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刘 江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文艺,红星,中国刘 江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原名佛奄,号湖岸、知非。汉族,1926年7月生,四川万县人。1926年7月生。幼承家学,酷爱书画。1945年中等师范毕业后,考入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预科习绘画,1949年投笔从戎,1957年复学于浙江美院国画系,得校长潘天寿教授书法、篆刻。1961年毕业,留校任教书法、篆刻等课程。曾任中国书协创作评审委员,浙江书协副主席。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书法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理事、常务理事、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浙江书法教育研究会理事长、。篆刻师诸乐三、法吴昌硕,后追探古玺印之神韵,尝试以卜文、汉金文入印,偶参九叠文笔意,并熔封泥、陶范于一炉,在浑穆中求灵动,朴拙中寓雄秀。出版有作品集6种,专著15种。
篆刻师诸乐三、法吴昌硕,后追探古玺、印之神韵,尝以卜文、韩金文入印,偶参九叠文笔意,并熔封泥、陶范于一炉,在浑穆中求灵动,朴拙中寓雄秀。出版有《刘江篆刻选》、《刘江篆书唐诗百首》等六种。创作之余,重视书法篆刻理论,撰有《论甲骨文书法》、《略论唐宋元官私印》、《论气》、《吴昌硕艺术精神》等论文四十余篇,发表在国内以及日本、韩国、台、港等地区。有《中国印章艺术史》等十余种专著面世,其中《篆刻技法》、《篆刻形式美》等四种已被译成日、韩等国文字出版。作品入选全国第一、二、三、四、五届书法篆刻展。
鞍山热能专利事务所所长
男,1950年生,辽宁人,工程师,毕业于鞍山钢铁学院,现任鞍山热能专利事务所所长。曾研究完成焦化酚氰污水处理研究课题,利用混凝、沉淀法、污泥法、污泥处理,活性碳的制造,活化。再生的方法处理各种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处理。并积累了大量的水处理成熟工艺及制作水处理用药剂方法的技术要点。完成了中国不烧镁碳砖粘结剂研究课题,并使系列镁碳砖粘结剂打入国内市场。并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鞍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于92年领导创办了鞍山热能专利事务所,从事专利事务所的专利代理工作,先后代理500多项专利代理工作。在年被评为专利实施十周年辽宁省专利系统先进工作者。发表的论文《镁碳砖粘结剂的研制开发》、《冶金能源》杂志95.6,辽宁省知识产权研究会95年会,《试论科研机构如何管理知识产权》,论文一等奖。
山西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1918
1918年生,山西和顺人。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工作,曾任抗日村长,太行《新华日报》记者、特派记者、采访通联科科长、编辑部部长。1949年9月起任历任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兼副总编辑,太原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山西省广播事业管理局局长兼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总编辑,1959年被选任(兼)山西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家协会理事、《山西四清报》总编辑.“文革”受迫害,1972年恢复工作。历任省新闻出版局局长、省文化局局长、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1983年离休。著有长篇报告文学《烽火摇篮曲》、长篇小说《太行风云》。
新华社副总编辑
笔名春江, 男,中共党员,汉族,祖籍安徽五河,1952年1月15日出生于安徽蚌埠。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高级编辑;曾 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欧美同学会会员。1957年至1968年先后在安徽省合肥市芜湖路第一小学、合肥市第一中学读书;1968年在安徽省五河县插队务农。1970年底为五河县粮食局工人,营业员,防化员。1978年至1982年在安徽省安庆师范学院外语系英文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英文采编专业学习,或硕士研究生学位。1985年分配新华通讯社国际部工作。1986年公派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进修一年,主攻美国历史、经济学。1987年任新华社国际部欧美新闻编辑室编辑,副主任;国际部发稿中心副主任,主任(其间:1992年至1993年任新华社非洲总分社副社长)。1996年任新华社国际部副主任。1998年2月至2001年10月,去美国工作,任新华社华盛顿分社社长。2001年10月回国,同年11月任新华社总编辑助理。2002年1月初,任新华社副总编辑。
刘江,高级编辑,新华通讯社副总编辑,中国外交学会理事,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荣膺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新华社首届国际新闻“十佳”记者等称号;获中组部等六部委联合颁发的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新华社“社长、总编辑奖”。1993年初,在索马里战地采访时遭武装分子袭击受重伤,受到新华社通报表彰和嘉奖。
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撰写发表了近百万字的消息、通讯、特写、评论以及调研文章和业务论文,其中一些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国际新闻奖以及新华社和其他部级优秀新闻作品奖。参与翻译出版了《权力的转移》、《90年代大趋势预测》、《挑战与机会――从现在到2001年》、《太阳也会西沉》等著作。
保定市第三医院医师
男,河北省皮肤科学会会员。保定市中医学会会员。从事皮肤性病专业工作38年。1965年5月-1989年11月于河北省皮肤病医院工作,1989年11月至今于保定市三医院皮肤科工作。历任护士、医士、主治医师。曾于北京301医院,北医大附一院,北京肿瘤医院,石家庄省三院、保定省职附医院皮肤科进修学习。与国内外专家沟通,探讨皮肤性病的发展和研究。在麻风病学,流行病学,变态反应学,免疫学,皮肤病理学,皮肤性病学,遗传病学等方面造诣精深,撰写了10余篇文章。
河北省易县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男,1957年5月生,河北省人。毕业于河北医学院。河北省易县血液病研究所所长、中医师。中西医结合治疗自血病、淋巴癌、乳腺癌、骨质增生、类风湿、结肠炎。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代表作有“血细胞环境的改变,能使细胞癌变”、“新脑血管病因新发现”、“肿瘤病因新观点”等。
高级讲师
男,1942年生于广东梅州市,毕业于华南师大中文系,现任柳州铁路运输学校、广西电大柳铁分校高级讲师从学生时代开始从事文学研究。1990年与另一人合著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邓小平文艺思想的专著《邓小平文艺思想研究》,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闻出版报》等30余家新闻、学术单位曾予评介,是迄今为止研究邓小平文艺思想最主要的论著之一、此书获广西文艺最高奖――铜鼓奖。1993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青春诗的专著《当代中国青春诗探秘》,获中国作协和中国铁路文联联合举办的第六届“中国铁路文学奖”。此外还主编出版了《文学欣赏》、《文章的情趣》、《美育概要》等六本书。同时,还在《人民日报》、《文艺理论与批评》、《诗刊》、《民族文学》、《文论报》等几十家报刊发表文学论文200余篇,其中《论“文革”题材小说的增变》入编《中国“八五”科技成果选》、《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世纪文典》等多种典籍,《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全球视野》入选《中国社会科学文库》、《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文集》,20余次获省级、地市级奖,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会员,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广西中国文学学会理事。柳铁作协副主席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