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智永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王羲之,书法,禅师智永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米芾云:“僧智永书,虽气骨清健,大小相杂,如十四五贵褊性,方循绳墨,忽越规矩。”
苏轼《东坡题跋》云:“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云:“永师仿钟元常《宣示表》,每用笔必曲折其笔,宛转 回向,沉着收束,所谓当其下笔欲透过纸背者,唐以后此法渐澌尽矣。”
明解缙《春雨杂述》谓:“自义、献而下,世无善书者。惟智永能寤寐家法,书学中兴,至唐而盛。”
清代何绍基《东洲草堂金石跋》曾说:“智永《千文》,笔笔从空中落,从空中住,虽屋漏痕犹不足喻之。”
清代冯班《钝吟书要》则说:“今日刻本《黄庭》(王羲之小楷《黄庭经》)多不是,但惜不见原本,字画俯仰处甚遒,翻之多失,与永师《千文》看方得。”
都穆《寓意篇》评其字谓:“《智永真草千字文》真,气韵飞�,优入神品,为天下法书第一。”
代表作品
《真书千字文》系智永的代表书作,历来对它评价颇高。
对日本书道的影响
智永书《真书千字文》,早在唐代已随归化之僧、遣唐之使流传到东邻日本,对日本书道产生过不小的影响。传世的智永《真书千字文》共有两本。一为唐代传入日本的墨迹本,一为保存于陕西省西安碑林的北宋董薛嗣昌石刻本。
《真草千字文》,北宋时宣和内府仅存七卷,南宋至今唯有一卷。流传下来的《真草千字文》墨迹只断烂了开首两行,其他都尚称完好;至于缺的部分,也已根据关中本补全。所谓“关中本”,是宋朝大观三年时薛嗣昌根据长安崔氏所藏真迹,於大观己丑(公元1109年)摹刻上石,又称为“�西本”,原刻石今日尚存西安碑林,据说“颇极精工,无复遗恨”,可说是善本,但感觉和墨迹相比稍差一些。
撰写作者
《真草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命周兴嗣所撰,名人书写而传世者很多。从书史发展来看,智永《真草千字文》卷的规范作用超过了传为东汉蔡邕书《熹平石经》的影响。
作用
《真草千字文》法度谨严,一笔不�,其草书则各字分立,运笔精熟,飘逸之中犹存古意,其书温润秀劲兼而有之。宋米芾《海岳名言》评曰:“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具备”。又如苏轼所评:“精能之至,返造疏淡。”此书代表了隋代南书的温雅之风,继承并总结了“二王”正草两体的结体、草法,从体法上确立了它的范本作用。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侯永生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