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郑问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漫画,他的,日本郑问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当冬日漫画展在香港举办期间,「冬日」负责人 Bee Wong 有幸与郑问作一次亲身交流,大家一齐畅谈对中国漫画的看法。初次接触郑问大师, Bee Wong 就觉得郑问外表平实朴素,看上去好像很严肃,不爱多说话的人,但后来在接触过程中才发现,其实他性格和蔼可亲,言语间虽然很重书卷味,但也不乏幽默,应该是个很随和的人。
初次见面, Bee Wong 首先问的当然是其对中国大陆漫画以及对「冬日」作品的评价。郑问大师仔细审慎地看过「冬日」的作品之后,回答:“我对中国内地漫画的认识不是太多,没有怎样认真地看过,但感觉中国内地的漫画人水平还不算高,跟外地的作品相比,有很大的距离。然而第一次看「冬日」的作品,感觉还不错,从画面的质素以及构图来说,已经有一定的水准。”
郑问在日本奋斗了 12 年,去年间毅然放下已经成功的一切,来到香港与玉皇朝公司合作绘画漫画《大霹雳》,到底所为何事呢?
郑问表示,台湾让他成名,日本让他有足够的空间提升创作品质,虽然读者少了,但是影响力却扩张了,在漫画艺术领域里享有一定的地位。这次转战到香港,完成「港制台味」的布袋戏漫画《大霹雳》,主要是为了即将断层的台湾创作漫画争一口气,不相信一个 2300 万人的市场,无法让台湾创作漫画有生存茁壮的空间。
郑问解释道:“在日本我每月画 40 张稿,而在香港则每月画 80 张,是日本的两倍工作量。然而在日本,日本人喜欢看中国人创作有关中国文化与传统素材的漫画,即使是日本的画家也有涉足中国主题的故事,但是总是不地道。故此,中国的漫画家要在日本市场占一席位,就一定要画真实反映中国的漫画题材,偏偏现在的中国漫画家就是失去了对中国文化的理性认识,没法将真实的一面表达出来。”
郑问又说:“漫画《大霹雳》是彻头彻尾的商业作品,无论是画作风格或行销包装,都在严谨专业分工的策略下执行,这种香港卖漫画的模式希望也能为台湾漫画界带来一些重新思考的角度。因为台湾漫画过去曾死在国立编译馆审查制度的手里,现在没有理由死在自由创作的空气里。”
当 Bee Wong 问及他是如何创作故事的时候,郑问还透露其多年创作积累回来的心得给大家分享:“我和别的漫画家不同,在创作一个新故事之前,我会先设定该故事人物的造型和性格,之后才安排故事架构和节奏。而我的创作灵感主要是来源于中国的一些古籍或有关文化历史的书籍。我认为一个漫画家所创作出来的故事不但要求好看,而且还应该有内涵,只有富于内涵的作品才会做到经久耐看,百看不厌。我建议漫画工作者应该多看一些文字书。”
对于 26 岁高龄才入行的郑问来说,其认为年纪轻的漫画家不如年纪大的漫画家画得好。细想其说话有其的道理。原因:年纪小,生活的体验不够,对世事认识不透彻,心智也不成熟。归根究底,年纪小的创作人心态还是很幼稚,对于事物认识缺乏客观、理性和审慎。因此,要创作一部有内涵的漫画作品,除了有好的故事题材、元素之外,还要有成熟的创作心态!
人物去世
2017年3月26日,郑问因心肌梗塞去世。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