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林则徐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林则徐,琦善,英军林则徐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咸丰帝继位后,因洪秀全等组织的拜上帝会正在准备起事,咸丰帝下旨求贤以对付太平天国,大学士潘世恩、通政使罗��衍、两名尚书孙瑞珍、杜受田力荐林则徐。
可是林则徐根本未康复,疝气不时发作,结果他要躺在特制的卧轿,由福建、广东山区,一路直达广东,到潮州时,开始严重下痢,到了普宁,已病入膏肓,不得不暂住普宁行馆。最后林则徐在儿子林聪彝及幕僚刘存仁陪同下,于道光三十年十月十九(1850年11月22日)辰时,指天三呼“星斗南”之后,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六岁。
林则徐墓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郊马安村的金狮山麓。墓用三合土筑造,为四层台结构。墓地离市区4公里。
林则徐 - 重要事件
虎门销烟
与英军交锋
1839年6月20日,发生林维喜事件。林则徐觉得案件可疑,于是命新安县知县梁星源查办,要求义律交出凶手,但义律以领事裁判权为由,要求私自开审凶手。林则徐便委托美国医生伯驾和袁得辉合译瑞士法学家艾默瑞奇?德?瓦特尔的著作《万国公法》,查明义律根本没有治外法权。七月初四(1839年8月12日),义律在英船上开庭,对五名凶手轻判罚金和监禁后,便送回英国监狱服刑,事后才通知中国官方[1][15]。
林则徐震怒,七月初八(1839年8月15日),下令再次封锁澳门,七月初九(1839年8月17日),勒令义律交出凶手,并勒令澳葡政府将所有英国人驱逐出境[1]。
早在虎门销烟之时,美国商人C?W?金已通知林则徐有英国军舰在广东海域游戈,要林则徐注意,但他最终轻视C?W?金的提醒。但后来的事件,令林则徐意识到战争的可能性,他曾致道光帝,希望拨款买西洋的船炮布设海防,道光帝不肯,结果林则徐只好民间集资,通过新加坡密购英国利物浦铜炮[41],更购入一艘军舰剑桥号[16]。
七月二十(1839年8月30日),英国军舰窝拉疑号抵达广东,义律要求澳门总督边度提供军队协助,却遭边度拒绝。林则徐为维持澳葡政府的中立,于七月廿四(1839年9月1日)巡阅澳门。七月廿七(1839年9月4日)中午,军舰窝拉疑号、路易莎号、珍珠号、甘米力治号在香港九龙海域向中国水师开炮,九龙之战爆发,战役历时一个半小时,英军用尽弹药,败走尖沙咀,阵亡者至少十七人[42]。
战败后义律要求重开谈判,声称英国烟商同意不贩鸦片,中方亦可搜检,一查出夹带鸦片,即可没收。已具结者,可自由贸易,不具结者,则在沙角搜检,而不合作的英国烟商限三日内驱逐回国[43]。但林则徐发现了问题,若果不具结者可贸易,禁烟之举必全功尽废,于是林则徐以具结和交凶为必要前提。结果谈判破裂,义律把五名凶手送回英国。
尽管与义律的谈判破裂,但有两艘英国商船汤姆士?葛号和皇家萨克逊号同意具结,林则徐立即允许正常贸易,给予特别保护。义律非常不满,认为有损权威,九月廿八(1839年11月3日)下令军舰窝拉疑号和海阿新号在穿鼻洋武力迫两船折返。提督关天培正常查究期间,窝拉疑号突向中方军队发炮,穿鼻之战爆发[1]。
穿鼻之战战败后,英军尽逃回尖沙咀。林则徐下令军队驻在尖沙咀附近的官涌(今香港九龙油尖旺区佐敦)还击。英军本打算在尖沙咀修理军舰,被中方军队发现,驱逐出海。九月廿九(1839年11月4日)英军还击,欲以大炮轰击官涌军营,但军营地势颇高,中方军队居高临下发炮,英军败退。连续几次交锋后,十月六日(1839年11月11日),林则徐令军队分五路,主动合击英军,凌晨时分,中方军队包抄英军舰队,五路大炮,重迭发击,将英军舰队大半军舰摧毁。十月八日(1839年11月11日),英军舰队又再来犯,林则徐发动总攻击,五路大炮全向军舰船头发炮,英军舰队全灭。九月廿八至十月八日合共九日内,官涌之战六役,林则徐役役皆胜,将英军驱逐尖沙咀。并寻回汤姆士?葛号和皇家萨克逊号两船,带回港口贸易。
战争之后,中英贸易完全断绝,林则徐更密切注意世界局势,他组织一队翻译队伍,专门负责翻译外国报纸和外国书籍。他们翻译了《澳门月报》、英国商务总监戴维斯著的《中国人:中华帝国及其居民的概况》(即《华事夷言》)、传教士地尔洼牧师著的《对华鸦片罪过论》、休?慕瑞著的《世界地理大全》(即《四洲志》),及其他军事书籍。
同时,他亦亲自接触外国人,向虎门销烟时来访的美商C?W?金、传教士裨治文、商船船长弁逊等人询问英国的情况,并接触英国海员,了解英国对禁烟的看法,态度极为亲密。接着他又再写了一封致维多利亚女王的照会,由汤姆士?葛号船主带往伦敦,但英国外交部拒收信件[44],结果信件刊登在《泰晤士报》上。十二月初一(1840年1月5日),林则徐接任两广总督。
通过战争动议
1839年至1840年间,英国出现很多来历不明的小册子,主要控诉封锁十三行事件,并诬指林则徐私自种植罂粟,便排拒外来鸦片,一时之间也引英国民间舆论纷纷。英国国会经过激烈的争论,最终在维多利亚女王的决定性声明下,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军事行动。
林则徐得知英国军队异动,便加紧改装早前购入的剑桥号,又从旗昌洋行购入参加过九龙之战的甘米力治号,并广泛搜只战船资料,仿制英国军舰,小型欧式双桅纵帆船等[47]。他亦会同关天培亲自校阅水军,重用英国人惧怕的海盗、渔民、蛋户[48],由外商、盐商、潮商支付用费,治海人民纷纷应征。
其后,林则徐发动了长沙湾之战,将藏在长沙湾的英国军舰驱离[49]。怡和洋行的马地臣又偷偷贩卖鸦片,林则徐便派人攻击烟商船队,是为磨刀洋之战。
防守粤闽海岸
英国政府任命义律的堂兄乔治?懿律和全权代表,派遣的远征军于五月廿三(1840年6月22日)正式集合,总共有军舰十六艘、武装轮船四艘、运兵舰一艘、运输舰二十七艘。士兵四千人,包括第18皇家爱尔兰联队、第26苏格兰来福枪联队、第49孟加拉联队、孟加拉工兵团和马德拉斯工兵团等。远征军一抵达,即宣读英国政府的命令,封锁广州海岸,并打算攻打虎门示威。但林则徐早有准备,于澳门、虎门、尖沙咀及内河要道设重兵驻守,加上广州海岸多浅水暗礁的天然屏障,英军无隙而入。同时,林则徐向广东民众颁布《英夷鸱张安民告示》,鼓厉人民杀敌,杀一白人士兵赏洋银百元,杀一南亚士兵赏洋银五十元。英军并无攻打广州之意,只留下军舰都鲁壹号、拉呢号、海阿新号及武装轮船进取号继续封锁广州海岸,其他军舰北上闽境。林则徐的防守是多此一举。
六月初四(1840年7月2日)早晨,军舰布朗底号带着《巴麦尊致中国宰相书》副本前往厦门,要求上岸,但遭拒后向岸边发炮,最后由厦门守军击退。次日,林则徐向江苏、浙江二省通知英军入侵的消息,但两省大吏认为林则徐的话不足信,完全未做丝毫抗敌准备[53]。结果戈登?伯麦率领的军队于六月初七(1840年7月5日)轻易占领舟山定海县,掠财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