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张锡銮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奉天,都督,日军张锡銮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张锡銮(1843―1922),字金波,又字今波、今颇。浙江省钱塘县(今杭州)人。清末直隶总督、东三省宣抚使。监生出身,“智谋胆略,学识兼备”。历任直隶海防营务处总办、福建兴化知府、北洋营务处兼发审处总办等职。中华民国成立后,授任直隶都督,1912年任东三省西边宣抚使,调任奉天都督、吉林都督,1915年6月24日授为为陆军上将,任“镇安上将军”节制东三省军务。1917年后退出军政界,寓居天津,好赋诗,善骑马,绰号快马张。曾招降张作霖,并收为义子。1922年病故,年八十。著有《张都护诗存》。
,早年学艺
1843年3月7日(清道光廿三年二月初七日) ,张锡銮生于四川省成都县,父亲是驻防四川的一个旧军官。幼时就在其父督导下习武,颇得家传,早年随军习武,骑术和枪法都很精绝,且“智谋胆略,学识兼备”,二十岁前即为监生。1863年张锡銮在武昌从军。1864年入湘军鲍超部霆字营办理营务。1875年随热河都统 崇实入东北,为锦州凤凰厅候补道,讨“马贼”有功。1877年(光绪三年),奉天省委任张锡銮为通化设治委员,丈量荒地,勘定城基,筹划通化建县事宜。 1879年实授通化县知事职。1884年张锡銮离通化知县任,人民感之,勒政碑城南门外。后改任锦县知县、锦州凤凰厅同知。
甲午抗日
1894年8月中日甲午战事起,10月底日军越鸭绿江入侵中国,连陷安东、九连城,凤凰城,不久又陷岫岩、宽甸等东边道诸城镇,原奉天东边道宜麟以失地被革职。11月张锡銮授为署东边兵备道,时凤凰城既陷,张锡銮乃统定边军移屯通化,募新汰旧,得七营,军气复振,并督率各营联合乡团,收复宽甸。1895年2月26日,张锡銮督军分三路进,东路由营官林长青率领之定边军左营遇敌于宽甸西南之一撮毛,双方激战,日军不支东溃,又为乡团所阻,乃奔入宽甸南门,会合城内日军,出西门拟包抄清军后路,适营官岳元福率西路军至,迎头奋击,日军死伤甚众,向罄儿岭逃遁,张锡銮遂乘胜收复宽甸县城,盘踞长甸日军闻讯亦弃城遁。3月1日清军又将长甸收复,5日据香炉沟之日军也退守金厂,9日张锡銮督军进攻金厂、长冈。3月11日张锡銮军与日军在红铜沟南展开激战,击毙日军多人,14日夜日军放弃金厂潜渡瑷河,退回九连城,“自是宽甸境内肃清,倭人阻河为守,瑷水以东无倭人踪迹”,时清军宋庆、长顺、依克唐阿等部联合反攻海城,日军大部西赴海城应援,驻东边道日军大为减少,九连城、凤城、安东义民颇觇倭人动静赴告我军,高丽义州亦有请兵愿内应者,兵机甚利”,可惜张锡銮兵力既单薄,弹药枪械又不足,无力大规模反攻,九连城、凤凰城等城邑遂沦于日军而不可克复。10月间,东边道诸城始与辽东各县邑同时交还,张锡銮任奉天东边道兼东边税务处监督。
名震东北
1897年,张锡銮被黑龙江将军伊克堂阿以税务舞弊事件参奏免官。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张锡銮复任奉天东边道兼东边税务处监督、中军各营统领、巡警总办、全营翼长等职。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9月16日安东开办商埠,张锡銮兼开埠局总办,筹办开埠事宜,任满升署度支司。1908年9月11日,清政府奉天度支使张锡銮与日本驻奉天(今沈阳)领事冈部三郎于奉天签订和约,共二十一条,附《章程备考书》一件七条。9月后任奉天营务处总办,那时候关外的绿林马贼(红胡子)横行,张锡銮改编防军,收编了张作霖、冯德麟等匪部,张作霖还拜其为义父,改任淮军全军翼长,“快马张”名震东北。1909年9月,东北革命军进攻奉天清军,张锡銮曾参与镇压。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奏请清廷起用其部下王士珍、倪嗣冲、张锡銮等。10月29日山西新军发动起义,11月15日新任总理大臣袁世凯任命张锡銮为山西巡抚,率曹锟、卢永祥的第三镇开往石家庄,准备攻破娘子关并向山西开进。11月13日,梁启超结束流亡生活回国,抵大沽,16日到天津,受到张锡銮、唐绍仪的欢迎。12月13日清军攻占娘子关,一度给山西革命造成很大压力,军队一路烧杀淫掠,凡是攻占革命军占领的城镇,卢永祥就下令休兵三日,纵任兵丁肆意烧杀淫掠。
拥电共和
1912年1月1日民国成立,28日张锡銮电请清政府拥护共和。2月1日被清政府任命会办奉天防务,4日改任东三省 边务大臣,有乘机取代总督赵尔巽的意图。2月9日张锡銮奏请清廷速降明谕,宣布共和,12日清帝下诏退位,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3月15日东三省顺从共和,袁世凯令改“直隶总督”为“直隶都督”,以张锡銮署理直隶都督,他通电全国,称废省改道有三大利,请求“先从直省实行,为天下倡”,其“废省改道”的主张未能实行。8月23日孙中山乘船抵达天津,晚8时,直隶都督张锡銮在顺德饭店宴请孙中山,24日清晨,孙中山乘车由利顺德饭店出发,到达直隶都督府,访问直督张锡銮。
9月8日,张锡銮改任东三省西边宣抚使,指挥东三省剿抚乌泰叛乱的军事力量,对以乌泰为首的各旗叛军采取“剿抚”的策略。9月8日收复了嘎喜喇嘛庙,11日攻克瓦房,12日占领葛根庙,13日攻克乌泰王府,15日又攻占了乌泰之弟齐默尔特府邸,18日最后攻占乌泰军盘踞的镇国公旗,至此平叛战斗基本结束。10月10日北京政府给予张锡銮二等嘉禾章。10月28日,吉林都督陈昭常、东三省宣抚使张锡銮与东蒙十旗会议于长春,会议通电指出,对于“共和政体,极意赞同”,议决中央可在东蒙边塞要隘驻军、蒙古王公不得将财产私售或抵押外国人、向外国借债需先得中央允准、中央颁布特别优待蒙人条件、东蒙十旗一律改悬五色旗等十项决议,31日会议结束。11月3日奉天都督赵尔巽辞免,由东三省西边宣抚使张锡銮署理。11月16日实任奉天都督,并加陆军上将衔,22日统内蒙全军。12月18日张锡銮被派为奉天西边宣抚使。
1913年2月4日,奉天都督张锡銮电请袁世凯提倡中日联盟。2月8日,奉天都督兼民政长张锡銮函告吉林、黑龙江两省民政长,裁撤东北三省屯垦总局所属吉、江两省分局,吉、江两省屯垦统归奉天总局兼办。2月26日,全国陆军拟定分为八区,而东三省并为一军区,由奉天都督张锡銮统辖三省军务。5月15日,袁世凯宣布撤销黄兴之陆军上将,冯国璋、张锡銮、阎锡山、周自齐、张镇芳、张凤�等复联名通电毁诋黄兴。6月13日,袁世凯令张锡銮以奉天都督兼署吉林都督,7月31日,北洋政府令“吉省军政例行文件以兼督名义委由护军使孟恩远代行,重要事情仍由兼都张锡銮办理”。8月18日,库伦蒙军千余名进犯辽源(今吉林双辽),奉天都督张锡銮派步兵统领吴俊升率部迎战,蒙军被歼四十余名,余均逃窜。10月10日授以勋二位,13日卸兼奉天民政长。
1914年1月4日张锡銮调离吉林,再兼奉天民政长。6月3日卸吉林都督职。6月30日袁世凯裁撤各省都督,于北京建将军府,并设将军诸名号,分驻各省督理军务,任张锡銮为“镇安上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节制吉林、黑龙江两省军务,成为东北首领,但张作霖对张锡銮表面逢迎,暗地排挤。9月27日卸兼奉天民政长,10月8日给予一等嘉禾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