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戊戟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传奇,文艺,武侠小说戊戟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严谨务实
不少报刊部的老总正是看中了戊老作品中所蕴藏的巨大市场潜力,所以才纷纷登门求稿的。有一段时间,他不得不同时为三家月刊一家周报供稿,四部长篇武侠连载同时要“按揭”出笼,月产量接近10万字。尽管这样,还是难以应付更多的登门约稿者。无奈之下,戊老只好以“年事已高力不从心”为由婉拒了。的确,他当时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每天早上8:00起床开始动笔,中午休息1个半小时又要继续写作。深夜一点半后上床休息,大脑又在酝酿第二天的故事情节。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量对于一个花甲老人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负累。若没有一种热爱和奉献精神,是很难做到这点的。
一次,广西一家杂志主编打来电话,请戊戟无论如何给他们一部长篇。戊老自然不敢答应。那位主编十分奇怪地问:“你不是有个写作班子吗?鼓捣一部长篇还难吗?”令戊老哭笑不得。戊老哪来的“写作班子”?他写作甚至连电脑也没用上,至今都是一笔一画在稿纸上一个格子一个格子地爬。写到不满意的地方,还要撕掉重新再来。可以问心无愧地说,他的每一部作品都称得上是心血之作。他曾经对家人说过,愈是读者爱着我的作品,就愈是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去写,尽可能把最精美的东西奉献给他们。
文坛获殊荣
鉴于戊老在武侠小说创作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广东省文联于1993年向他颁发了“广东省通俗文学奖”荣誉证书。据悉,荣膺此项殊荣的戊老是第一人。顺德市一位农民企业家因为喜爱读戊老的作品,联合了一家文化单位为他颁奖。农民奖作家在文艺界还是破天荒的事情,当时各大传媒均对此事作了报道,在文坛一时传为佳话。
封笔之作
现在,戊老已推掉其它刊物的稿约任务,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刀客传奇》的创作中去。毕竟年事已高,写完这部长篇,便打算金盆洗手,“退出江湖”颐养天年了。
顺便提一句,戊老并不是武林高手,也没有什么“武林秘笈”之类的东西。不过,他是一位通晓中国历史的作家,曾在国内一所名牌大学面壁修行了4年。想拜师学武艺的朋友可能觉得失望喽。
主要作品
《武林传奇》、《江湖传奇》、《神州传奇》、《奇侠传奇》、《青凤传奇》、《黑鹰传奇》、《黑豹传奇》、《隐侠传奇》、《神女传奇》、《杜鹃传奇》、《刀客传奇》、《岭南一剑》。
其中《青凤传奇》只发表几期,戊戟只写了大概五十万字,现稿存于《佛山文艺》。
外界评价
在戊老的武侠世界中,邪恶与正义相逐,奸佞与忠善相争。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奇诡多变的人物个性以及险恶异常的江湖环境使人如身临其境,读后有一种酣畅淋漓十分尽兴的感觉。他的小说没有多渲染个人之间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没有陷入江湖帮派之间相互仇杀的小圈子里,他的小说中始终张扬着一股正气,一种使命,这股正气和这种使命往往与民族大义与家国忧患紧紧联系在一起。可以说,一腔热血,铮铮铁骨,凛凛正气,铸就了他的作品与众不同的魅力。
在谈及读者为什么热衷于去读武侠小说时,戊老颇有感慨地对记者说:“任何一个时代和社会,都有自身的不足或局限。人们总有一些想说不能说的话,想做又不能做的事,所以人们就希望能够有一个u2018超人u2019出来,替他们说话做事,伸张正义。而武侠小说正迎合和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态,所以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紧接着,戊老话锋一转:“一部好的武侠小说,绝不仅仅写一些打打杀杀的故事,它要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要激起人们心中对正义的追求,对尊严的向往,对民族气节的捍卫。可惜眼下这类作品太少了,包括港台的一些武侠作品的格调品味都不太高,老是把人物定位在u2018小我u2019上面,从而失去了很多有益的东西……”
关于戊戟的评论文章:
“大陆的金庸”大器晚成的岭南武侠大腕 文 / 华发生
戊戟,这个名字你听过没有?
在九十年代的广东地区,戊戟和金庸是几乎可以划等号的。甚至号称“大陆的金庸”。戊戟的武侠小说影响之巨大已经成了一个传奇。戊戟的武侠小说发迹之地在《佛山文艺》,一部将近百万字《武林传奇》在《佛山文艺》刊登以来,如平地一声雷,使该杂志销量飙升,《佛山文艺》也因此声明鹊起,成为全国首家文学期刊。
紧接着,这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一气呵成地写到今天,作品有《江湖传奇》、《神州传奇》、《黑鹰传奇》、《奇侠传奇》、《隐侠传奇》、《黑豹传奇》、《武林传奇》、《神女传奇》、《岭南一剑》以及现在连载的据说是封笔之作《刀客传奇》共11部。作品从数量上看不算多,可字数已近一千五百万。除了《岭南一剑》是部只有三十万的长篇外,其它各部都上六部头到十部头一两百万字的大作。这个数字,金庸从而立之年开始花了十五年,戊戟却在花甲之年开始大概十年左右。看到那一套《戊戟作品集》的时候,你不禁对这位大器晚成的岭南武侠大腕的创作力叹为观止。
带动了广东一代的文艺期刊的超高速发展
戊戟的成功带动了广东一代的文艺期刊的超高速发展。在那个时候,无论哪家报刊登载了戊老的武侠小说,发行数量都会节节攀升,占领不少市场份额。这一现象曾一度被期刊界称为“戊戟现象”。《江门文艺》在连载戊老的作品之前,仅印8000份,还有积存现象,干脆改为内部摊派发行。自推出了戊老的《江湖传奇》后,销量一下跃升了10倍。现在还不止20倍。《珠江》本为广州市一家群众文化性质杂志,以前的发行量仅1万份。因为印数不大,当时在一个机关小印刷厂印刷。自登载了戊老的《奇侠传奇》后,印数提高到十几万份,只好拿到外面规模较大的印刷厂去印。(这些数据不太准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可能少了,不会多了。)
其后,戊戟的小说出单行本,销量也是惊人。光一本《武林传奇》就出了几十万册,其余的作品也是节节攀升,戊戟武侠风靡整个广东地区,影响巨大。连那本写得实在很水的《岭南一剑》首版也是五万册,之后不停再版。戊戟小说明明屈指可数,可盗版商也不能放过这棵摇钱树,于是许多莫名其妙的《xx传奇》、《xx传奇》等冠上戊戟的名字也卖到满地摊都是。那时戊戟小说接近于神,凡是沾上戊戟的光都会成功。甚至连当时的“讲故佬”(电台说书人)郑达因为讲《武林传奇》也一炮而红,成为广东最受欢迎的“讲故佬”之一,甚至后来还到了电视台发展。其作品也一再被“讲故佬”在电台传播,那时电台最受欢迎的小说是《射雕英雄传》,而《武林传奇》(播的时候改名《武林双杰》)的收听率可以与之抗衡。还有某一本杂志几年后将他的《武林传奇》改成连环画连载,依然很受欢迎。戊戟后来也成立了一家“戊戟文化传播公司”(名字大概是这样),专门传销自己的作品,并与香港某杂志某君合作写小说,进军香港去了。古来文人注定是穷困潦倒的,像戊戟一支妙笔致富的确实是异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