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张小琴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和绅,主持人,栏目张小琴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演这些戏的时候,王刚的情绪始终没有疏解,剧中有和绅出恭时接见地方官员的一幕戏,王刚坦言这幕戏是他自己设计的,他甚至不清楚到底是和绅在施虐还是自己在施虐。谈到这儿,我有点惊讶,没想到王刚对内心体味得这样细致,能这样冷静地自我解析,更没想到他如此坦诚。显然他对我们的节目非常理解,所以能超越简单的道德感的标准,在心理学层面上呈现自己。没忘了我的另一个角色,是考官的“助教”,问题提到心理学专家面前:为什么一个演员自己很反感的角色,却会对他的行为产生不可抑制的影响?杨凤池认为这是自我“同一性”的问题,王刚的自我是要求完整、一致的,而对角色的体验会破坏这种同一性,导致内心冲突。其实正是经由那些屈辱的体验,他更深地理解了和绅的内心,找到了和绅的行为逻辑,才使得这个人物更加生动。但是王刚不可能被和绅同化,在强烈的内心冲突中,他也开始对和绅进行塑造,把和绅从完全的弄臣变为部分的权臣,不是一个优伶一样的滑稽角色,而是有权谋有计策的重臣。也许在他的内心,接受一个毫无尊严的谄媚者,比接受一个有能力的坏人更难。当然所谓“患者”只是戏言,如果没有解决这些冲突,不等和绅这个角色面世,王刚自己早就崩溃了。他给自己开的药方是童年的游戏体验。到了后来的《铁齿铜牙纪晓岚》 ,王刚还要继续演和绅,他开始用这个办法。小时候孩子们都会分饰不同的角色,做做坏蛋也无妨,不如就把那个演和绅的自己看作小时候的自己,和纪晓岚玩着游戏,而真正的自己可以远远地高高地在他们之上,看着他俩在底下恣意地玩儿吧。当坏人的是小时候的自己,谄媚也好,弄权也好,不管如何丑态百出,都跟今天的自己无关。用心理学的理论衡量一下,这个药方也很高明,今天的自己置身事外,被保护得很好,那个所谓的“同一性”就不会受到破坏了,这也是王刚在激烈的内心冲突之后为自己找到的安全的方式,既可以很好地体验角色,又保证真正的自我不受侵扰,这才让我们今天既可以看到栩栩如生的和绅,又可以看到人格完整的王刚。
但是这种方式却不适合后来拍摄的电视剧《玉碎》,王刚认为他饰演的主角赵如圭跟自己有很多相似之处,反而很难保持距离,加上大部分演员不是很熟悉,不像拍摄《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时候,三个好朋友一起唱唱戏,开开玩笑,很容易就分清了戏里戏外。我有些担心,既然进戏的时候是把自我揉碎在角色中,那么将来离开的时候,就必然会一个过程,要把自己丝丝缕缕地从戏里抽脱出来,再重新整合成一个新的自我。确实有些人完成不了这个过程,要么把自己的一部分留在了戏里,要么把角色的一部分带回到自己身上,都会损害演员自己人格的完整和统一。
在录制现场,我们播放了一段和绅的戏,编导选的都是和绅媚态百出的镜头,本以为王刚看到这些镜头会有些许不安,但是没有,他说就像欣赏别人演的角色一样,至多是在表演上有些挑剔。也许他真地找到了安全地与和绅共处的方式,希望他也能找到安全地与赵如圭共处的方式,在将来拍摄结束,要把自我重新抽离出来的时候,不会多带走什么,也不会丢掉什么。(文/张小琴)
张小琴 - 相关词条
陆梅 顾国宁 李冰 杜云 王莉鑫 燕菲 刘栋栋 王晓燕
张小琴 - 参考资料
http://www.cctv.com/blog/special/C16948/20070426/100766.shtml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纳兰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