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武术指导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动作,武术,成龙武术指导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十九岁时他便开始当武术指导,唐山大兄(一九七一年,和韩英杰合作,由李小龙亲自邀请)是他当武术指导的第一部影片,并在片中担演一角(可在片中清楚见到)。此后他当武指的影片很多,例如:富贵列车(1986)等。著名的“洪家班”他是骨干之一,“洪家班”当武指的影片,他都有份参与。听闻他和陈会毅曾是李小龙的左右手,李小龙拍武戏时,如果没有他,那么宁可不开机,李小龙主演的影片除猛龙过江外,都有他当武术指导。林正英很善于“下靶”,他设计的动作能够让李小龙满意。久而久之,满意有了,放心也就有了,于是信任也应运而生。
成龙
成龙是目前国际影坛最著名的功夫明星,他所拍影片中的动作几乎都是由他所领导的成家班精心设计,并创下了7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武术指导的纪录。成龙是京剧武行出身,因此其影片中的动作十分注重场面的设计,群殴的场面更借鉴了京剧舞台上的武生戏。另外,他还将动作和杂技揉合在一起,产生幽默刺激的观赏效果。
代表作《A计划》《警察故事》《奇迹》
经典动作设计:《A计划续集》中,成龙与林威逃避海盗追击一段,两人被手拷锁在一起,逃跑时意见不一,跳栏、上墙,身体不断碰撞,险象环生。又要抵挡敌人的袭击,成龙随手利用身边的物事当做武器如斧头、板凳反击,而林威却不住添乱。两人虽狼狈不堪,最后却也能安然脱险。看此段有如看谐趣幽默的杂技表演,又不由令人想到京剧名段《三叉口》中那段精彩的“试探”。
洪金宝
在香港现代功夫片的黄金时代,洪金宝导演的群星功夫谐剧《五福星系列》是引领了一时之风潮。他所领导的洪家班以动作硬朗气势磅礴在众多功夫片中形成独特的风格。相对于同门师弟成龙幽默杂技似的打斗,他设计的动作更注重力度和狠劲。
代表作《五福星》系列、《神州第一刀》《倚天屠龙记》
经典动作设计:《夏日福星》中,成龙、洪金宝各斗一个功夫高手,因成龙先前负了枪伤,眼见难以抵挡。此时恰好洪金宝已打败自己负责的那个,便又替下成龙,与那位高手一决胜负。两人打斗皆是硬桥硬马,招式硬朗有力,甚少花哨,而最后洪金宝快速回身360度一记重腿竟将敌人踢飞出一丈开外,那高手遭此重击登时便晕了过去。此段用慢镜及重复闪回突出敌人被重腿踢中的效果,令人看来痛快淋漓
元奎
与成龙、洪金宝当年同为于占元戏班“七小福”成员之一。动作风格凌厉、流畅、摄影角度极其新颖。与袁和平一样,也是走拳拳到肉的实打路线,但除非是行家,否则不容易看出两者的差别。然而,由于电影预算和特效的不同,却造成了不同的效果。20世纪90年代后与李连杰合作,专门为其设计动作,充分发挥了李连杰敏捷、潇洒的身手。 后来进军好莱坞,成绩斐然,其作品有《龙潭虎穴》和《救世主》、《玩命快递》系列等。李连杰在美国拍摄并已陆续上映的《致命罗密欧》、《龙之吻》和《救世主》等影片都是由其担任武术指导的。
代表作《功夫皇帝方世玉》《新少林五祖》《中南海保镖》 《Blood:最后的吸血鬼》《给爸爸的信》《蜀山》《夕阳天使》《赤壁》《生死格斗》《情癫大圣》。
唐季礼
代表作《警察故事之超级警察》《红番区》《雷霆战警》
元彬
新龙门客栈》的动作指导之一,《狮王争霸》的武术指导,其后导演了《黄飞鸿之王者之风》,其设计的动作较似程小东,但比其更实,美感不如,但利落更胜之。还参于了一系列现代警匪片、黑帮片的制作,如银河映象杜韦游的作品《两个只能活一个》、《真心英雄》等片的动作设计,在央视大戏《笑傲江湖》,担任动作导演一职。他真正成名始于和徐克合作黄飞鸿系列――做《狮王争霸》《王者之风》《龙城歼霸》的武指。但他设计的这些动作除《狮王争霸》外,其余两部“黄飞鸿”影片,水准却是一般,倒是和徐克合作的另类风格的武侠片《断刀客》还有几分凌厉劲儿。
动作设计
动作设计(动作导演),是一部动作片的灵魂人物。其地位之重,在服装、摄影、美术、剪辑等众多分工中,唯一可以与导演平起平坐,并称“导演”。
此外,动作设计还经历过武术指导、武打设计、动作指导等不同称谓。随着动作电影逐步进入国际市场,并产生影响,动作设计又该生发出何种外文称谓呢?
目前最常见的一种英文翻译,是Martial arts director
Martial,《现代英汉词典》的解释是:adj.战争的、军事的。
Martial应该还有“武打”“武术”“格斗”等延伸意思。记得曾经有一段访问邵氏“武侠影后”郑佩佩的录像资料,郑在英文作答时,曾不止一次的用到Martial以及Martial Movie,并用它们指代武术、KUNG-FU及武侠电影。
Martial arts是固定搭配,泛指各种武术。Martial arts director的直译就是武术导演。
Martial arts director这个称呼,是如今使用率最高的,也应该是最权威的关于动作指导的英文翻译。窃以为,这个词恰好包含艺术Arts,提到了导演Director,更能突出武术的人文价值,以及动作设计作为一门职业所应有的重要地位,故而这个翻译也容易被中国影人接受。
可惜的是,这样一个面面俱到的翻译,至今还只是一厢情愿的出现在港产电影作品中,估计到了海外,动作设计已经难寻导演的特殊荣耀。像好莱坞作品《霹雳娇娃Ⅰ、Ⅱ》、《黑客帝国Ⅰ、Ⅱ、Ⅲ》、《蜘蛛人Ⅱ》、《X战警Ⅱ》、《刀锋战士Ⅲ》中,在华人世界里炙手可热的动作设计袁和平、元奎、林迪安和甄子丹,他们的名字却连出现在片首的待遇都没有。估计好莱坞也不会允许一名华人在主创人员中,竟敢与影片导演齐名抗衡,并堂而皇之的称之为Martial arts director.
在欧美电影人眼中,他们似乎更乐于接受另外的理解。有一种关于动作设计的称谓是Stunt Coordinator,恰巧证明了这一点。
这个翻译出现在史蒂芬・西格尔Steven Seagal2003年作品《潜龙轰天Ⅲ野兽之腹》Belly of the Beast的片尾。动作指导是华人程小东,并兼影片导演。武术虽然是新鲜噱头,但整个影片却是的一部典型好莱坞电影,由哥伦比亚电影投资拍摄。
Stunt,《现代英汉词典》中有3种解释:1,(具有危险性的)绝技、特技;2,引人注意之举,广告中的噱头;3,特技动作、特技飞行。 而,Coordinate是“使协调”的意思,-er,是协调者。
于是,动作设计又有了新一层的涵义――特技动作的协调人。可以明显感受到:在好莱坞看来,武术动作加入电影,只是噱头而已,且仅仅是噱头。
目前为止,最有意思的翻译,恐怕出现在香港寰亚的作品《赤裸特工》中。动作设计在这里竟被翻译成Action Choreographer,在《现代英汉词典》中的解释是:舞蹈编排者、舞蹈表演者。把动作理解为舞蹈,把动作设计翻译成舞蹈设计者、编排者,这确实是前无古人之举,其大胆创新之意义可见一斑。不过也难怪,影片的动作设计兼导演,是大名鼎鼎的程小东,在电影界,程向来和三个字有斩不断的关系,即“武之舞”,而他本人也被人们誉为“武之舞者”。这样看来,这个翻译在此出现倒也贴切,但是其局限性也不言而喻。因为试问天下,除了程小东,有谁敢把中国武术硬是变身成舞蹈?
上一篇:甘祖昌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