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齐王(中国古代王爵)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齐王,司马,齐国齐王(中国古代王爵)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762年,李豫(李�m)即位为唐代宗,768年,追封李��为齐王,不久又追谥为承天皇帝,与兴信公主(玄宗女,李��姑母)第十四女张氏(张说孙女、张��女)冥婚,谥曰恭顺皇后,备礼改葬于顺陵。
李纳
李纳(?-792年),第二任淄青节度使,唐朝地方割据藩镇李正己之子。建中三年(782年)惬山会战之后,李纳自称齐王。兴元元年(784年),另一位叛乱割据者魏王田悦被堂弟田绪所杀后,李纳取消王号,归附唐朝。
早年为淄、青二州刺史,又为行军司马。779年,淄青(又称平卢)节度使李正己已经病死,李纳一直封锁消息,自领军政。田悦(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之子)叛乱失利后,向李纳和李惟岳(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之子)求援,李纳出兵一万、李惟岳出兵三千,与田悦残部合计二万余人屯驻于洹水(流经河南安阳市)。马燧等人率部进驻邺城(同相州、今河南安阳),与其隔岸对峙。八月,李纳为父发丧,同时上表请求承袭节度使职,被唐德宗拒绝。
建中二年(781年)李正己病死,李纳封锁消息,自领军政。八月始发丧,请袭父位,德宗不许。李纳派高彦昭守濮阳。十月,李纳攻打宋州(今河南商丘县),遣其将王温会同魏博将信都承庆共攻徐州(治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徐州刺史李淆率兵抵抗,朝廷命宣武节度刘洽(刘玄佐)与神策将曲环增援李洧,大败之,打通东南漕运,史称唐击李纳徐州之战。高彦昭投降刘洽后,李纳一怒之下,将彦昭的妻子全部杀害。李纳为刘洽所围困,乃登城见刘洽,请求自新。太宦宋凤朝说李纳穷蹙,不必再给机会。于是李纳突围,退回郓州(今东平东北),城中乏粮,烹食百姓以作军粮。朱滔再遣兵马使承庆等前去救援李纳,击败刘洽。刘洽退守濮阳。
建中三年(782年)底,朱滔自称冀王,魏博田悦称魏王,成德王武俊称赵王,李纳称齐王,四镇歃血为盟,以朱滔为盟主。朝廷命令淮宁节度使李希烈兼平卢淄青节度使,专讨李纳。李希烈乘机率所部三万人移居许州(治长社,今河南许昌市)。李希烈未讨伐李纳,反而暗中和李纳勾结,与河北三镇来往频繁,自称建兴王。兴元元年(784年),皇帝下诏,招抚李纳,恢复平卢节度使,授检校工部尚书,又同中书门下干章事,封陇西郡王。
建中三年(公元782年),黄河以北大致平定,只剩下田悦困守魏州孤城;而黄河以南的政府军则猛攻濮州(今山东鄄城县)的李纳。李纳势穷力蹙,基本上也是败局已定。 贞元八年(792年)李纳卒,其子李师古袭位。
李凑
李凑(?-835年2月10日),唐穆宗第六子,年少时雅裕、有寻矩。太和九年正月(835年)李凑薨,追赠齐王。开成三年(838年)追赠李凑为怀懿太子。
五代齐王
徐温
徐温(862年―927年11月20日),字敦美,海州�a山(今江苏东海)人,南唐建立者徐知诰(李�c)养父,本为唐末淮南节度使、吴王杨行密帐下右衙指挥使。
顺义七年(927年)徐温去世,被追封为齐王,谥忠武王,养子徐知诰继位。徐知诰建齐国后,追谥为武皇帝,庙号太祖,939年改齐为唐,史称南唐,改为义祖。
张全义
张全义(852~926),后梁唐重臣。同纪二年由魏王改封齐王。
李�Z
南唐元宗李�Z(916年-961年),字伯玉,原称徐景通,南唐建立后,复本姓李,改名�Z。对后周称臣后,又为避后周信祖讳,而改名景。南唐烈祖李�c的长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君主。后唐建立后,被封齐王,后继位。
李景达
李景达,南唐烈祖李�c第四子,封齐王,谥昭孝,为宋皇后所生。
石重贵
后晋出帝石重贵(914年-974年),又称少帝,942年-946年在位。天福二年(937年)九月,升为左金吾卫上将军。天福三年冬,为开封尹,封郑王,加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天福六年,改为广晋尹,徙封齐王。天福七年六月,石敬瑭去世,石重贵继位。天福七年(942年),后晋高祖石敬瑭死,重贵继位,沿用高祖天福年号,天福九年(944年)七月改元开运。石重贵不肯向契丹称臣,契丹攻后晋,开运三年十二月(947年1月)占开封,石重贵投降,后晋亡。
杨光远
杨光远,后汉高祖即位追封为齐王。
高行周
高行周(885-952年),字尚质,幽州人。五代时,后唐名将,著名的骑兵将领。后周太祖郭威登基后,封高行周为齐王。
安审琦
安审琦(897-959),字国瑞,其先沙陀部人。后周大臣,死后追封齐王。
张宗�]
后周齐王。
刘弘弼
刘弘弼,南汉高祖刘?第六子,封齐王。
北宋齐王
赵廷美
赵廷美(?-984年)即赵光美、匡美(为避太祖太宗讳最后改为廷美),宋太祖赵匡胤四弟。
封为魏王。976年,宋太祖逝世后,流传着烛影斧声疑案,其弟宋太宗赵光义即位,由于有“先传光义,再传光美”的金匮盟书的传闻, 赵光美初被为齐王,任开封府尹兼中书令。
981年,如京使柴禹锡控告赵廷美骄恣,赵普又指使开封知府李符,诬告赵廷美“不悔过,怨望,乞徙远郡,以防他变”。982年,赵廷美贬谪任西京留守,暗中与兵部尚书卢多逊勾结。事败,罢去西京留守。984年,至房州(今湖北省房县),因忧悸成疾而卒。诏封为涪王,谥曰悼。999年闰三月,改葬梁县新丰乡(即今陵头乡)。
赵元佐
赵元佐(965年―1027年),宋太宗赵光义与元德皇后李贤妃所生的长子。初名赵德崇,字惟吉。历封卫王、楚王。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宋真宗驾崩,宋仁宗赵祯即位,封赵元佐为江陵牧,增加赵元佐的食邑。天圣五年(1027年)十二月,赵元佐驾薨,享年62岁,儿子赵允升继嗣,赠河中、凤翔牧,追封齐王,谥号恭宪。
辽国齐王
耶律罨撒葛
辽太宗第二子,景宗封齐王,赠皇太叔,谥钦靖。
韩德让
韩德让(941年-1011年),中国河北玉田人,辽朝权臣。
韩的祖父韩知古是被掳掠去辽国的汉人,后在辽国官至中书令。韩之父韩匡嗣是辽国的南京留守,卒于西南面招讨使任上,封秦王。
韩德让在辽景宗时任东京供奉官,后逐渐升迁至权知南京留守事,成为一方权臣。乾亨元年(979年),韩在南京幽都府抗击北宋入侵,因功授辽兴军节度使。后入朝为南院枢密使,赐名“德昌”,成为汉臣中权势最大者。
辽圣宗即位后,萧太后摄政,命韩德让负责宿卫。统和三年(985年),韩兼政事令,进入辽国决策核心,对稳定圣宗初年的政局起了重要作用。次年,韩率军击败北宋北伐的曹彬和米信部队,被封楚国公,旋即进封楚王。
统和十二年(994年),韩任为北府宰相兼领枢密使,不久又兼北院枢密使,拜大丞相,封齐王。此时韩总理北南两院枢密院,集辽、汉军政大权于一身。澶渊之盟后,韩徙封晋王,赐名耶律隆运,位在亲王之上。统和二十九年(1011年)随辽圣宗出征高丽,在军中去世,追赠尚书令,谥文忠。
上一篇:鞠敬伟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