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梁武帝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梁武帝,武帝,刺史梁武帝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萧衍信佛。他称帝后就于建康锺山造大爱敬寺,青溪边造智度寺,又在皇宫内立至敬等殿。他还组织群臣对宣扬“神灭论”的范缜进行围攻,并借口范缜与王亮相通谋而将其流徙广州。但当时他并未达到疯狂笃信的程度。但随着梁朝统治危机的加深,佛教遂成为他用以麻醉自己、欺骗他人的鸦片。他不仅潜心佛经,著解释佛典的义记数百卷,而且经常亲自于重光殿和同泰寺向万余人讲说,他创立了三教同源说,说孔子、老子是佛的学生;佛教是日,儒道是众星,即三教之中,佛教最高,儒道是佛的辅助。他以苦行僧自居,早晚都去佛寺礼拜,屡次设救苦斋,四部无遮会、无碍会,宣称做功德事,替百姓求福,到了晚年,他往往一天只吃一顿饭,饭菜也不过豆羹和粗米饭而已。但他的所谓素食,正如他自己所承认的那样,一个瓜可以变出几十个式样,一种菜可以做出几十种味道。他所谓的为百姓求福,不过是招祸而已。普通八年(527年),他首次舍身同泰寺,表示要出家当和尚,呆了四天才回宫。大通三年(529年),他再次舍身,群臣出钱一亿将他赎回。中大同元年(546年),他第三次舍身同泰寺,群臣出钱二亿才将其赎回。第二年,他舍身念头又发作,结果在寺里呆了三十七天,群臣又花了一亿才将其赎回。不巧,刚刚赎身回宫,同泰寺的塔就烧毁了。他遂下诏,说道愈高魔也愈盛,行善一定会有障碍,应大兴土木,新塔应比旧塔增高一倍。于是役使大量民众造十二层高塔,四次赎身,一次造塔,既为自己捞得美名,也为佛寺骗得大量财力和人力。结果倒霉的是百姓。
萧衍至晚年,既已老眼昏花,怠于政事,又沉溺佛教,每当判决重罪时,往往一天也难下决断。临贺王萧正德父子欲谋反逆,他发觉后,对其声泪俱下地训诫后,就宥赦之。史称:“亲亲及所爱愆犯多有纵舍,故政刑弛紊。”因此王侯益加骄横,或者白天公然于都城大街上杀人,或者在晚上打家劫舍。有的罪犯藏匿于王侯之家,有司知道而不敢搜捕。武帝对此并非不了解,只因都是亲朋故旧,不加以禁止罢了。而黎民百姓,却动辄得咎。当时梁全国编户不过五百万口,百姓每年因犯法而被判二年以上徒刑的,达五千人之多。
萧衍还刚愎自用,忌讳别人揭短。史称“衍好人佞己,末年尤甚”(《魏书・岛夷萧衍传》)。有人对他披露了真情,他就暴跳如雷;有人粉饰太平,他则兴高采烈。他自恃才高,不允许有人在他之上。沈约曾恰当地评价他说:“此公好面子,不让着他就会恼羞成怒。”中大同元年(546),名士贺琛上书指出当时弊政有四:其一,官吏搜刮,民不堪命;其二,官吏穷奢极欲,无限浪费;其三,权臣玩弄威福,执法不公;其四,大兴土木,民不聊生。梁武帝看后勃然大怒,叫来主书,口授敕书责骂贺琛,强词夺理地为自己辩解开脱。敕书大意是:“你说什么‘上书不为朝廷所用’,为何不列举出犯法官吏的姓名?你说什么‘奢侈无度’,我与此无关。我除了公宴外,从不吃公家饭,宫里人也如此;凡所兴土木,都不费公家一砖一木,不过是靠雇人借资而已。你说‘宜导之以节俭’,我不沾酒色,居室不过一席之地,宫中无雕饰之物。昼夜操劳,日进一餐,逐渐消瘦,还不是为了国家!你说话要负责。所说的弊端乱政和营建的轻重缓急,都要举出具体事例;所谓富国强兵之术,息民省役之宜,并宜具列!若不如此,则是欺罔朝廷。”贺琛因此不敢再说话,只有谢罪而已。
梁武帝 - 后宫子女
皇后 郗皇后 郗徽
后妃 丁贵嫔 丁令光 追崇穆太后 阮修容 阮令嬴 追崇文宣太后
子 长子昭明太子 萧统 次子豫章王 萧综 三子梁简文帝 萧纲 四子南康简王 萧绩 五子庐陵威王 萧续 六子邵陵携王 萧纶 七子梁元帝 萧绎 八子武陵王 萧纪
女 永兴公主 萧玉姚 永世公主 萧玉婉 永康公主 萧玉� 长城公主 萧玉�,下嫁柳偃,其女柳敬言为陈宣帝陈顼皇后
梁武帝 - 侯景之乱
侯景是鲜卑化的羯族人。他与东魏皇帝高欢关系密切,曾任东魏河南道大行台,将兵十万,专制河南达十四年之久。高欢死,侯景因不肯受继任皇帝高澄节制,以河南十三州降西魏。西魏又欲夺其兵权。侯景在东西夹击的情况下,于太清元年(547年)向梁武帝接洽投降,请求派兵援助。
梁武帝当了四十六年皇帝,一直在北伐事业中没有丝毫进展。他听说侯景来降,十分高兴。他贪图河南十三州之地,又想统一中原,于是任命侯景为河南王。又派他的侄子萧渊明率五万人进攻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以牵制东魏,支援侯景。梁军士气低落,纪律松弛,主帅萧渊明怯懦畏敌,无实战经验,结果梁军在彭城外十八里的寒山堰一带,被东魏军队击败,萧渊明被俘,梁军主力几乎损失殆尽。报信的人到建康,正值梁武帝睡午觉。宦官告诉梁武帝说侍中朱异有急事相告,武帝预感大事不妙,急忙起床来到文德殿。朱异说:“寒山堰我军大败。”武帝惊恐万状,几乎从床上掉下来。宦官急忙扶他就坐。武帝长叹道:“看来我要重蹈晋家覆辙,被夷狄所亡了。”
梁军败后,东魏集中兵力进攻侯景。侯景率四万军队拼死抵抗,几次击败魏军,双方相持数月之久。梁朝因而得到喘息时间,调兵遣将,弥补防务漏洞。侯景因力不能支,被魏军打败,率步骑八百投奔南朝,到达寿阳(今安徽寿县)。梁武帝出于对侯景的感激,正式委任他为南豫州刺史,戍守寿阳。还赐给他青布万段,兵仗若干。双方因利害关系结成暂时的同盟。东魏为了离间这种同盟,对梁武帝展开了外交攻势。让被俘的萧渊明写信给梁武帝,表示只要梁武帝消灭侯景,北朝即可释放萧渊明和其他战俘。梁武帝贪图小便宜,立即同意和议,回信说:“只要萧渊明放回,就立即送回侯景。”
侯景虽反对和议,但并未将和议看得很重要。他公然对人说,我取河北不成,夺江南还是有把握的。梁武帝虽有出卖侯景的打算,可是又不考虑其后果,对侯景并不防范。侯景一方面积极备战,一方面利用萧衍与侄子萧正德之间的矛盾,寻找内应。萧正德在萧衍无子时过继给他,但萧统的出生却打破了萧正德继承皇位的美梦。萧正德因此心怀不满。侯景派人与萧正德联系,答应事成后拥立他为皇帝。萧正德喜出望外,成为侯景内应。
太清二年(548年)八月初十,侯景于寿阳起兵,以诛中领军朱异、少府卿徐�、太子右卫率陆验、制局监周石珍为名。朱异以奸佞骄贪,蔽主弄权,为时人所疾;其他三人以苛刻为务,号为“三蠹”。故其起兵具有一定的号召力。
梁武帝以萧正德防守长江,正中侯景下怀。十月二十二日,侯景顺利渡江。初渡江时,他只有兵八千,马数百匹。渡江后,兵势大振,遂立即进攻建康。防守宣阳门的萧正德又开城门迎侯景入城。梁武帝慌忙领男女十几万人,甲士二万入台城戍守。太子萧纲见情况紧急,全副武装去见梁武帝,征求对策。梁武帝心灰意懒,说:“这是你自己的事,何必来问我!内外军事指挥,都由你负责吧!”
上一篇:赵家班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