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石富宽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相声,演员,他的石富宽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一次演出时,石富宽刚刚下场,一位老人来到后台找他。石富宽仔细一看,原来正是他心目中崇慕已久的快板书表演艺术家高凤山。高凤山在北京人称快板大王,而且也兼说相声。石富宽见老前辈亲到后台,立即虚心求教。高老给他指出了几点不足之处,便匆匆离去石富宽觉得时间太短,好多问题还没来得及请教,于是便在第二天到高家登门拜访。高凤山十分高兴地说:“孩子,看得出你是个有心人。”畅谈之余,石富宽提出要拜师要举行“摆支”大典。即举行宴会招待同门中的长幼。可是一个月只挣36元工资的石富宽哪里操办得起,倒是老师掏出钱来,摆了一桌饭,让师兄弟们聚会了一番。从此,高老对他倾囊相授。老师的情谊,石富宽永远铭记在心。他像对父母那样,孝敬、关心老师。难怪同行都称赞他们爷儿两个“师徒如父子”。
一对夫妻和睦相处24年也算得上白头到老了,何况一对相声演员。查一查相声演员的合作史,能在一起同台24年的确实鲜见。石富宽自1965年与侯耀文合作以来,整整24年了,从少年进入了中年,从一对不知名的小学员到名满全国的笑星。俗话说,同患难易,共富贵难。小时候,一根油条分着吃的友谊是纯真的。可是在名、利到来时候,这种友谊就面临考验了。他们经受住了考验,因为他们把艺术和友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
有人把相声里的逗、捧关系比喻为红花、绿叶,虽然不尽贴切,却也说出了两个人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的关系。石富宽是甘心作绿叶的,他充分理解绿叶的作用。就像植物一样,没有绿叶的呼吸,红花出会枯萎。他不但愿作绿叶,而且兢兢业业地作一片碧绿的叶。因为他知道,只有碧绿的叶才能把红花衬托得更艳。石富宽对艺术是严肃认真的。无论多熟的段子,上台之前总要找个清静角落,和侯耀文低声细语地过一遍。上台之后,更是全神贯注。侯耀文是个机敏的演员,有时见景生情,临时抓哏,来个“现挂”。这时最怕捧哏的接不住,功亏一篑。而石富宽接“现挂”是一绝,从不洒汤漏水。这固然是他们多年合作形成的默契,而石富宽在舞台上全神贯注、随机应变确实起着重要作用。石富宽捧哏的准则是:不瘟不火;不夺戏不漏戏。这种台风和世德,使他真正成为相声舞台上的一片碧绿的叶。
石富宽在舞台上是个好演员,在家里是个大孝子、好丈夫。出身平民家庭的石富宽,深知父母的养育之恩。幼时由于家庭不宽裕,他的衣服常常是补了又补。在回忆往事时,他深情地说:“那时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从心里感到温暖,因为那是我们老太太戴着花镜一针一线补起来的。”一次,他的老母亲突患脑血栓,这下可把石富宽急坏了。一时找不到汽车,他怕耽误了病情,便向邻居借了一辆平板三轮,把母亲送到铁路总医院。一路上他顾不得抹去头上汗飞快蹬车,一直蹬到医院急诊室。他眼含热泪对值班医生说:“大夫,您认识我吗?我是说相声的石富宽。您一定想法救救我妈,我妈这辈子可不容易啊!医生认出了他,这不就是在台上笑容可掬的石富宽吗!医生、护士们被他的一片孝心所感动,立即投入了紧张的抢救,使母亲转危为安。事后,铁路医院的人们常议论说:“石富宽真是个大孝子,瞧那天他妈病危把他急得泪流满面。”
石富宽的小家庭也是幸福的。他的爱人是歌唱演员,条件不错,可是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自己却做出了牺牲。一年四季,石富宽常因演出太多而不在家。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的重担全落在他爱人的身上。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她的事业,最后终于离开了舞台。虽然牺牲是情愿的,但有时也难免有点怨气,发发牢骚:“你倒成笑星了,可我这歌星吹了。”听到这里,石富宽总是开玩笑地说:“咱们家要这么多星星(谐音猩猩),那不成动物园了。”但是,石富宽心里有数,他理解妻子的无私奉献。每逢外出回来,石富宽往往是饱载而归。出除了孝敬父母的,送给女儿的,其余都是买给妻子的。从服装到手帕,从土特产到瓜子,样样都叫妻子可心。这并不是因为石富宽会买东西,而是他对妻子知心,并以一片真情相待。和睦幸福的家庭保证了石富宽在艺术道路上的奋进。
石富宽 - 人生爱好
在石富宽的业余文化生活里有两大爱好。一个和很多人有共性的,那就是看足球比赛。另一个爱好却是少见的,那就是爱读国际新闻,而且过目不忘。石富宽喜欢看足球比赛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在北京专门赛足球的工人体育场有几个“铁哥们”,只要有球赛准给他留张票。他接到电话,风雨无阻,准时赶到。有时来不及吃饭,揣上个馒头就走了。他对球迷们在看比赛时起哄捣乱很不满意,于是他提议编写了一段相声《看足球》。这段相声善意地讽刺了那些由于情绪谐振动而忘乎所以的球迷们。由于他自己就是球迷,侯耀文虽不是“迷”,也很喜欢足球,所以他们演来惟妙惟肖,使观众如临现场,受到热烈欢迎。自从这段相声在电视播出后,球场秩序颇见好转。这引起了体委和体育馆的重视,后来每次球赛前都要先播这段相声。体育馆的同志说,听这段相声比大喇叭里广播的作用大得多。石富宽自己也没料到,生活中的一点爱好也能用在相声上。这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读报,看电视新闻几乎是每个人的习惯,石富宽也不例外。但他与众不同的是:专注于国际新闻,而且看了不忘。由于多年的积累,他的国际知识相当渊博。什么北约组织、华约组织、欧佩克等等,哪个国家在什么地理位置,人口多少,国家、政府首脑是谁,首都在什么地方,他都能如数家珍般地说得一清二楚。他对国际新闻如此专注,除了兴趣之外领域的交流增加了,这不可能不影响敏感的艺术――相声。同时,观众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视野日益开阔,局限于市民生活的相声,即使艺术性再强,也总觉得与潮流不合拍。相声既要从微观出发,也要从宏观出发。何况学识的增长会直接影响一个演员的气质和台风。由于生活中有这些积累,在他配合侯耀文演出《糖醋活鱼》、《改戏》等腰三角形有“涉外”内容的相声时,显得惟妙惟肖,有声有色。
石富宽 - 亲密搭档
20多年来,侯耀文、石富宽成了中国铁路文工团的台柱子。无论是慰问演出,还是营业演出,接待单位总要问
一句:“有侯、石的相声没有?”在覆盖全国的万里猛跌线上,到处有他们的足迹。无论是灯火辉煌的铁路工人俱乐部,还是荒郊小站、深山工地,都留下过他们的欢歌妙语。可是铁路基层工作全是三班倒,日夜不停,要想使每个职工都能看上演出,确非易事。不看别人,还则罢了,如果看不上侯、石这对笑星,终觉遗憾。他们很理解铁路工人的心情,总是千方百计去满足职工们的要求。有一次,他们随团到我国北部边陲的铁路线上进行慰问演出。这里地处边疆,气候寒冷,很少有专业文艺团体到这里来,名演员更是难得一见。他们演遍了大小车站和工地,最后进入了密林深处的最后一个小站。这里的铁路工人对二位笑星早就翘首以待了。他们到达之后,来不及休息就登上了用枕木搭起的小舞台。在热烈的掌声中,他们一个又一个地返场。谢幕之后,已是深夜了。他们在吃夜餐时获悉,今晚当班、跑车的工人没能看上演出。于是当即决定:明天一早到铁路公寓再演一场。在严冬的北国,清晨从热被窝里钻出来,确是一件苦事。对于习惯于晚上演出早晨睡懒觉的他们来说,更是苦不堪言。他俩在被窝里开玩笑说:“这会儿起床,比枪毙一回都难受。”可是20分钟以后,他们依然精神抖擞地赶到了铁路公寓,一段接一段地表演了一个多小时。演出结束后,和工人们坐在一起聊天儿。一位师傅说:“有两位大车(指司机),因冬运大忙,加班加点,连这场加演也没赶上,这会儿正在车站上准备发车呢。”他们听到这里,二话没说,站起身来,一口气赶到车站。那两位司机正在等点发车,忽见他们二人真真赶来,真是喜出望外。两位司机握着他们的手说:“能看见你们就满意了,可不能专为我们两个人演出。何况再有10分钟就发车了。”“好,那就表演9分钟,留1分钟给你们登车。”说罢,二人在凛冽的寒风中,站在火车头前说了两个小段。发车铃响了,眼里闪着激动泪花的司机,登上了机车。望着远去的列车,他们的倍感欣慰。事后有人问石富宽累不累,他幽默地说:“这在电影院里叫‘循环开演’。”上一篇:徐谟佳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