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挂机网赚是真的吗的简单介绍
平台,账号,流量挂机网赚是真的吗的简单介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自动执行这些刷量、刷票任务的,则是宝信挂机平台上汇聚的大量账号。公证书显示,关注两个微信公众号,宝信托管平台系统显示佣金为0.06元,而宝信刷票平台公示的刷关注的单价为0.15元,由此可知,刷关注的收支比例倍数为5倍收益。
虚假刷量平台超千
严重损害市场秩序
虚假流量已经侵入到互联网行业的深层,并危害整个互联网行业。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目前各类刷量平台已超过1000家,国内刷量产业的人员规模累计达到900多万人。
虚假流量的危害比数据失实更深远。邓欣介绍说,在社交和资讯类产品中的虚假流量,一些运营者为了追逐流量背后的利益,杜撰大量谣言,通过刷量把谣言炒热,引发更多关注。在电商平台上,虚假流量破坏的是商业诚信体系,刷量可能导致互联网信用体系崩溃。
大量劣质内容通过刷量的方式被推荐,而优质的内容却被淹没,直接导致平台秩序的混乱、用户体验下降、用户资源的流失和竞争优势的削弱。同时,虚假的用户评论、劣质内容的优先推荐等情况频发也会让用户产生不良体验。
对托管账号的普通用户来说,眼前的微薄收益远远不足以弥补潜在危害,一旦托管账号者的个人信息泄露,所造成的危害也将覆水难收。挂机刷量的背后,是社交、消费、金融信息泄露的出口,是个人身份利用和贩卖的黑色帝国,骗、黄、赌、毒……这些盘根错节的黑色产业链,交织成一张在暗处流淌着交易的巨大网络。
邓欣透露,刷量黑灰产制造流量获取利益,流量需求方凭借流量吸引资本或舆论的关注,资本、舆论依靠流量赚取更大的利益。同时,虚假流量会阻碍创新价值的实现,降低诚实劳动者的信心,扭曲决策过程,干扰投资者对网络产品价值及市场前景的判断,影响网络用户的真实选择,扰乱公平有序的网络营商环境。
在上述案例中,法院就认为,被告行为事实上削弱了微信平台共享信息的真实和准确,损害了两原告通过努力经营微信平台长期积累形成的竞争优势,妨碍了原告为微信平台使用者提供正常服务,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多数用户降低对平台信息的信任,对平台声誉造成事实上的贬损效果,损害平台整体声誉,降低平台其他使用者对平台数据的信任度,从而损害了原告的正当权益。
同时,两被告利用技术手段实施刷量行为,破坏了两原告合法提供的微信软件产品及其服务的正常运行,两被告的刷量行为也导致相关市场经营者、社会组织以及广大微信用户无法搜集、分析上述清洁、真实数据,从而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广大微信用户以及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铲除非法产业根基
依靠多方协同治理
实践中,刷量产业链往往较为隐秘,受害的网络平台经常面临侵权获利方面的举证难题,导致赔偿请求往往因缺少证据而得不到法院支持,如何规制虚假刷量成为亟待解答的问题。
北京市允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丹丹认为,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的挂机刷量案中,法院充分适用“证明妨害规则”,在被告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不提交且不实陈述的情况下,进行了不利证据推定,并适用惩罚赔偿,对虚假刷量行为予以司法严惩。
在周丹丹看来,互联网平台经济时代,法院判决对于严厉打击数据造假的行业乱象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唯有平台各方参与者共同维护平台数据的真实、可信度,才能构建有利于增加社会整体福利的公平、有序竞争环境。
除了司法规制,从监管的角度来看,近年来,监管部门也愈加关注刷量黑灰产业链,并对刷量行为施以重拳。
2019年12月20日,国家网信办发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其中明确提到,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不得通过人工方式或者技术手段实施流量造假、流量劫持以及虚假注册账号、非法交易账号、操纵用户账号等行为,破坏网络生态秩序。
邓欣说,目前,市面上还存在诸多其他挂机刷量平台仍在运行,亟待司法部门、监管部门统一认识、厘清问题、严格执法,从根本上铲除这一非法产业存在的根基。(本报记者 张维)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