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胤�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康熙,雍正,康熙帝胤�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皇次子、太子胤�是康熙帝的第一位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于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所生。赫舍里氏生下他后几个时辰就死于坤宁宫,时年仅二十二岁。康熙帝对结发妻的去世很是悲痛,次年即封胤�为皇太子,并亲自教他读书,六岁时又请大学士张英、李光地等为其师。胤�经父、师指点,幼年时确实显露出几分聪明,文通满汉,武熟骑射,仪表堂堂,着实惹人喜爱。但他愈大则愈发挟宠恃骄,养成了过分骄纵和暴戾的性情,引起了康熙帝的不满。康熙四十二年,胤�的叔伯索额图因涉嫌谋逆而被关押,皇储之间的矛盾已然升级。四十七年八月康熙帝出塞行围时,随行的皇十八子胤�病重,君臣均面有忧色,康熙亲自回銮看视。九月,胤�死。而胤�对其弟之死,毫无友爱之情,就更加深了康熙对他的恶感。胤�受到康熙帝的斥责之后,非但不反躬自省,反而嫉恨在心,在行军途中,每夜逼近父皇所居的帏幄扒裂缝隙向里窥视。此举动使康熙帝日夜戒备,深为不安,终于是年九月初四日拘执太子。
旋即,九月初七日,康熙令留京的胤�署内务府总管事。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尤其在当时讳暗不明、满朝震动的情况下,更是体现出康熙对他非同一般的信任与器重。
九月十六日,康熙回抵京城。十八日,遣官以废皇太子事告祭天地、宗庙、社稷,将胤�幽禁于咸安宫。对太子位觊觎已久的皇长子胤�此时蠢蠢欲动,大有舍我取谁之意,遭康熙严斥,谓其“秉性躁急愚钝,岂可立为皇太子”。逢此重创,胤�自知无望承继大宝,便向皇父推荐胤�,言“张明德曾相胤�后必大贵。今钦诛胤�,不必出自皇父之手。”真不知胤�说这些是为了帮胤�还是为了害胤�,此番言论惹得康熙勃然大怒,遂命将张明德拿交刑部审问,并于当日召诸皇子至,追述胤�前言,说:“朕思胤�为人凶顽愚昧,不知义理,倘果同胤�聚集党羽,杀害胤�,其时但知逞其凶恶,岂暇计及于朕躬有碍否耶?似此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之人,洵为乱臣贼子,天理国法皆所不容也。”此时的康熙认为胤�有希冀大宝之心,对其予以防范。
逮九月二十八日,胤�奉旨查原内务府总管、废太子胤�之奶公凌普家产后回奏,康熙帝曰:“凌普贪婪巨富,众皆知之,所查未尽,如此欺罔,朕必斩尔等之首。八阿哥到处妄博虚名,人皆称之。朕何为者?是又出一皇太子矣。如有一人称道汝好,朕即斩之。此权岂肯假诸人乎?”。好一句“朕何为者”,康熙竟与独生子抢起了功劳;好一句“朕即斩之”,欲以刑罚封众人之口,可乎?
次日再召众皇子至乾清官,云“废皇太子后,胤�曾奏称胤�好。春秋之义,人臣无将,将则必诛。大宝岂人可妄行窥伺者耶?胤�柔奸成性,妄蓄大志,朕素所深知。其党羽早相要结,谋害胤�,今其事旨已败露。著将胤�锁拿,交与议政处审理。”向来与胤�交之甚深的皇九子胤�邀皇十四子胤�一同带了毒药前去阻谏,胤�奏言:“八哥无此心,臣等愿保之。”康熙斥曰:“你们两个要指望他做了皇太子,日后登极,封你们两个亲王么?你们的意思说你们有义气,我看都是梁山泊义气。”胤�于言语间冲撞了康熙,帝怒,拔出小刀对他说:“你要死如今就死”,欲诛胤�。亏得皇五子胤祺跪抱劝止,众皇子叩首恳求,康熙方才收下小刀,命诸皇子将胤�责打二十板,逐之出去,才算是化解了一场父子间的流血冲突。
不日,张明德一案审结,顺承郡王布穆巴供:“张明德言普奇谓皇太子甚恶,与彼谋刺之,约我入其伙。我不从,故以语直郡王胤�。直郡王云:‘尔勿先发此事,我当陈奏,可觅此人,送至我府。’因送张明德往直郡王府。”胤�、胤�供:“八阿哥曾语我等:‘有看相人张姓者云,皇太子行事凶恶已极,彼有好汉,可谋行刺。我谓之曰,此事甚大,尔何等人,乃辄敢出口,尔有狂疾耶?尔设此心,断乎不可。因逐之去。”胤�供:“曾以此语告诸阿哥是实。”问张明德口供亦无异。康熙帝因之谓胤�闻张明德狂言竟不奏闻,革去贝勒,为闲散宗室。张明德情罪极为可恶,著凌迟处死,行刑时令与此事有干连的诸人俱往视之,实乃杀鸡吓猴,令众毋效尤。
此案方毕,皇三子胤祉又于十月五日奏称胤�与蒙古喇嘛巴汉格隆合谋魇镇于废太子胤�,致使其言行荒谬。康熙大怒,革去胤�王爵,幽禁于其府内。
十月二十三日康熙帝病,自南苑回官,回忆往事。流涕伤怀,因召见胤�,随后又召见胤�。继而内侍传谕曰:“自此以后,不复再提往事。”不知康熙与胤�相见时都谈了些什么,但料想父子之情犹在,唏嘘之间必能将前一段时期内所发生的事情释然一二。毕竟此时胤�并未亲自出头去争过太子之位,纵有一二屑小之人于此间挑拔搬弄,亦非他之罪。若非此后的百官保举一事,恐其父子之情亦当一如往昔。叹叹。
康熙于此期间,对废太子胤�多加询顾,常有召见,与臣下的言谈中也不时流露出欲复重立之意。逾数十日,康熙大概估摸着满朝文武皆了然其心,于十一月十四日召满汉文武大臣,令众人于诸阿哥中择立一人为新太子,言:“于诸阿哥中,众议谁属,朕即从之”。
谁想事态的发展并没有按照他的预想,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联名保奏胤�为储君,令康熙大感意外,无奈之下只得出尔反尔,谕曰:“立皇太子之事关系甚大,尔等各宜尽心详议,八阿哥未曾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贱,尔等其再思之。”俗语说君无戏言,可向来圣明如斯的康熙作此掩耳盗铃之事,实为可笑,于胤�则甚为可悯。纵得众人之心,却失帝皇一人,又有何用?而得众人心者,正是为康熙所惧者,恐于己帝位有碍。昏愦之念!
次日,康熙复召诸王及大臣,屡言于梦中见孝庄文皇后及孝诚仁皇后“颜色殊不乐”,令其备感不安。而废太子胤�经多日调治,疯疾已除,本性痊复。言下之意,可复立之。康熙帝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作如此言语,满朝官员谁敢不从,唯诺诺是矣。十一月十六日,胤�得释。废太子复立,已是势在必行铁板钉钉了。
十一月二十八日,康熙复封胤�为贝勒。此举意在何为?安抚人心吗?太子位与贝勒位孰重孰轻,不言而喻。逢此变劫,真不知胤�作何感想,恐怕是免不了有一番天不我待时不我与之慨吧。
次年正月下旬,康熙旧事重提,查问众臣一致举荐胤�为皇太子事,重责佟国维、马齐等人,言:“今马齐、佟国维与胤�为党,倡言欲立胤�为皇太子,殊属可恨!朕于此不胜忿恚。况胤�乃缧绁罪人,其母又系贱族,今尔诸臣乃扶同偏徇,保奏胤�为皇太子,不知何意?岂以胤�庸劣无有知识,倘得立彼,则在尔等掌握之中,可以多方簸弄乎?如此,则立皇太子之事,皆由尔诸臣,不由朕也。”细加详察,胤�之罪及其母族之卑,实为欲加之罪,而其余之言,又多为康熙自度耳,上下嘴唇一翻即是,黑白方圆本无定论,只唯天子一人心意而定。康熙作如此言语,观其形状,又可令人一哂。
上一篇:恩佐・希福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