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林希妤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女子,公开赛,球员林希妤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林希妤,1996年2月25日出生于广州,是中国女子职业高尔夫球员。
林希妤8岁开始在广州青少年高尔夫球队学习高尔夫球,在此之前她曾参加过2年的游泳培训。14岁入选中国国家队并代表国家参加亚运会获得团体银牌。15岁半时破格升为职业球员。2011年她通过资格赛获得美国女子公开赛参赛资格,成为了继冯珊珊、封悦以后第三位以业余身份参加大满贯赛事的女子选手。2014年,林希妤在三亚女子公开赛上赢得了第一座欧巡奖杯,并于第二年成功卫冕。18岁时,林希妤已经获得了五个职业冠军,名列2014年女子中巡奖金榜第一位,成为女子中巡史上最年轻的奖金王。
2016年7月18日,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中国奥运代表团成立,林希妤名列出征名单。2016年8月19日,里约热内卢奥运会高尔夫赛场,林希妤在第三轮比赛中Hole-in-One,成为历史上首位在奥运会赛场上打出一杆进洞的女球员!
,运动经历
林希妤1996年2月25日出生于广州,8岁开始在广州青少年高尔夫球队学习高尔夫,14岁入选国家队并代表国家参加亚运会获得团体银牌,15岁破格转职业,是迄今中国内地转职业年龄最小的女子职业球员。林希妤16岁获得欧巡赛全卡,同年拿下职业首冠,成为2014年以前中国女子高尔夫巡回赛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17岁获得美巡全卡,18岁时,林希妤已经获得了五个职业冠军,名列2014年女子中巡奖金榜第一位,成为女子中巡史上最年轻的奖金王。作为中国国家队成员的林希妤,是目前符合2016里约奥运会参赛资格的两名中国女子球员之一。年轻的林希妤成长迅速,潜力巨大,是目前中国“95后”球员中成就最高的一位,也是中国新生代球员中最引人注目的佼佼者。
2013年底林希妤通过LPGA资格考试,获得美巡赛全卡,成为中国第二位同时拥有美国女子高尔夫巡回赛、欧洲女子高尔夫巡回赛和中国女子高尔夫巡回赛全卡的女子球员。2014年,林希妤签约全球最大体育娱乐经纪公司IMG国际管理集团,成为李娜、冯珊珊同门师妹。同时,作为LPGA新人的她也发挥出色,在波特兰精英赛中成功闯入前十并成功保卡。年底,林希妤连续获得三亚的山女子精英赛(女子中巡) 及三亚女子公开赛(女子欧巡)两场比赛的胜利,拿下个人欧巡赛首冠的同时,世界排名进入前100。2015年林希妤不论是在个人成绩还是世界排名上都出现了惊人的飞跃:LPGA巡回赛多次进入决赛领先组,四次取得前十佳绩,并在年度奖金榜中挺进前四十;美巡亚洲系列赛实现个人大爆发――从T8,T7,T6到T5,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突破自己刷新个人最好战绩;2015年底成功卫冕欧巡三亚女子公开赛,拿到自己第二个女子欧巡冠军。目前,林希妤是中国本土除冯珊珊以外唯一进入世界排名前100的球员。
1她在比赛中的最好成绩是单轮66杆,凭借三轮75-66-70的成绩在三亚女子公开赛上获得并列第九,创造业余球员在该赛事历史上的最好成绩,她的推杆数分别为27-27-25。
2 美国女子公开赛资格赛,她和美国公开赛正赛排名第28位的Alison Lee打延长赛,第二洞距离果岭190码她一杆打到洞边,成为全美候补第一位,随后确认得到参赛资格。成为继冯珊珊、封悦之后,第三位获得这场大满贯参赛资格的中国大陆业余球员。
3 广州亚运会前,她的积分排名超越了之前被看好的“海归派” 球员王欣和冯思敏,最终进入正选大名单。她开球距离超过240码,是三名正选队员中开球最远的人。
4 亚运会结束两天之后,她曾回到九龙湖球场为两位会员背包,体验了一把当球僮的感觉。
5 她很“迷信”:正赛期间一定不听音乐,每三个洞要吃点东西,每隔几个洞要喝点水;试场成绩越差,正赛成绩越好。美国公开赛资格赛前一周,她在橡树谷的一场小比赛上打出83杆。一周后,在同样的场地,她拿到了大满贯资格。
6 她8岁学球,与冯珊珊一样出自体育世家,母亲曾是专业女足运动员,认真接触的第一项体育运动都是游泳;同样来自广州市青少年高尔夫球队,最早被广州高协秘书长冯雄发现。不同的是,她以15岁的年纪出现在美国女子公开赛的赛场之上,比2007年冯珊珊参赛时小两岁。
7 喜欢游泳选手宁泽涛。
8 她最爱鞋子,只要款式不同就想要,现役的高尔夫鞋数量已经超过了15双。
9 非常喜欢蓝色,比赛的时候喜欢佩戴手表。
10她曾读于广州市重点中学四十七中,她最拿手的科目是英语,但最担心“英” 沟里翻船。考试一周后她便赴美备战,参加大满贯赛前后的两场业余大赛:美国业余公众林克斯锦标赛和美国女子业余锦标赛。现就读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学院。
从广州申亚开始练球
学打高尔夫球之前,林希妤学了两年游泳。母亲杜静是国家女足第一代国家队队员;父亲虽自办企业,却也爱好体育。林希妤深得家庭熏陶,从小就有运动天赋。
2004年,广州申亚,市高协秘书长冯雄听杜静说起林希妤在学游泳,就说“不如来跟我学高球”。
就这样,林希妤从此走上高球之路。
“其实一开始我们并不想她做运动员,这条路太累了”。但杜静发现,女儿从接触高球之后就上了瘾,每晚放学后都到市高协的场地学球。
“有几年,就连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也坚持不懈去练球”。面对女儿爱好,夫妻俩最终选择全力支持。
出乎杜静的意料,6年过去,亚运会在家门口举办时,女儿已成为球场上代表中国争光的运动员。
杜静说,开始学球时,林希妤希望进入国家队;后来成为国家队后备人选时又希望成为正选;而有次打女子公开赛她与冠军只相差三四杆后,她兴奋地打电话回家,“妈妈,原来我们也可以争冠军!”
进入国家队集训后,起初,林希妤不太适应这样的生活。尤其10年五六月,她不时打电话回家哭诉“不适应队里的生活”。
“毕竟她才14岁。”杜静说,林希妤虽然比同龄其他小孩稍为成熟,但心智上其实还是小孩子。
获准开幕式入场破啼为笑
每次比赛前,林希妤都有一些特别的举动,比如比赛期间早上醒来一定先听音乐。
“她可能想以此让自己镇静下来”。杜静说,林希妤每次比赛心态都不大平稳,为让自己在亚运会赛场上镇定发挥,她在开幕式前一天向国家小球中心运动四部部长杨杰提出,要在开幕式上和国家运动员代表一起走进海心沙广场。
“当时他们领导哄她u2018没得去u2019,她问u2018为什么不能去?u2019当场就哭了”。杨杰事后跟杜静提及此事,忍不住大乐。
不过,在第二天,即12日开幕式当天清晨6点多,林希妤就兴冲冲打电话告诉杜静,“妈妈我们可以去开幕式了”。
“她比较容易外露情绪”。杜静说,林希妤有时也会撒娇。每次难得一次回家也闲不住,去找同学们看电影,去较场西路流行前线逛街。
在杜静看来,林希妤在此前三天的亚运会赛场上发挥并不太如意。最终,她在4轮比赛后,仅获得第7名。不过,黎佳韵和林希妤这次帮助中国高球女队夺得了团体的银牌,也是中国队在该项目上的最好成绩。
上一篇:汤加文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