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文祥(历史人物)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衙门,大臣,人心文祥(历史人物)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先是,当台湾事平,文祥 即偕恭亲王议兴海防,条上六事:曰练兵,曰简器,曰造船,曰筹饷,曰用人,曰持久。各具条目,敕下中外大臣会议。至光绪二年,疆臣覆奏,将复下廷议。 文祥已病不能出,自知且不起,乃密疏上曰:「驭外之端,为国家第一要务。现筹自强之计,为安危全局一大关键。臣衰病侵寻,心长智短,知不能永效犬马以报主知。恐一旦填沟壑,则平生欲言未言之隐,无以上达宸聪,下资会议,何以对陛下?此心耿耿,有非总理衙门原奏所能尽者,敢竭诚吐赤,为我皇上敬陈之。夫敌国外患,无代无之,然未有如今日之局之奇、患之深、为我敌者之多且狡也。果因此患而衡虑困心,自立不败,原足作我精神,惺我心志,厉我志气,所谓生於忧患者正在於此。至此而复因循泄沓;一听诸数而莫为之筹,即偶一筹念而移时辄忘,或有名无实,大局将不堪设想,而其几不待智者而决矣。从前夷患之炽,由於中外之情相隔,和战之见无定,疆吏又遇事粉饰,其情形不能上达於朝廷。坐是三失,而其患遂日久日深,无所底止。泰西各国官商一气,政教并行,各商舶远涉重洋,初至中华,处处受我侮抑,事事被我阻塞,其情郁而不能不发者,势也。继而见中国官之阻之者可以通,抑之者可以伸,必不可破之格,或取胜於兵力之相迫而卒无不破,此中国之为所轻而各国渐敢恣肆之机也。迨至立约通商已有成议,而在内无深知洋务之大臣,在外无究心抚驭之疆吏,一切奏牍之陈,类多敷衍讳饰。敌人方桀骜而称为恭顺,洋情方怨毒而号为�租恚�遂至激成事端,忽和忽战;甚且彼省之和局甫成,此省之战事又起,赔款朝给,捷书暮陈。乘遭风之船以为胜仗,执送信之酋以为擒渠,果至两军相交,仍复一败不可收拾。於是夷情愈骄,约款愈肆,中外大臣皆视办理洋务为畏途,而庚申衅起,几至无可措手。自设立总理衙门,其事始有责成,情形渐能熟悉,在事诸臣亦无敢推诿。然其事非在事诸臣之事,而国家切要之事也。既为国家切要之事,则凡为大清臣子者,无人不应一心谋画,以维大局。况和局之本在自强,自强之要在武备,亦非总理衙门所能操其权尽其用也。使武备果有实际,则於外族要求之端,持之易力,在彼有顾忌,觎觊亦可潜消,事不尽属总理衙门,而无事不息息相关也。乃十数年来,遇有重大之端,安危呼吸之际,事外诸臣以袖手为得计;事甫就绪,异议复生,或转托於成事不说;不问事之难易情形若何,一归咎於任事之人。是从前之误以无专责而仔肩乏人,今日之事又以有专属而藉口有自。设在事诸臣亦同存此心,争相诿谢,必至如唐臣杜甫诗中所谓『独使至尊忧社稷』矣。夫能战始能守,能守始能和,宜人人知之。今日之敌,非得其所长,断难与抗,稍识时务者,亦讵勿知?乃至紧要关键,意见顿相背,往往陈义甚高,鄙洋务为不足言,抑或苟安为计,觉和局之深可恃。是以历来练兵、造船、习器、天文、算学诸事,每兴一议而阻之者多,即就一事而为之者非其实。至於无成,则不咎其阻挠之故,而责创议之人;甚至局外纷纷论说,以国家经营自立之计,而指为敷衍洋人。所见之误,竟至於此!今日本扰台之役业经议结,日本尚非法、英、俄、美之比,此事本属无名之师,已几几震动全局,费尽笔争舌战,始就范围。若泰西强大各国环而相伺,得中国一无理之端,藉为名义,�k兵而来,更不知如何要挟,如何挽回?言念及此,真有食不下咽者,则自强之计尚可须臾缓哉?此总理衙门奏请饬令会议诸条,实为紧要关系,不可不及早切实筹办者也。今计各疆吏遵旨筹议,指日将依限上陈,如饬下廷议,非向来会议事件可比,应由各王大臣期定数日,详细筹商,将事之本末始终,一律贯澈,利害之轻重,条议之行止,办法切实,折中定见,无蹈从前会议故习。如今日议之行之,而异日不能同心坚持,则不如不办。如事虽议行,而名是实非,徒为开销帑需,增益各省人员差使名目,亦不如不办。度势揆时,料敌审己,实有万万不能不办之势,亦实有万万不可再误之机。一误即不能复更,不办即不堪设想。总理衙门摺内所谓『必须上下一心,内
外一心,局中局外一心,且历久永远一心』,即此意也。而大本所在,尤望我皇上切念而健行之。总理衙门承办之事,能否维持,全视实力之能否深恃。必确有可战可守之实,庶可握不战之胜。惟我皇上念兹在兹,则在事诸臣之苦心,自能上邀宸鉴。凡百臣工亦人人有求知此事共筹此事之心,其才识智力必有百倍於臣者。否则支持既难,变更不免,变而复合,痛心之端,必且百倍今日,非臣之所忍言矣。」疏上,未几卒。温诏赐恤,称其「清正持躬,精详谋国,忠纯亮直,诚恳公明,为国家股肱心膂之臣」,赠太傅,予骑都尉世职,入祀贤良祠,赐银三千两治丧,遣贝勒载澄奠�^,�文忠,归葬盛京,命将军崇实往赐祭。十五年,皇太后归政,追念前劳,赐祭一坛。
文祥忠勤,为中兴枢臣之冠。清操绝人,家如寒素。谋国深远,当新疆军事渐定,与俄国议交还伊�溃�大学士左宗棠引以自任,文祥力主之,奏请专任。文祥既殁,後乃遣侍郎崇厚赴俄国,为所迫胁,擅允条款,朝论哗然。谴罪崇厚,易以曾纪泽往,久之乃定议,幸免大衅。法越事起,和战屡更,以海防疏,不能大创敌,迁就结局。及兴海军,未能竭全力以成之,卒挫於日本。皆如文祥所虑,而朝局数变,日以多事矣。子熙治,以员外郎袭骑都尉世职。
政治主张
他被认为是勤勉正直的一位政治人物,为官廉洁,私下生活也很仆素,在晚年十多年中对于自强运动的推行,以及与西方的外交事务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他在死前不久,光绪元年(1875年)上《密陈大计疏》指出:“说者谓各国性近犬羊,未知政治,然其国中偶有动作,必由其国主付上议院议之,所谓谋及卿士也;付下议院议之,所谓谋及庶人也。议之可行则行,否则止,事事必合乎民情而后决然行之。”认为这样的制度,清帝国“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这是中国最高领导层第一次议论吸取民主宪政制度的精神,改进本国的施政。(引自清史稿列传一百七十三)
历史评价
《清史稿》:咸、同之间,内忧外患,岌岌不可终日。文庆倡言重用汉臣,俾曾国藩、胡林翼等得展经猷,以建中兴之业,其功甚伟。文祥、宝�]襄赞恭亲王,和辑邦交,削平寇乱。文祥尤力任艰钜,公而忘私,为中外所倚赖,而朝议未一,犹不能尽其规略;晚年密陈大计,於数十年驭外得失,洞如观火,一代兴亡之龟鉴也。宝�]明达同之,贞毅不及,遂无以镇纷嚣而持国是。如文祥者,洵社稷臣哉!
光绪皇帝:外交内治,无不尽心筹划,实为股肱心膂之臣。
英国驻华公使布鲁斯(Frederick Bruce)说,从未遇见过比文祥更聪明的人。
蒋廷黻则称其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政治家,盛赞其“品格可说是中国文化的最优代表”,将其视为与恭亲王、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列的“五大领袖”。
上一篇:邓英敏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