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汪品先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地球科学,海洋,海底汪品先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汪品先,男,江苏苏州人,1936年11月生,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任教,历任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研究所副所长、海洋地质系主任、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地球圈层相互作用中的深海过程和深海记录”的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学科“海洋地质学”和上海市重点学科“海洋地质”的学科带头人。近年来积极推动中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强调地球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海陆结合的角度研究新生代东亚宏观环境格局的演变。
2018年5月21日,汪品先院士在南海第三次下潜,研究西沙海域冷泉等问题。
,个人简历
汪品先,著名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院士。
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地质系;
1981-82年获洪堡奖学金在德国基尔大学进行研究。主要从事我国海域古海洋学、海洋微体古生物学及和我国环境宏观演化古环境的研究;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9年春在南海组织中国海区首次的国际大洋深海科学钻探(南海ODP 184航次;
获奖兼职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等奖、四等奖;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何梁何利科学进步奖等奖项;
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奖;
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委员会专家指导组成员;
伦敦地质学会名誉会员;
曾任国际海洋地质委员会委员,国际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副主席;
现任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主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成果
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百余篇,专著及论文集十余种。
系统分析我国近海沉积中钙质微体化石的分布及其控制因素,发现南海在冰期旋回中对环境信号的放大效应,和西太平洋边缘海对我国陆地环境演变的重大影响,对我国海洋地质学发展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在我国率先开展了微体化石定量古生态学和微体化石埋藏学的研究,促进古海洋学和古湖泊学等新方向在我国的开展,开拓和发展了古海洋学研究。
致力于推动我国的深海研究与海洋地质、推动我国参加大洋钻探的国际合作,于1996年领衔提出“东亚季风史在南海的记录及其全球气候意义”大洋钻探建议书,在1997年全球评价中获第一名,并应邀担任首席科学家;
成功地主持了1999年春在南海中国海区首次的国际大洋深海科学钻探(南海ODP 184航次),取得了西太平洋区最佳的晚新生代环境演变纪录。
目前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地球圈层相互作用中的深海过程和深海记录”的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学科“海洋地质学”和上海市重点学科“海洋地质”的学科带头人。
近年来积极推动中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强调地球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海陆结合的角度研究新生代东亚宏观环境格局的演变。
人物故事
汪品先――2009,跨越时空的地球科学
2009年可以算是地球科学界相对平稳的一年。值得庆幸的是,与前几年不同,没有发生举世惊骇的特大灾害,倒是有不少值得回顾的进展与发现。纪念达尔文诞辰200周年和“进化论”发表150周年,成了一场捍卫科学、反对倒退的全球性学术检阅;埃塞俄比亚发现的人类骨骼,把我们祖先的历史上推到440万年以前……我国的2009年,在祁连山发现了永久冻土带的可燃冰,在西昌成功发射了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在南极建成了首个内陆科考站――昆仑站,在东太平洋和南大西洋发现了新的深海热液区、采到了黑烟囱……
最大特点在于观测系统的迅速发展
然而,这一年最大的新闻还在年底,那就是哥本哈根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气候变化是地球科学的题目,在气候应对里头,既有政治、又有科学,地球科学的学术问题卷入政治之争如此之深,恐怕还找不到先例。然而,气候变化与生存环境早已是近年来地球科学突出的主题。2009年又是联合国“国际地球年”(2008)收尾的年份,这项国际活动的目的是促使地球科学更好地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所列的十大主题,前四项就是地下水、自然灾害、健康和气候变化,第五项才是自然资源。
可见,地球科学在变。责任在变,性质也在变。资源和环境是地球科学的两大任务,而环境这一头出现了新的难题。资源枯竭当然压力重大,2009年初,我国中长期规划的重大科技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启动,就是地球科学在能源、资源方面的重大举措之一。但是,与资源勘探相比,环境变化的预测本质上是个新问题,是个地球科学还没有学会如何回答的问题。不仅是气候变化,印尼海啸、卡特琳娜飓风、汶川地震……一系列的自然灾害,都向地球科学提出了要求,要求预测人类未来的生存环境。现在的人类,是不是在和自然“对着干”?社会还能不能按原来的路子发展下去?能够站出来回答的,不再是某一个学科,而是地球科学的整体,因为地球是一个系统。工业化以来放出的二氧化碳,到了大气里却发现增加量缺少了1/3,只好到土壤和深海去寻找“失踪的碳”;但是时间尺度不同,碳在土壤里停留了成百上千年,到了海底更可以超过十万年,都比大气里长得多。于是需要跨越地球圈层、横穿时空尺度,这就是“地球系统科学”。
难点还不止是跨学科,而且是研究方法的根本问题。要预测未来先要观测今天,要揭示机制就要有连续观测。因此,当今地球科学最大的特点在于观测系统的迅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地球观测部长峰会”决定建设的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GEOSS)已经在2005年开始,全面协调国际对地观测活动。我国中长期规划也设有“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重大专项。
与此同时,地球科学各学科都在发展观测系统。大气和海洋本来就讲究观测,值得注意的是固体地球科学的观测。资源勘探关心的是“矿产在哪里”,做的是空间里的预测;而环境保护、灾害预警问的是“以后会怎样”,做的是时间里的预测,关心的是变化过程。其实找矿也同样要求了解矿床形成和破坏的过程,总之固体地球科学正在发展自己的观测系统。首先是地震观测,比如美国的全球地震网(GSN)和数字地震仪网的国际联合(FDSN)等;近年来又建立起观测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的大型计划,如美国的“地球透镜计划”(EarthScope),澳大利亚的“玻璃地球计划”,加拿大的“岩石圈探针计划”,以及我国在华北等地布设的宽频带地震观测网。其中,美国的“地球透镜计划”最为壮观,用600个地震仪观测点,875个GPS定位站,加上150个钻井应力仪在美国陆上作长期连续观测,在三维空间里追踪大陆岩石围的地球动力学变化、理解地壳运动的机制,投入2亿美元、经过5年的建设,现在已经全部到位、正常运行。
上一篇:李大潜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