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唐武宗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文宗,会昌,归真唐武宗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但是佛道之争一直没有间断。武宗身在藩邸之时就喜好道术,即位后更是崇尚道术,他将太上玄元皇帝老子的降诞日(二月二十五日)定为降圣节,全国休假一天;又在宫中设道场,在大明宫修筑望仙台,拜道士赵归真为师,对他们的长生不老之术和仙丹妙药十分迷信。武宗灭佛,主要是因为道士赵归真等得到信任,宣扬佛道不能并存。武宗也认为佛僧的存在影响了他修炼成仙,当时的道士还散布舆论说:“李氏十八子,昌运方尽,便有黑衣天子理国。”他们解释说:“黑衣者,僧人也。”就是说僧侣将取代李唐国统。这样的情况下,武宗灭佛就理所当然了。据说,为了维护道教,天下不准使用独脚车,这是因为独脚车会碾破道中心,会引起道士心不安。为了防止黑气上升,以防止“黑衣天子”出世,武宗还禁止民间豢养黑色的猪、黑狗、黑驴、黑牛等。这些说法未必可信,但是反映了武宗大举灭佛时的心理状态。
从会昌二年(842)起,到会昌五年彻底废佛达高潮。
从会昌二年(842)十月起,武宗下令凡违反佛教戒律的僧侣必须还俗,并没收其财产。这期间有个僧人自称能够做“剑轮”并能打败敌军,武宗准许他试做,结果不能做成,就把他杀了。此后,武宗陆续下令限制佛寺的僧侣人数,不得私自剃度,限制僧侣蓄养奴婢的数量,很多寺院被拆毁,大量的僧侣被强迫还俗。
会昌四年(844)二月,武宗降旨“不许供养佛牙”,同时规定:代州五台山及泗州普光寺、终南山五台寺、凤翔府法门寺等有佛指骨之处,严禁供养和瞻仰,如有一人送一钱者,背杖二十;若是僧尼在这些地方受一钱施舍者,背杖二十。到会昌五年(845),又开始了更大规模的灭佛。他下令僧侣40岁以下者全部还俗,不久又规定为50岁以下,很快连50岁以上的如果没有祠部的度牒也要还俗,就连天竺和日本来的求法僧人也被强迫还俗。日本圆仁和尚在他写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详细记录了这次“法难”的情况。 朝廷下诏京都及东都,只准留佛寺二所,每寺留僧三十人,各道只留一寺,余皆毁去。根据武宗的旨意,这年秋七月裁并天下佛寺。天下各地上州留寺一所,若是寺院破落不堪,便一律废毁;下州寺院全部拆废。长安和洛阳开始允许保留10寺,每寺僧10人。后来又规定各留两寺,每寺留僧30人。京师左街留慈恩寺和荐福寺,右街留西明寺和庄严寺。天下各地鎏金伎乐纹八棱银杯。
拆废寺院和铜像、钟磬,所得金、银、铜一律交付盐铁使铸钱,铁则交付本州铸为农器,还俗僧侣各自放归本籍充作国家的纳税户。如是外国人,送还本处收管。 武宗这次大规模的灭佛,天下一共拆除寺庙4600余所,拆招提、兰若4万余所,僧尼26万余人还俗成为国家的两税户,没收寺院所拥有的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没收奴婢为两税户15万人,另外还强制大秦穆护、祆3000余人还俗。武宗灭佛沉重打击了寺院经济,增加了政府的纳税人口,扩大了国家的经济来源。在“废佛”的过程中,对其它外来的四教:�n教、摩尼教、景教和回教,也都采取了相应的废除手段。凡国中所有的大秦寺(景教),摩尼寺,一并撤毁;斥逐回纥教徒,多半道死;京城女摩尼七十人,无从栖身,统统自尽;景僧,�n僧二千余人,并放还俗。
唐武宗 - 崇尚道教
武宗承继其列祖列宗的崇道行为,大力提倡道教,表现有:
大增崇奉“大圣祖”的举措。
武宗是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正月即位,二月即敕十五日玄元皇帝降生日为“降圣节”,全国休假一天。令两京及诸州设斋,行道作乐,赐大�T三日。此后,二月十五日纪念老君,即成定例。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正月,诏东孝太微宫,修成玄元皇帝、玄宗、肃宗三圣容,遣右骑常侍裴章往东都荐献。
恢复祠祀九宫�F神。
玄宗时依据术士苏嘉庆建议设置的。九宫神为太乙(坎一宫),摄提(坤二宫),轩辕(震三宫),招摇(巽四宫),天符(中五宫),青龙(乾六宫),咸池(兑七宫),太阴(艮八宫),天乙(离九宫)。九宫�F神的礼仪规模式格极高,仅次昊天上帝,在太清宫,太庙之上。这些�F神是辅佐上帝管理水旱的神灵,对农业半欠,人民祸福和国家治乱的关系重大,所以尊为�F神,给以崇高的礼仪。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十二月,玄宗亲祀;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正月,肃宗亲爱的祀。至文宗祭祀渐弛。所以,武宗于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十二月,准奏起祀。重用道士,亲受法�
武宗刚刚即位,便召道士赵归真等八十一人进入宫中,于三殿修金�道场。武宗亲至三殿于九天坛亲受法�。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六月,诏以衡山道士刘玄靖为银青光禄大夫,充崇玄馆学士,赐号广成先生,并令其与赵归真在宫中修法�。会昌四年(公元844年)八月,诏以道士赵归真为左右街道门教授先生。武宗立志学仙,拜赵归真为师。大臣谏诤,武宗对轻者不予理睬,重者贬官了之。
大筑观台,炼丹服药。
武宗一意孤行崇信道教,会昌三年(公元843年)五月,敕于宫中建造望仙观。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正月,敕于南效造望仙台。又修降真台。武宗常斋戒沐浴,亲临祝祷,希冀天上神仙降临,福佑自身。
武宗虽灭佛,自己成仙的愿望却没能实现。武宗又遣道士赵归真等,在宫中在观台烧炼丹药,他急切地想要得到道士们炼制的仙丹妙药,多次催促。道士赵归真告诉他,有一种仙药只有在吐蕃才能得到,请求前往采制。这实际上是赵归真找机会脱身。武宗没有放他走,答应派其他人去,还问他求仙到底用什么药,要他开具一个细目。赵归真无计可施,就给武宗开出了一个炼制仙药所需的用药清单:“李子衣十斤,桃毛十斤,生鸡膜十斤,龟毛十斤,兔角十斤。”这几乎是一个永远无法备齐的单子,武宗居然下令各地求购。
武宗下诏天下生产丹药材料的地方官,及时采摘,进贡朝廷,以便炼制。各地方官,闻讯纷纷到处找采集名�F丹料,不惜人力物力,都要弄到,以便邀赏。
武宗由于服用所谓的仙丹妙药,身体受到极大损伤。药物作用之下,他开始变得容颜消瘦、性情乖张。赵归真告诉他这是在换骨,是正常情况,所以身边的人规劝他少服丹药,他也不听。对于长生的狂热追求使武宗难以自拔了。
魂归丹药
会昌六年(846)的新年朝会,由于武宗病重也没有举行。这时候,道士们依然编造鬼话欺骗他。他们告诉武宗,生病是因为皇帝的名字“�e”从“水”,与唐朝崇尚土德不合。土胜水,“�e”名被土德所克制,所以不利,应该改名为“炎”,炎从“火”,与土德相合,可以消除灾祸。然而,改名并没有给他带来鸿运,且病情日渐加重,旬日之间口不能言,宰相李德裕等请求觐见,也没有得到允许。会昌六年三月二十三日,即改名之后的12天,宫中就传出了武宗驾崩的消息。他的妃子王氏殉节自缢而死。武宗成为太宗、宪宗、穆宗、敬宗之后,又一位因为服食仙丹妙药而死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