委决定由副主席贺龙主管国防工业方面的工作。根据他的建议:在中央军委领导下成立国防工业委员会(简称国防工委),负责领导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国防工业工作。1961年1月23日,赵尔陆任国防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同年http://www.hudong.com/wiki/%E8%B5%B5%E5%B0%94%E9%99%86/11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国务院副总理、总参谋长罗瑞卿兼任国防工办主任,赵尔陆任常务副主任,协助罗瑞卿管理国防工业。至此,赵尔陆重新走上了领导岗位。罗瑞卿后来说:国防工办的“日常工作主要是赵尔陆同志在搞,他有经验”。 国防工办成立后,经过认真讨论,于1962年9月http://www.hudong.com/wiki/%E8%B5%B5%E5%B0%94%E9%99%86/11日拟定了《关于自力更生建设原子能事业情况的报告》,提出了争取在1964年,最迟在1965年上半年爆炸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两年规划。经罗瑞卿审定同意,上报中共中央。为了实现1964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目标,遵照刘少奇的指示,罗瑞卿于1962年10月30日向中共中央提交了建议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成立中央十五人专门委员会的报告。 中央专委成立后,周总理及时提出“先抓原子弹”这个战略重点,让大家把精力集中到研制第一颗原子弹这个重点课题上来。周总理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让赵尔陆带领工作组到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各研究、加工、装配和试验现场,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掌握中国的原子弹研制试验的进展情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赵尔陆带工作组奔波于北京、甘肃和青海的核武器研制单位。当时,大量的课题研究都是在极其简陋艰苦的条件下开展的。在北京,因为研究室房屋有限,科学家们在楼道、走廊里也摆满了仪器、设备,有的搭起了布制工棚;没有废料库,就用厕所改作。科学家们使用手摇计算器,计算原子弹大量复杂的数据。赵尔陆带专委办公室的干部到青海的核武器研制基地后,身体一直不好,由于工作紧张劳累,加上高原缺氧所造成的头晕、胸闷、心悸、厌食,引起赵尔陆的心脏病复发,可他从不谈自己的病,仍然坚持工作,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研究试验现场风餐露宿,实地考察,帮助科研人员解决问题。 1964年6月,赵尔陆经过多方考察,对第一颗原子弹试验能爆炸成功,已经心里有底了,他交待中央专委办公室副秘书长刘柏罗给周总理写一份简要书面报告,汇报中央专委办公室成立后抓原子弹研制所做的工作和第一颗原子弹试爆的准备情况,以及试验能够成功的理由。赵尔陆把报告迅速交给周总理,当时周总理正要起程出访亚非国家,看到这份报告心里非常高兴,立即将报告转呈毛泽东,毛泽东很快就圈阅同意了。 随后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了原子弹爆炸的“零时”――1964年10月16日15时。在中国大西北的罗布泊上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核盾牌。后来,毛泽东在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资料片时,不时向赵尔陆提出一些技术问题,他都作了比较准确的回答,毛泽东赞扬说“你现在也是内行了”。在原子弹、氢弹、导弹有了重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三线建设已经展开时,中国的人造卫星工程也开始上马。赵尔陆向周总理建议,加速展开人造卫星的全面研制工作。1966年3月,在赵尔陆主持召开的中央专委办公室会议上,同意批准由中国科学院负责卫星地面观测系统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同年5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人造卫星地面观测系统管理局,代号为中国科学院“701”工程处,意思是指1970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可惜的是,赵尔陆却没能看到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在办公室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1966年深秋,“文化大革命”的风暴,赵尔陆受到严重的冲击。当时,赵尔陆的身体每况愈下,肺气肿使他几乎不能睡眠,心脏病不断发作,可是他被逼无奈,不得不带着保健医生和氧气瓶去挨批斗,还要带病坚持工作。有时在家躺在床上边吸氧气边召开党委常委会。会散了,女儿赵珈珈心疼地看着躺在病床上的父亲,流着泪劝他说:“爸爸你休息吧,不要管了,你管不了的。” 1967年1月,“夺权”的风暴席卷神州大地。本来已被打翻在地的各级领导,又被当作“走资派”夺走了权力。赵尔陆的心脏病日益严重,被周恩来总理安排在西山疗养。身病心忧使他又黑又瘦,本来合体的一号军装,此时穿在身上已显得过于宽大。离开了工作岗位,他郁郁寡欢,度日如年。他每天都与几位老帅联系,希望自己能早日回到机关工作,尽全力抓好国防工业。1月22日傍晚,聂荣臻和叶剑英两位元帅同意赵尔陆回去工作,他神采飞扬地对妻子和女儿说:“两位老帅让我因势利导,作好群众工作,争取早点取得群众谅解。”他还嘱咐女儿珈珈“你回家以后要积极到学校去,不上课了还可以学习毛泽东著作嘛。一寸光阴一寸金,不要总是晃来晃去。”全家愉快地聚在一起吃了一顿最后的晚餐,他还送妻子和女儿到门口,目送着她们返城回家。就在离别的这个夜晚,他给妻子和女儿留下了永恒的微笑,他那炯炯有神的目光里,充满了对工作的向往。然而,妻子和女儿无法料到的是,这竟是最后的诀别。 这天深夜,赵尔陆从西山乘吉普车悄悄地回到办公大楼。当他得知除了中国第一颗氢弹研制和极少数项目外,大部分国防工业的研究生产几乎处于停产状态,他心急如焚。尽管这位驰骋沙场的勇将,在造反派的包围之中,不得不离开这座部队大院,否则就有被抓走的危险。可工作不能不抓,国防工业不断传来停工停产的告急电报,他不管不行,他已经心力交瘁,心脏病和哮喘病一起折磨着他,他还在坚持工作。 为了保护赵尔陆,周恩来在京西宾馆接见国防工业系统的群众代表时说:“你们不了解党的历史,你们说罗、赵合谋,这是不符合党的历史的。”周恩来站出来,为当时被造反派斗争的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罗瑞卿大将和常务副主任赵尔陆说话。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有些造反派并不听招呼。 1967年2月2日,上午9时许,国防工办的机关工作人员见赵尔陆早上一直没出来,就轻轻地推开赵尔陆办公室的门,吃惊地发现,他坐在平时加班休息用的小床上,身体向前倾,头垂在膝盖上,手里夹着一支香烟,燃烧的香烟把手指烧得焦黄,可是他再也感觉不到疼痛了。一代名将就这样默默地告别了人世。 正当人们为赵尔陆的去世而悲痛的时候,国防工业办公室秘书室接到了周恩来办公室打来的电话,周总理让赵尔陆立即去中南海休息。这是周恩来对赵尔陆采取的具体保护措施。可惜,周总理万万没有想到,几个小时之前赵尔陆已经和他永别了。上一篇:凌元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